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字退之,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从东汉开始一直到韩愈生活的中唐,文风“华而不实”,流行文辞华丽的骈文,注重文章的平仄、声韵、句式,内容却空虚。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强调文章应当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能够自由表达思想。他的倡导得到了同时期的柳宗元的积极响应。其提倡的古文运动影响到后世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一直影响到如今。

韩愈,也是唐宋八大家中很特别的一位。八大家都是文人,韩愈是唯一一位上过战场的,参与了平定淮西的战事,并且撰写了千古留名的《平淮西碑》;他更曾孤身进入叛乱藩镇安抚叛乱首、成功解救被困官兵。他上疏皇帝,请求皇帝停止奉迎佛骨,差点被唐宪宗杀了,被贬潮州。

韩愈的《马说》《师说》入选中学课本,是必背文章。

苏轼评价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这样一位重量级人物,留存于世的真迹,公认的的真迹,只有一件。在辽宁省博物馆举办的“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文物特展”中有一件国宝级书帖,书心上面留有韩愈存世的唯一墨迹。

顶级国宝东晋佚名《曹娥诔辞》卷是辽宁省博物馆重量级藏品,的我国现知最早的楷书墨迹,也是唯一的东晋书法作品。要知道,纸寿千年,唐代书画作品留存下来都极少,何况是东晋。

这一手卷集美德、书法和文采于一体,一千多年来为帝王、书法家、文学家所推崇。梁武帝时期的著名鉴藏家僧权、怀充、满骞等在书卷中留下签名;南宋高宗赵构、元赵孟頫等人做过题跋。

当年,韩愈和友人也认真观赏过此手卷,并恭恭敬敬地在书心上方写道:“国子博士韩愈、赵玄遇、著作佐郎樊宗师、处士卢同观,元和四年(公元809年)五月二十日,退之题”。文字有缺损,我是很难读成句子的,但最后的“退之题”虽然也有残损,但绝对没错,就是这几个字。韩愈的字就是退之。

前一阵子,八大家中名气最不大的曾巩的“局事帖”拍出高价,一个字就是一辆法拉利。八大家之首的韩愈的字,一个得值几何?

韩愈资料三十字左右(韩愈留存于世的唯一墨迹)(1)

辽博“八大家展”中把国宝级的“曹娥诔辞”卷拿出来展,而且是全部展开的,题跋全部可见。

韩愈资料三十字左右(韩愈留存于世的唯一墨迹)(2)

为了让观众看清楚,策展人把书心放大了,把历代名人在上面的题词、签名都一一标注了。

韩愈资料三十字左右(韩愈留存于世的唯一墨迹)(3)

比如上面的13、14和15的满骞、僧权和怀充,都是梁武帝时期的著名鉴赏家,如此豪华的南北朝时期鉴藏家阵容,在目前已知传世的我国古代书画作品中是独一份。

韩愈资料三十字左右(韩愈留存于世的唯一墨迹)(4)

韩愈资料三十字左右(韩愈留存于世的唯一墨迹)(5)

书心只有那么一小部分,在书心上方,有韩愈的题字

韩愈资料三十字左右(韩愈留存于世的唯一墨迹)(6)

这可是东晋的东西,在这样一份手卷面前,人生就是一百岁,也是渺小的

韩愈资料三十字左右(韩愈留存于世的唯一墨迹)(7)

为了让大家看到韩愈的字题在哪里了,策展人在那里贴了一个红三角标记。

韩愈资料三十字左右(韩愈留存于世的唯一墨迹)(8)

在书心上方那一堆题字,还是分别出自三个人的。韩愈的题字是最右边的那组。

韩愈资料三十字左右(韩愈留存于世的唯一墨迹)(9)

三角标记正对着的“退之题”,很清楚的。

韩愈资料三十字左右(韩愈留存于世的唯一墨迹)(10)

韩愈资料三十字左右(韩愈留存于世的唯一墨迹)(11)

专家给出的解读是:“国子博士韩愈、赵玄遇、著作佐郎樊宗师、处士卢同观,元和四年(公元809年)五月二十日,退之题。”

似乎可以感受到这几个人一起观看此卷,长久地观赏、品评后,恭恭敬敬地题字向前辈致敬。

在喜欢的书卷上题字、盖章,是古人的一种“点赞”方式。当然,也得掂量好自己的半斤八两才敢“点赞”。瞎 点,在“文学圈”中就没法立足了。

韩愈资料三十字左右(韩愈留存于世的唯一墨迹)(12)

从国家博物馆借来的八大家肖像画

推荐相关阅读:

国博: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青瓷

难得的聚集一堂,唐宋八大家肖像画首次合体展出

曾侯乙墓中这四件酒器非同寻常,都是国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