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锐龙5000系列桌面端处理器在今天正式解禁,首发的型号共有4款:AMD 锐龙 9 5950X、AMD 锐龙 9 5900X,AMD 锐龙 7 5800X以及AMD 锐龙 5 5600X,全部面向中高端市场。其中旗舰型号当属AMD 锐龙 9 5950X,与三代旗舰AMD 锐龙 9 3950X一样,这是一款16核心32线程的处理器,不过依靠着AMD全新ZEN 3架构的升级优化,AMD 锐龙 9 5950X不仅在BOOST频率上增加了0.2GHz,实际应用中也表现出了惊人的单核性能。

amd锐龙9是r几(新的时代来临AMD锐龙9)(1)

技嘉X570 AORUS PRO WIFI

AMD 锐龙 9 5950X

整体参数上,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其实变化不大,核心线程依旧维持了上代的水准,重点就是前面提到的ZEN3架构带来的升级,这次ZEN3架构特点在于缓存上,采用了基于全新的缓存拓扑设计。

amd锐龙9是r几(新的时代来临AMD锐龙9)(2)

在ZEN 2架构时期,三代锐龙的CCX当中CPU CORE被分为两组,每组4个共用一组L3缓存,每个CCX之中有两组16MB的L3缓存,而ZEN 3的设计是将CCX当中的8个核心放在一起,共用32MB的L3缓存,这样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每一个核心在大多数运行情况下都可以使用更多的L3缓存空间,而且有效的降低了延迟,这种设计对于游戏和多核协作应用提升巨大。

amd锐龙9是r几(新的时代来临AMD锐龙9)(3)

这次ZEN3架构依旧使用了7nm工艺,ZEN3架构核心内的元件基本与上一代ZEN 2保持一致,同样的I/O die,主要的差异就是CCX单元,而AMD官方表示锐龙 5000系列处理器会有19%的IPC提升,非常恐怖。

amd锐龙9是r几(新的时代来临AMD锐龙9)(4)

锐龙5000系列

目前AMD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首发4个型号国行售价已经全部公布,价格说实话跟AMD以往的定价来说贵了一些,那么接下来就看它的性能是否能令人满意了,下面我们正式进行测试。

01 技嘉X570 AORUS PRO WIFI介绍

首先介绍一下测试平台:

amd锐龙9是r几(新的时代来临AMD锐龙9)(5)

测试平台

这次测试我们使用了技嘉X570 AORUS PRO WIFI主板。技嘉X570 AORUS PRO WIFI是属于AORUS系列的中端型号,这款主板延续了AORUS系列的设计语言,PCB板上刻印着凌厉的雕牌线条,在显卡插槽以及内存插槽上都装备了技嘉专属超耐久保护装甲,同时还支持WiFi6、USB 3.2 Gen2接口,用料充足。

amd锐龙9是r几(新的时代来临AMD锐龙9)(6)

技嘉X570 AORUS PRO WIFI

供电方面,技嘉X570 AORUS PRO WIFI使用了12 2相供电,PWM主控芯片为IR35201,12相CPU供电由为IR 3553M,是一款单相输出40A的整合型Dr MOS。

amd锐龙9是r几(新的时代来临AMD锐龙9)(7)

IR 3553M

amd锐龙9是r几(新的时代来临AMD锐龙9)(8)

IR35201

为了保证供电稳定,技嘉X570 AORUS PRO WIFI在VRM区域使用了厚实的金属散热片,并且底部还有高质量导热垫辅助散热。

amd锐龙9是r几(新的时代来临AMD锐龙9)(9)

技嘉X570 AORUS PRO WIFI供电散热

CPU供电接口采用了8 4pin设计,并且采用了实心设计。

amd锐龙9是r几(新的时代来临AMD锐龙9)(10)

供电接口

主板供电接口也使用了实心设计。

amd锐龙9是r几(新的时代来临AMD锐龙9)(11)

主板供电

内存插槽方面,技嘉X570 AORUS PRO WIFI提供了4根内存插槽,可以支持DDR4 4400(O.C.)以上频率的内存,支持双通道内存技术支持,且拥有上面提到过的超耐久装甲,可以防止插拔意外造成损坏。

amd锐龙9是r几(新的时代来临AMD锐龙9)(12)

内存插槽

技嘉X570 AORUS PRO WIFI还提供三根PCIEx16长插槽,最上面两根装备了技嘉超耐久保护装甲,模式为×16和×8,最下面一根为×4模式。

amd锐龙9是r几(新的时代来临AMD锐龙9)(13)

显卡插槽

技嘉X570 AORUS PRO WIFI准备了两个M.2接口,支持PCIe 4.0。

amd锐龙9是r几(新的时代来临AMD锐龙9)(14)

M.2接口

SATA接口准备了6个,可以满足玩家的大容量存储需求。

amd锐龙9是r几(新的时代来临AMD锐龙9)(15)

SATA接口

I/O区域, 技嘉X570 AORUS PRO WIFI预装了一体化I/O背板,同时提供了4个USB 2.0接口,3个USB 3.1 Gen 1接口,4个USB 3.1 Gen 2接口,其中一个为Type-C形态。此外这款主板还有一个千兆网口和一个WIFI 6天线接口以及5个常规的音频接口。

amd锐龙9是r几(新的时代来临AMD锐龙9)(16)

I/O区域

千兆网卡芯片为英特尔WG1211AT。

amd锐龙9是r几(新的时代来临AMD锐龙9)(17)

WG1211AT

前置接口也非常丰富,还搭载了USB 3.1 Gen 1接口。

amd锐龙9是r几(新的时代来临AMD锐龙9)(18)

音频上,这款主板集成了Realtek ALC1220-VB芯片,搭配了高品质音频专用电容,提供114dB(I/O区域)/ 110dB(前置)麦克风输入信噪比,组成了技嘉经典的魔音音效。

amd锐龙9是r几(新的时代来临AMD锐龙9)(19)

魔音音效

目前包括技嘉X570 AORUS PRO WIFI在内技嘉B550和X570主板已经全部提供了新的BIOS,可以支持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大家可以放心购买技嘉B550和X570主板搭配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使用。

02 单线程测试

我们首先进行处理器单线程测试,涉及的测试项目有Super PI以及Cinebench R11.5/R15/R20三个版本的单核心测试。

Super PI:

 首先登场的是Super PI,这是是一款计算圆周率的软件,能够很明显表现处理器单核能力,数值越小单核性能越强。

amd锐龙9是r几(新的时代来临AMD锐龙9)(20)

Super PI

 在Super PI的测试中,AMD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表现出了惊人的性能,在这个以往没有什么优势的测试项目中成绩直接来到了最高点,实在是出乎意料。

CINEBENCH单线程:

  CINEBENCH是业界公认的基准测试软件,在国内外主流媒体的多数系统性能测试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这次我们将使用R11.5、R15以及R20三个版本对其性能进行测试。

amd锐龙9是r几(新的时代来临AMD锐龙9)(21)

CINEBENCH R20

amd锐龙9是r几(新的时代来临AMD锐龙9)(22)

CINEBENCH R15

amd锐龙9是r几(新的时代来临AMD锐龙9)(23)

CINEBENCH R11.5

比起Super PI,CINEBENCH这款被大家熟知的CPU测试软件,锐龙5000系列依旧表现出了强大的统治力,看来Super PI的成绩并不是偶然,AMD 锐龙 9 5950X在最新的CINEBENCH R20中更是直接突破了630分,达到了史无前例的635。

03 多线程测试

测试完了单线程,下面我们开始测试处理器的多线程能力, 涉及的测试项目依旧是Cinebench R11.5/R15/R20三个版本的多核心测试,多线程测试主要依靠处理器的核心线程数来做支撑,而多核心恰好是AMD处理器一贯的优势所在,这次锐龙5000系列虽然核心数没有增多,但是因为单核性能大涨,所以多核能力可以预见会有不错的表现。

CINEBENCH多线程

在多线程测试中,我们也将使用R11.5、R15以及R20三个版本对5000系列处理器进行测试

amd锐龙9是r几(新的时代来临AMD锐龙9)(24)

CINEBENCH R20多线程

amd锐龙9是r几(新的时代来临AMD锐龙9)(25)

CINEBENCH R15多线程

amd锐龙9是r几(新的时代来临AMD锐龙9)(26)

CINEBENCH R11.5多线程

  在CINEBENCH的三项测试中,AMD 锐龙 9 5950X展现出了强大的统治力,多线程比较看重处理器的核心线程数,AMD 锐龙 9 5950X拥有16核心32线程,自然优势很大,而且依靠着ZEN3架构的优化,进一步提升了多核心性能,在CINEBENCH R20的测试中,对比上一代AMD 锐龙 9 3950X提升了10%

04 生产力测试

  多线程能力在实际应用中更适合办公内容创作,我们也进行了办公内容创作方面的测试,测试项目包括视频解码类的X264、X265测试,还有面向渲染类的POV-Ray以及Blender渲染时间。

X264/X265:

X264视频编码标准的一种,是使用CPU软解码的一种视频格式,非常考验CPU的处理能力。而X265同样是视频编码标准中的一种,比X264的编码出的视频体积要更小,画质还要更清晰,但问题是兼容性还有待提高,有些设备不支持。

amd锐龙9是r几(新的时代来临AMD锐龙9)(27)

X264

amd锐龙9是r几(新的时代来临AMD锐龙9)(28)

X265

在这两个视频编码的测试中,可以看到核心越多优势也就越明显,AMD 锐龙 9 5950X的表现依旧非常强力,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用户在进行视频创作的时候都会选择核心数更多的处理器。

POV-Ray:

POV-Ray是一款几何和图形算法软件,使用光线跟踪绘制三维图像,同时是一款开源的免费软件,内部包含对CPU成绩的测试,并且分为了多线程和单线程两种。

amd锐龙9是r几(新的时代来临AMD锐龙9)(29)

POV-Ray单线程

amd锐龙9是r几(新的时代来临AMD锐龙9)(30)

POV-Ray多线程

POV-Ray的测试展现了处理器的单核以及多核性能,而在这两项测试中,AMD 锐龙 5000系列也占据了优势,对比上一代同样有不小的提升。

Blender渲染:

Blender是一款三维动画制作软件,在这项测试里,我们使用一个默认的图片模板对其进行渲染,成绩的得分是渲染的时间,时间越短效率也就越高

amd锐龙9是r几(新的时代来临AMD锐龙9)(31)

Blender渲染

在使用同样一张素材的情况下,AMD 锐龙 9 5950X只用了10.11s,这种简单的渲染你可能没什么感觉,但在一些复杂的渲染过程中,AMD 锐龙 9 5950X带来的提升可就不只是几秒钟了,而是几十分钟甚至等多,而AMD 锐龙 9 5950X这种核心多的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在进行这方面工作时也更值得关注。

05 3D Mark测试

图形能力是CPU比较关键的地方,接下来我们再使用3D Mark来测试一下AMD 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的性能。

Fire Strike:

amd锐龙9是r几(新的时代来临AMD锐龙9)(32)

Time Spy

Time Spy是基于DX12环境的测试,在这方面测试中,AMD 锐龙 9 5950X没有十代酷睿厉害,倒也不出意外,因为这种测试也比较吃处理器的优化。

Fire Strike:

amd锐龙9是r几(新的时代来临AMD锐龙9)(33)

Fire Strike

  Fire Strike是基于DX11环境的图形能力测试,在CPU的物理得分中,AMD 锐龙 9 5950X依旧继续领先。

06PCIe 4.0测试

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这次的亮点依旧是支持PCIe 4.0技术,可以提供两倍于PCIe 3.0的带宽,我们也进行了测试。

amd锐龙9是r几(新的时代来临AMD锐龙9)(34)

PCIe 4.0测试

在PCIe 4.0带宽的加持下,目前三星的固态的读取速度轻松达到了6600MB/s的水准,写入也接近了5000MB/s。

目前PCIe 4.0在桌面端消费级市场只有AMD平台拥有, 也就是你需要使用三代锐龙或者锐龙5000系列新品,搭配技嘉X570 AORUS PRO WIFI这样能够支持PCIe 4.0的X570或者B550等主板才可以享受到。

07 游戏测试

最后我们进行游戏测试,选择《CS:GO》、《PUBG》以及《魔兽世界正式服》这3款比较热门的网游进行测试,分辨率为1080p和2K,使用游戏自带BENCHMARK以及Afterburner进行帧数记录。

amd锐龙9是r几(新的时代来临AMD锐龙9)(35)

《魔兽世界正式服》

amd锐龙9是r几(新的时代来临AMD锐龙9)(36)

《CS:GO》

amd锐龙9是r几(新的时代来临AMD锐龙9)(37)

《PUBG》

虽然前面的单核成绩已经让人有了心里准备,但在实际的游戏测试中,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的表现依旧惊爆了眼球,在这三款游戏的帧数测试中,AMD 锐龙 9 5950X基本都保持了领先水准,这说明作为一款游戏处理器,AMD 锐龙 9 5950X不仅合格,甚至也能被称为旗舰,这对游戏玩家来说非常友好。

08 写在最后

锐龙5000系列这次为AMD处理器拉开了一个新的时代,以前是生产力选AMD,游戏选英特尔,现在游戏和生产力你都可以选择AMD。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单核性能提升太大了了,在游戏测试中占尽了便宜,也享受到了以前酷睿的待遇。

amd锐龙9是r几(新的时代来临AMD锐龙9)(38)

AMD 锐龙 9 5950X

当然不仅仅是游戏,锐龙5000系列也是一个合格的生产力工具,16核心32线程的AMD 锐龙 9 5950X展现了强大的内容创作能力,这款处理器甚至应付一下工作室和小型工作站也没什么问题,堪比线程撕裂者的强大。

这次锐龙5000系列没有更新插槽,使用技嘉X570 AORUS PRO WIFI这种X570主板就可以搭配使用,在测试中技嘉X570 AORUS PRO WIFI也可以满足AMD 锐龙 9 5950X的需求,能够让其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两者搭配你就可以组成强力的游戏主机,也可以打造成设计师专属的的内容创作平台。

amd锐龙9是r几(新的时代来临AMD锐龙9)(39)

技嘉X570 AORUS PRO WIFI

总的来说,锐龙5000系列的出现,不仅是为市场带来了一个出色产品系列,这也是AMD在市场格局上反攻的开始,从最初的的初代锐龙,到如今的锐龙5000系列,依靠着出色的市场抉择和不断地深入研发,AMD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接下来能走多远,就要看英特尔明年的新品给不给力了,不过AMD在产品端如今已经占据主动,也让明年市场更加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