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想知道古代人过年有什么习俗吗?春节期间可到博物馆转一转。

南京六朝博物馆不仅有六朝时期年俗的介绍,还展出了多件与六朝年俗相关的文物。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从六朝博物馆了解到,汉代时,除夕、元日、元宵等节日的风俗内容已经基本形成了,六朝时期节日习俗进一步发展。目前记载六朝南方岁时节日的主要著作是南朝梁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我们能从中看到当时人们节日生活的大概面貌。六朝时期跟春节有关的节日主要有除夕、元日、人日、元宵节等等。

除夕是一年之末,又称“岁暮”“岁除”,主要的活动是除旧迎新和驱邪避灾。比如守岁、辞岁,这是我国各地普遍流行传统民俗活动。每到除夕这天,全家围炉团坐,酌酒歌唱,叙旧话新,通宵不眠,等待天明。南朝梁代诗人徐君倩除夕与妻子守岁时写下了一首诗《共内人夜坐守岁》:“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除夕之夜,家人共坐,欢乐多多但尚未尽兴,所以手中的杯子不要停下。大家喝着用桃子泡的酒,吃着用杨梅做馅的粽子,不知不觉一个晚上就过去了。

守岁,自然要彻夜不眠。六朝博物馆志愿者张南岚告诉记者,六朝人燃灯点蜡,作为夜间照明。六朝博物馆三楼展厅有一盏青瓷灯,出土于象山王氏家族墓。青瓷灯以小瓷碗作灯盏,盛放液态的灯油,灯盏下与上细下粗的高承柱相连,最下为有三层兽蹄足的圆形承盘,整体造型简单朴素。

博物馆过年关门吗 博物馆里过大年③(1)

东晋青瓷灯

除了燃灯油,六朝时,南方还开始使用蜡烛作为照明工具了,而且比北方更加普遍。南方发现了很多动物造型的烛台,如卧羊形的烛台,在羊的头顶有孔,也有卧狮形的烛台,狮背上有插孔。六朝馆二楼展厅中的青瓷狮形插器,就是此类造型的烛台。

博物馆过年关门吗 博物馆里过大年③(2)

六朝青瓷狮形插器

六朝人守岁时,除了喝酒吃饭,游戏也不能少,比如做“藏钩之戏”。方法是不分男女老幼,分作两方。准备一小钩(如玉钩、银钩)或其他小物件,一方藏,一方猜,猜中者为胜。藏方,可以锻炼手的灵巧和动作的敏捷;对于猜方,则锻炼目光和判断力。

这一游戏兴起于汉代,藏钩的“钩”多指衣服上的带钩。相比于汉代,现存的六朝带钩较为少见,两晋以后,带钩逐渐被其他扣件取代,可“藏钩之戏”仍要继续,因而人们改用指环之类的小物件。

博物馆过年关门吗 博物馆里过大年③(3)

东晋高氏家族墓出土的玉带钩

博物馆过年关门吗 博物馆里过大年③(4)

三国吴金顶针

新年的第一天称为“元日”,也就是农历正月初一,这是最隆重的节日。每年此时,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要举行各种形式的活动。朝廷在元日这天要举行朝会。百姓们闻鸡鸣即起身,先在屋前燃放爆竹,吓退传说中的怪兽和恶鬼。不论长幼,全都穿戴整齐,依次拜贺。这一天,要在门户上贴画鸡、悬苇索,削两片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二神悬挂在门两侧,以此辟邪。元日还有一些特殊的食物与饮料。喝椒柏酒、屠苏酒,吃胶牙饧、五辛盘(盛有大蒜、韭菜等五种食物,古人认为吃了可以发五脏之气)。

酒是六朝人饮食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张南岚告诉记者,正月初一喝的“椒柏酒”用以祭祖或者献之于老人长辈。“屠苏酒”则有驱邪避疫的功效。因为元日是新年开始,标志着年幼者成长、老人少了一岁,所以喝屠苏酒时是先幼后长。常见的六朝盛酒器有扁壶、盘口壶、罐等,分酒器有樽勺,饮酒器有耳杯、盏、碗,这些可以在六朝博物馆负一楼的展厅里看到。

博物馆过年关门吗 博物馆里过大年③(5)

博物馆过年关门吗 博物馆里过大年③(6)

六朝时期的酒具

正月初七为人日,这也是六朝时期民间一个重要节日。人们在这一天吃七菜羹、剪彩人,将剪好的金纸贴在屏风上,互相赠送准备好的头饰,登高赋诗。这一节俗已经不复存在了,但它辟邪的内涵和某些民俗细节实际上是融入了春节习俗中了。比如,剪纸贴窗的习俗即是人日风俗的遗留。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春节的尾声。六朝时,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汇聚了佛教、道教等多种文化。张灯观灯是这一天的一大盛事,汉代就形成了这一节俗。六朝时元宵节还是民间的一个祭祀日。这一天,人们用豆糜、油膏等祭祀门户,迎接紫姑神,占蚕桑之事。

春节有哪些起源?春节有多少传统习俗?南京十朝历史文化陈列馆举办《最美中国年——中国传统民俗展》,通过翔实丰富的资料,细数春节的由来和演变。比如关于春节的起源,其中有一种说法认为源于巫术仪式。民俗学家王娟表示:“从春节一系列仪式活动来看,春节应该源于古代的巫术仪式,是古代原始信仰之一巫术的具体表现。所谓巫术仪式,就是原始人相信,通过人本身的意志和力量可以调整和控制自然事物的发展。春节期间的各种活动,例如饮食、察和、装饰、娱乐、游艺,以及春节期间的种种禁忌,包括语言、行为,饮食等禁忌,都是围绕着辟邪而展开的。人们通过自己的行为、语言和表演等来驱赶或避开邪恶,并得到平安和幸福。随着社会的发展,春节逐渐失去了其巫术的内涵而演变成为一种庆祝活动。”

展览还从民俗活动、饮食、春节文化等多角度呈现,同时结合南京当地风俗,突出南京特色。

如果你没有时间现场观展,十朝历史文化陈列馆的“最美中国年”民俗专题展已上线,只需扫扫二维码,就可以手机上浏览,轻松了解春节的传统习俗和历史文化渊源。

博物馆过年关门吗 博物馆里过大年③(7)

扫二维码可看春节习俗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

编辑: 冯圆芳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