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文化学者,其表现的正义壮举和斗争精神非常值得全社会点赞!可他们的表现突破了民族文化处世安身的法则,也值得想过平静日子的人思考。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 憨聊译注

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要考虑那个职位的政务。”

谋:谋划,议论,操心,打算。

政:政务,事情,决策,政策措施。

憨聊俗解

孔子的这句名言,本来是针对政务的话题而说的,因为它蕴含着普遍的处世哲理,就成了后人修身安身、为政处世的基本法则,老百姓俗解为,不是那个位置的人,就别操那个闲心,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行了。

提倡名正言顺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首先强调的是“名分”问题。“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正则事不成”。

你是普通员工,自己的工作没有干好,偏要对领导指指点点;你是副职,常常代替正职对下属发号施令;你是老百姓,总议论为政者这样不对、那样不好;这就是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就是名不正言不顺,费力不讨好。不在其位而谋其政,为官者就有僭越之嫌,为民者就是缺心眼。

提倡安分守己

孔子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什么身份的人,干好什么事,安分守己,尽职尽责,而不是总看到别人的缺点,说别人的不事。为维护社会稳定,就要守规则、讲秩序,依照礼规为人处事,处处做和谐的促进派。

一个老教师曾坦言:他当教师的时候,总认为自己要是当校长一定会非常优秀,可他在机关历练了几年,有太多的机会到基层任校长,却自己觉醒并不是当校长的料,主动放弃了。理由是:教师看校长,是从下往上看,看到的只是校长对待教师的情况,看不到他们对待上级和周边的情况,可校长不是教师推选出来的,是上级任命的,是周边捧起来的;校长的工作必须得到上下左右的认可,而不光是老师捧着干,没有一定的肚量、柔性和韧性还真干不了。他总结,刚正的人当不了领导,这样的人最好的选择是干好自己专长的事,安分守己。

反对自以为是

“不在其位而谋其政”的主观因素是,认为自己比在其位者更有德行、更有本领。其实,愚蠢的人最具体的表现就是,对自己没有经过的事情进行主观臆断,常犯自以为是的毛病!

有的人,自己的婚姻本身就是失败的,却总要指导别人怎样处对象,这不是笑话吗?年轻的网红总要信誓旦旦地谈老年生活要特别注意几点,这不是扯淡吗?你退休前想到的退休生活与真实的生活状态会有很大落差。自己的所谓认知,如果不经过实践检验,许多都可能是错误的,这样自以为是,就显得非常愚蠢。

反对妄议政务

“背后骂朝廷”,不但没用,还非常有害。

在单位,你妄议同事工作,伤害他人自尊,结果是堵自己的方便之路;你妄议领导决策和为人,招致领导嫉恨,难免会被穿小鞋。在网上,你妄议别人企业的合法性,就容易引祸上身,降低安全感。在公众场合,你妄议当前朝政,那就是作死的节奏,早晚受病。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就能避免祸从口出。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消极意义是漠视舆论监督的力量和人民群众当家做主。

  • 浅悟零存

过平静日子,就要信守“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法治。

论语泰伯篇前十则心得(论语泰伯十四)(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