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为了增强秦国实力,在诸侯国的争霸中处于有利地位,秦孝公决定招贤纳士,引进人才,变法图强。

商鞅吸取了李悝、吴起等法家在魏、楚等国实行变法的经验,结合秦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一系列变法措施,得到秦孝公的支持。

商鞅之死是偶然还是必然(商鞅的人生悲剧)(1)

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

大规模的改革必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特别是贵族大臣的利益,许多贵族、大臣都激烈反对新法的施行。

秦孝公十六年,太傅公子虔复犯法。商鞅对秦孝公说:“太子犯法,必与庶民同罪,国家的法令必须遵守。要是王公贵族不能遵守,百姓必定不会相信大王变法的决心,新法必将无法施行。太子犯法,他的师傅应当受罚。”

商鞅便依法惩治了太子的两个师傅公子虔和公孙贾的罪,一个割掉了鼻子,一个在脸上刺上字。

这样一来,其他贵族、大臣都不敢再触犯新法,但是他们心理对商鞅恨之人骨,随时寻找机会欲将商鞅除掉。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集权国家。并且为以后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确定了法治的思想。

商鞅之死是偶然还是必然(商鞅的人生悲剧)(2)

秦孝公死后,秦惠王即位。这些贵族大臣趁机攻击商鞅,说他阴谋造反。秦惠王本来就不赞成变法,于是下令逮捕商鞅。

商鞅得知这个消息后,匆忙逃出咸阳城。

商鞅欲逃到魏国去避难,但魏王因他曾经背信弃义,攻破魏帅,生擒公子昂,拒绝他入境。

商鞅不得已,只能四处逃窜,一日天黑,商鞅又累又饿,他决定先找家客店休息一夜,可是所有的客店都不敢留他住宿。

店主对他说:“这是商君的法令,留宿了身份不明的旅客,就要连我们一齐治罪。”

商鞅之死是偶然还是必然(商鞅的人生悲剧)(3)

商鞅听后,不禁仰天长叹,说:“嗟乎,为法之弊,一至此哉!”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自己订下的法令,结果反而把我自己逼到投店无门。

“为法之弊”的成语便由此而来 ,慢慢演化为“作法自毙”。

商鞅被杀于郑国黾池(今河南渑池),他的尸身还被带回咸阳,秦惠王又下令处以“车裂之刑”,商鞅的族人也被株连灭门,这都是商鞅推行的新法。

商鞅之死是偶然还是必然(商鞅的人生悲剧)(4)

商鞅虽死,但他所推行的改革新法并没有被废除,而且一直影响着秦国乃至以后的秦朝。

当然商鞅变法在历史上是一次成功的变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商鞅变法使得秦国经济发达,军事强大,奠定了秦始皇统一全中国的基础 ,也成功地把法家思想带进上层建筑,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商鞅之死是偶然还是必然(商鞅的人生悲剧)(5)

【每天一个成语故事:作法自毙】

【释义】自己立法反而使自己受害比喻自作自受。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