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6日,举行了“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由蓬莱搬迁莱西开工奠基仪式。这是莱西历史上的第一所独立设置的高等院校。

即墨莱西有什么学校(从莱西莱阳院校增减)(1)

​随后短短三年,又有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青岛航空科技职业学院、青岛恒星科技学院、青岛绿泽职业学校、青岛西大技工学校、山东体育学院青岛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本科、中高职(技工)学校先后落户莱西。高校外来学生已超过1.7万人,预计2025年引进院校将达到10所以上,在校学生也将超过7万人。

莱西的大哥,又是近邻的莱阳,在1950年至1958年是莱阳专区时期,接连创办了莱阳师范、莱阳卫校、莱阳农学院和山东省中医药学校。各类大中专院校曾经在全省,乃至全国县市中数一数二。

这几年却出现了与莱西相悖的变化。

2004年,山东省中医药学校升格为山东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主校区搬至烟台牟平区。

2007年,莱阳农学院搬迁至青岛城阳区,更名为青岛农业大学。

2011年,莱阳师范与蓬莱师范合并,并离开莱阳。

2021年,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确定落户莱西。

莱阳原有的大中专院校仅剩莱阳卫校,与莱西从零到七所院校相比,可谓大相径庭。什么原因致邻里的两个县级市,如此相反的变化呢?

第一,院校搬迁是普遍现象。很多院校为了谋求更好发展,选择搬迁到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城市,再更换一个高大上的校名,生源、录取分数线就会有明显提高,青岛农业大学就是典型案例。

第二,城市的名声。莱阳的几所大中专院校,多建于莱阳专区时期的五十年代,莱阳曾是胶东行政区和专区所在地,长期管辖胶东地区,那时莱阳也是响当当的地名,建立大中专院校也很有优势。莱阳农学院、莱阳师范、莱阳卫校也都以莱阳冠名。再看看今天莱西的几所院校,也都不是以莱西冠名,都是借助青岛的优势,以青岛冠名。

第三,城市的区位优势。也是最重要的条件,五十年代的莱阳是专署所在地,人口多,地域广,交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为办学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今天的莱西与莱阳相比,其优势在于:

①属计划单列市青岛管辖,莱西成为青岛发展的主要产业基地;

⑤莱西的经济发展也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后盾和支撑。

即墨莱西有什么学校(从莱西莱阳院校增减)(2)

“两莱”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总体规划图

​最近,莱阳、莱西作为全省首个区域一体化发展先行区顶层设计方案已获批。相信“两莱”经过几年的一体化发展,到化为一体也是可能的。那时青岛会更好地辐射带动“两莱”,“两莱”也会更多地承接青岛的非城市功能,互惠互利何乐不为?

点右上角关注,阅读更多原创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