射洪市太乙镇探索建立以政府项目投入、工商资本、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四大主体”为核心的村级合作经济组织 ,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遂平乡镇脱贫攻坚工作?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遂平乡镇脱贫攻坚工作(射洪市太乙镇打造稳定脱贫新引擎)

遂平乡镇脱贫攻坚工作

射洪市太乙镇探索建立以政府项目投入、工商资本、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四大主体”为核心的村级合作经济组织

打造稳定脱贫新引擎

“我以1.5亩地加入初芒合作社,又在社里当机手,每月收入5000元,一年收入在8万元左右,让我摆脱了贫困!”葛海洋致富后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葛海洋是射洪市太乙镇任家沟村7组的贫困户,父亲、妻子多病,还有两个孩子读书,家里生活十分困难。以前,他在外干油漆工,一年净收入不到1万元;现在,他经过培训,在初芒农机专业合作社当机手,收入比以前翻了几番。

初芒农机合作社是去年太乙镇为探索产业扶贫新路径而建立的产联式合作社。

“去年以来,我们以贫困村为重点,试点建设‘产联式合作社’,探索建立以政府项目投入、工商资本、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四大主体’为核心的村级合作经济组织,有效打通生产关系、整合生产要素、激活生产力,初步走出了一条以利益联接机制为核心的产业扶贫新路径。”太乙镇党委书记黄勇说。

风险共担农户增收渠道由窄变宽

2018年4月,任家沟村探索政府主导、支部引领、海阔和初芒两个合作社联合运营的“农机产联”发展模式,积极围绕资本联投:政府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村集体投入100万元集体经济试点资金,合作社投入市场资源,农户投入土地、劳动力。在扩大产业资本的同时做好四个专注,即:政府专注市场需求,村两委专注协调、监督,合作社专注农事服务,农户专注标准化操作。如此,降低了产业风险、实现了多方受益、提升了产业层次,形成以农业机械化服务为主、粮油基地建设为辅的产业形态。

“我们用这笔资金购买了各类大型先进农机具12台套。农户以土地做股份入会,300户农户以860亩土地入会,其中包括160余户贫困户。”初芒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波介绍说,按照合作社章程规定,合作社从事农事服务的纯利润,按各方持股比例分配,若有亏损,农户收益由合作社负责保底。年终按照会员500元保底加二次分红、村集体占70%进行分红,而村集体的70%红利中,任家沟村占70%,其他3个村各占10%。

“合作社统一提供优质水稻种子及技术指导,统一耕作管理、统一销售,贫困户种植水稻不再愁无劳动力收割,也不再担心种出的稻谷卖不出去了。”任家沟村支部副书记刘海说。初芒合作社不仅在4个村从事全程农事服务,还在伏河、曹碑、洋溪、青岗等乡镇从事全程或单项服务,今年作业面积达1.5万亩,纯利润可达20万元。

推行产联式合作,集体经济也得到壮大,预计今年任家沟村集体将分红近10万元。“我们将把这笔资金用在扶危济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上。”刘海表示。

效益联赢产业升级“造血”功能增强

离任家沟不远的花坟山村,蒲公英产业也是太乙镇的特色产业之一。一提到蒲公英,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它是生长在田间地头的“野草”。而如今,就是这种不起眼的“野草”,却成了该村的脱贫富民产业。

据了解,蒲公英花期长,除了较高的观赏价值以外,药用价值也是比较高的。“这一片有50亩地,今年长势喜人,第一季已经收了3000斤,今年两季收8000斤没得问题。”花坟山村村支书唐友勇高兴地告诉记者。

今年4月,花坟山村采取资本联投,通过政府带动,采用“村集体 合作社 农户“的运营模式,即:政府投入肥料;村集体以科技扶贫项目投入5万元资金;盛地果业合作社投入资金、土地、技术;贫困户投入劳动力。实行政府指导、村企共管、贫困户负责标准化生产。同时做好四个专注,即:政府专注服务、村两委专注监督、企业专注市场、贫困户专注生产。降低风险比例,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强土地利用率、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并且按照贫困户、村集体、合作社5:3:2比例进行利润分红。不仅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也增强了村集体和贫困户“造血”增收功能。

“产联式合作是一条持续脱贫的好路子,让我们这些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正在基地采收蒲公英的2组贫困户包作勤说。今年,他将1亩地入股到合作社,不仅能拿到500元的保底收入,按每年在合作社务工1个月计算,每天能挣60元,加上预计利润分红200元,一年将增收2500元。

下一步,村里打算把蒲公英基地种植规模扩大到150亩,建立加工厂房,带动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

(全媒体记者 贾明高 欧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