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书中说到田螺壳内做道场那件庄严别致的趣史,那位慧通女冠曾说这道场中的主坛法师是一位姓李的跛足仙人,如今要将这位跛足的历史、出身和他成功证道、济难救世的事迹铺叙出来,却还要连带着将和他有缘的何仙女一并带叙一番  列公们可曾知道中国地理上有一座孤悬江中的名山吗?那山叫做金山,并非天然生成的山当去今数千年前,不但不是高出平地的山,简直连平常的土地也没有了,总不过是扬子江中流一片汪洋之水而已直至周代中叶,这江水岸上有个很大的村子,村中有位半读半耕、半隐居不仕的君子叫马上原,他有一个女儿,生得德容兼备,人人喊为马大姑娘姑娘十八岁上,嫁与同村一个姓古的书生,是个一贫如洗的寒士,而且还有一位凶悍不堪的后母于氏大姑娘嫁了过去,姑媳之间先还不见怎样,后来于氏见邻舍亲戚家都和大姑亲昵,反把自己疏淡起来,她也不想人家所以相疏之故是因自己脾气狠毒,不比大姑那般平和,反疑大姑在外人面前说她短长双方情谊便从此发生裂痕那于氏又是天生的一肚子成见,成见一定,无论怎样都挽回不转虽经大姑力修孝道,冀图稍回严姑的怨意,无奈于氏又说:“她故意藏奸,特地做出这些样子给外人看其实她的心里,正藏着尖刀,恨不得刺死我呢”  大姑受了这等冤枉也不敢对丈夫说那古书生也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孝子,明知母妻失和,不但不敢批评母亲的不是,有时对妻子面上也不肯说句慰劝的话若见大姑愁眉苦脸的样子,反责她不该摆出烦恼面孔失堂上欢心因此大姑的日子越觉不易捱过姑媳的感情既恶,那夹在当中的儿子自然更其为难好好的一个家庭为这大小失欢之故,弄得满屋子充满了愁云惨雾  年复一年不知不觉的过了六七个年头,于氏待那大姑越弄越凶,凶狠的手段也越出越奇总而言之,叫做一言难尽作书人原不难将她那许多千奇百怪的坏处一桩一件都记录下来,可奈本书不是专谈家庭的性质,对于古家之事不过是一种附举的记载,自然越简单越好,越不惹人讨厌话已说明,一言表过  那古书生因感伤自己无能,不能调融家政,况又明知自己妻子正是一位贤德之妇,论情论理,她既日受后母的无理打骂,难道本人还忍心推波助澜的再去凌践于她?而在于氏方面,除了亲自拿出手段凌逼大姑之外,还要昼夜不停的叱责儿子,说他不帮助为娘责打老婆,就是逆母宠妻,少不得还要送他一个忤逆的大罪可怜小夫妻俩此时真被这位老人家逼得走投无路,进退两难古书生先时何尝不是助母责妻,此时见母亲手段越凶,妻子身上几乎被她打得没有一块好皮好肉恻隐之心,谁人没有,何况自己同床共枕之人,心中岂有不疼的呢偏母亲还要加自己以忤逆之名,这等日子教他如何捱得  也是天不绝人,放她一条活路此时古书生家除了这位母亲大人的甘旨之奉、三餐齐备之外,小夫妻却常常有一顿没一顿,吃了中饭没夜饭一到冬令,母亲身上是无论如何不肯给受些微寒冷他俩却都弄得衣不蔽体,瑟缩相对,着实不成个模样饥寒至此,再那等炊苦之事,刑杖之威,越教弄得夫妻俩鸠形鹄面,宛如饿鬼道中出来的冤魂一般古书生早知这种日月万难久支,自己夫妻年纪还轻,吃些苦头还不要紧,后母望六之年,万一弄到少米无衣的当儿,教他怎生支撑因此早早托亲求友在外边找些事情做做,一则得禄可以养亲;二则也免得许多烦恼这话他先对大姑说过大姑心怜丈夫为己受累,也甚愿他早离乡井古书生此时越发决定去到外面碰碰机会到了这时,果然有个朋友荐他去一个商人处,辅助贸易出入之事那时候的商贾本不为世所重,由士农而为商,分明把人格贬低了两三级儿  但这时的古书生哪里还顾得这么多,只要正正当当的事情,可以赡得家,养得母妻,所说仰事俯畜可告无怍,哪管他什么事情的高下因此别了母妻,欣然出发得道的前一宵,夫妻俩相向无言的枯坐了一夜,都觉万语千言句句要说,却字字说不出口似这般呆坐到天明,两人都不觉伤心肠断,泪如雨下古书生只说了声:“一切我全晓得了,你只该尽礼尽孝,旁的都不必说,也不许说,想来你也决决不肯说的既恁地时,我们就此可以告别等我小有出息,再来瞧你罢”那大姑却更不会讲,只唯唯遵命,点头领教两口子含着两肚皮的眼泪硬生生分手而别  古书生本是很有作为的人才,人品又生得高尚规矩,弃儒就商又算大才小用,自然游刃有余一去半年,大得东家信用,陆续把所得薪水寄回家中姑媳们自他走后,日子越发困苦  难得马大姑真能妇兼子职,格外的恪守孝敬,却亏她千方百计去弄来银钱奉养于氏不料于氏因她能够弄钱,反说她定有外遇;要其不然,怎么一个妇道人家倒有出去外边弄钱的本领呢  这话进了大姑娘耳朵,真比六七年来所受全部凌辱还要厉害十倍一时愤急攻心,晕厥良久那于氏也不去理她,还说她装死吓人偏这大姑晕去一回,果然又醒了转来于氏益发觉得自己的态度不诬,便说:“这贱人如此诡谋,以后便算她真个死了,我也不去管她的事”大姑怨恨之余,原拼一死明志,但是转念一想,宁她不慈,我不能失孝于她,况且丈夫临行之时是怎样嘱咐我来,要是随便轻生,却教何人替他奉养这位衰年的老母?因此又把一口万难忍受的冤气硬硬忍了下去双方又敷衍了几时  古书生寄来的银两到了,于氏自然收纳下来,只顾享她自己的清福,再也不问大姑的死生并因自己有了银子足支生活,更用不着大姑了,觉得这可恶的媳妇留在身边总似多了一个眼中之钉,越发思量要撵她出去便到处托人将她转卖给人,或妾或婢都无不可,并不索重价,只要她快快出门可怜大姑身处闺中,哪知她有这种狠毒手段呢此时却有同村一个恶霸叫活老虎的,素闻大姑才色兼全,久存不良之念,只恨大姑贞洁自持,无机可乘听了这个消息,不胜之喜慌忙着人去接洽,讲好身价银子,即日照兑,约于后天迎娶过门  到了次日,于氏忽然把大姑喊去,温言和色的说了许多好话大姑正在诧异,于氏就说:“往年因你公公患病,曾在河神庙许下愿心,后来你公公去世,我也忘了还愿不道昨儿夜里得了一梦,梦见河神派人前来责我失信我说:‘许下的愿哪敢忘记实因自己年老力衰,行动不便,所以耽延至今’那人便说:‘既如此,可着你媳妇代你一走,也是一样的’我醒来之后,梦境历历在目,一点没有遗忘可见此事是千万真确,一定不假的了好媳妇儿,我知道你也不大出门惯的,但如今为了一家之事,你可说不得,替我走这一趟将来你丈夫回来,也一定感念你咧”  大姑从嫁夫以来,从没有经过这样的恩宠况且尊姑之命,从来也不曾回过一句半句今日之下,为这小小事情,居然如此降尊克己起来,岂非大怪?她心中这般想着,面子上却只有唯唯遵命回到自己房里思索了多时,也想不出一点道理来到了次日早上,只得草草的打扮了一回于氏来说:“外面车子来了,媳妇快快上车走吧”大姑益发惊骇起来,不觉问了一句:“婆婆怎又雇了车子?媳妇虽然荏弱,这七八里路程,难道会走不动?何必再去雇车?又多费婆婆的银钱呢?”于氏笑道:“不是这么讲法,你这一去,极快要半天工夫才得回来,丢我一个人在家,冷清清地却是难受有这车儿代步,似乎可以快些好在现时你丈夫寄了钱来,足够家用区区车马之费也还不甚紧要媳妇,你别多缠,快快前去,早早回来免得我长久盼望”  大姑已知此去必有什么诡计,凶多吉少,但总想不到她用的什么计策?打的什么主意?好在本人早就抵拼一死,除死之外,谅来没什大事索性做出欢天喜地的样子,别了于氏,出了大门见车马之外还有许多人夫,心中益发明白,并又料定了此事的内容事已如此,不管他三七二十一,上车便行  走有三四里路,车子转了弯,不是向河神那条路子了,大姑此时心有所悟,掀开帘子对人夫们说:“且把车子稍停,我有一言动问”众人依言马夫挽住缰绳,车便停下大姑不动声色,笑容问道:“列位可是我婆婆请来送我上河神庙去的吗?”众人听了,都现出奇怪的样子来,说道:“我们是西市镇刘大人家前来迎接娘子的,怎么娘子你自己还不知道吗?”那为首的一人点头说道:“这事我有些懂了,大概小娘子不愿嫁这刘大人,是你婆婆硬逼你嫁他的,可是吗?”大姑未答  众人争问那人:“何以见得?”那人笑道:“这也是极易明白的事情阿婆作主,奉命嫁人,是极正大之事,何用如此鬼鬼祟祟再则,我不怕小娘子生气,家中苦到如此地步,河神庙相去不远,何必如此铺排,这却是令姑无可如何的一个漏洞?那时小娘子要动问一句,这事早穿绷了尊姑可又早早防到,所以先对我说:‘小娘子倘有什么言语,或是问你们什么呢,你只随便应她一声,不必和她多说’大概就是预防泄漏之意谁知小娘子坦然上车,一句话也没有,恁般粗心,无怪要上人家的当了?”  大姑哪有工夫和他分辩这时她的心中真如十七 八只小鹿横冲直撞,也不晓这滋味儿是苦是酸,是甜是辣半晌半晌,只把那剪水的秋波坚凝不释,呆呆的坐在车中,不晓要怎么才好车夫们见她没什吩咐,胡哨一声,重又上路大姑呆想多时,见车子急行向前,明知自己没法使他们后退,便算退回家去,知道阿姑断断不能相容若说回到母家,父母又早已去世,并没兄弟姐妹之亲,只有一个堂房妹子,本来也不是好人也许此番之事,阿姑还和她联络办理,都是意中之事  如此一想,觉得后退果属万难,也万无退后之地若说前去再嫁他人,自己的贞洁,丈夫的颜面却丢干净了,这岂是我马大姑所做的事情?若是到了刘家,那刘某就是远近有名的活老虎,他肯放过我吗?既是进退两难,说不得只有死的一条路子还比较来得便宜想到这里,不觉把上下牙齿咬得刮刺刺一阵子乱响立时横了心肠,走向那寻死的路上转念头要快快找一个自尽的方法,免得进了人家的门,再生另外的枝节正在苦思的当儿,车子又停了下来,说是换船过江刘家迎亲的大船已泊在江岸等候大姑一听此言,喜不可支接着船中上来两个喜娘,掀帘请新娘下车大姑定了主见,大大方方的下了车,扶住喜娘肩头走到江边两个喜娘一边一个搀她登船刚上船舷,大姑突然力张两手,把两个喜娘推堕船中,自己急忙向江中一跳,但听扑通一声,一阵浪花拥着一位贞节女子卷赴清流而去这边众人见新娘投江,自有一番救援可想大江之中,浪大水深,那里援救得及,白白的捣乱了一阵,一个个扫兴而归,回去见那活老虎销差活老虎刚正张开大口预备饱餐的当儿,忽然失了这块鲜肉,少不得有一场懊恼算他晦气,那批迎亲的人白受那活老虎一阵打骂而已  且说大姑投江以后,趁着波涛之势向下流头漂去,其时恰有一个道人,年已百岁有余,须眉皓白,精神却颇矍铄,因事过江,自己掌舵,慢慢驶行,瞥然瞧见上流淌来女子,还不知她生死这道人一念慈悲,便要救她起来无奈她是个终身不近女子的人,自幼至老不曾和任何女子沾一沾手足,碰一碰皮肤现在年长如许,很不愿为这女子而破他终身戒行要是坚决不碰着她的身体,却用什方法救她,而水势湍急,这救人的机会真个转瞬即逝  道人略一沉吟,只得毅然说道:“宁可丢了我这戒行,断不能见死不救”于是移近船身,仲一篙点住大姑之体,再蹲下去用力把她拖了过来谁知大姑溺水太久,返魂无望,早已香消玉碎了道人想:事已至此,既不能复生,这尸体也该拉起来,拖至岸上,好好埋葬才是正理想着,便用尽全身的气力将尸身拖上船来不料尸腹淹胀,骨胳浮肿,刚刚拖得一半,猛听刮的一声,早把尸身一只腿子扭断,接着忽然几个巨浪,把道人的船也打翻了道人既要挣扎,势不能再顾尸体,结果道人自己因稍识水性,居然逃出性命,那大姑尸体却始终漂流开去,不知所之这道人上得岸来,自思本为救人,反把人家弄残,不但残酷已极,而且大违自己百余年修道立戒的本衷,自念有生迄今总没干过这等恶事,如今忽于垂死之时闯此弥天大祸,良心内乱,昼夜不安,不觉得成疯痴之症,不上数月就奄奄而死  那大姑灵魂却有江神收管,送至水晶宫中龙王敬她节孝,十分优礼,并为说明前生之事,大姑心下恍然龙王又笑道:“你还有个同道中人和你同谪同罪,如此那般一回事情,只要过得此生,来世与你同时谪满,修道皈真此人今生作了一个道人,虔诚修行,戒律极严,如今百有零岁,因为救你之故,将你尸身残伤他懊恨悲悔,不久亦就去世了”  大姑听了倒伤感起来,道:“为臣妾一人苦命之故,已经害了别人,不道身死之后还要带累好人遭殃,岂不可痛”龙王道:“这也是他命该如此虽说因你而病,病而死,究竟与你无干不过他于无心中犯此伤残尸体之罪,来生恐怕也要成点残疾好在于他性命功行毫没关系罢了”大姑听了,益发心中不忍龙王劝说了一会,也就罢了  过了几时,那古书生因营业得利满载归来,凑巧他后母于氏于前几天去世古书生哀毁之余,并至各亲友处查得妻子殉节之事,心中万分悲痛,竟将所得各种金宝尽数沉于江中--即传闻妻子投水处古书生本人便弃家学道,不知所终  后这事传入水晶宫,龙王请出大姑,对她说明原委,因道:“贤夫妇节烈孝义,神鬼共钦尊夫既已出家,前程未可限量夫人不日当由寡人牒送冥府,再转人生千年功行,至此即可圆满寡人念贤夫妻贤德苦情,已着江神就夫人尽节之处,凭藉尊夫所掷金宝之气,捐出水面若干亩涌出一座孤独江面的岛山,供后人凭吊矜式之地传谕已久,近日想可实现了”大姑感激叩谢  后来江中果然涌出一山,世人有知此山成功的原因,便都称为“金山”千百年来,越积越高,地面也越广,至今尚为中国名胜之地这都是后话,不用再述  单道大姑之魂得龙王牒送投生,因不忘那座金山,转世为人,即在金山脚下何姓人家堕地能言,神灵不昧,呱呱在抱,即不进荤腥稍长,便立志修道她父何杰、母刘氏都是忠厚善人,深信仙佛,见女儿如此虔心,也甚愿成她之志,不去阻拦她转瞬过了十余年那姑娘乳名兰仙,因在家修持没有多大进步,求告爹妈想要离家远游,访求仙人传授大道何杰夫妇对于这层倒有些不大愿意因他俩年过四十,只生此女,若是任其远离膝下,不但放不下心,自己也过嫌寂寞曾把此意和兰仙商量,希望再有子女时方能放她出门那时兰仙年纪也稍大一点,万事可以老练些儿,兰仙尚未应诺  正在相持,忽有一个姓李的年轻道人上门拜访何杰惊异起来,问女儿何处认得这个道人?兰仙也莫名其妙父女俩双双出去相会只见那道人丰神秀逸,骨相清奇,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兰仙一见道人似乎在哪里见过道人见了兰仙,亦现出奇异的神情看他走上前,向父女行了个礼二人急忙还礼,动问道人仙乡法号道人一面就座,一面笑说:“姓李,名玄,是河南地方人和女公子夙世有缘转世堕地时,念女公子前生之事,特来一会,以了夙缘”即将前因后果说毕而去  单道大姑生魂因不忘金山和为她受害之道人,投生金山脚下何姓人家为女呱呱堕地便通性灵说话,从小不进荤腥,不着锦衣,立誓不嫁七岁上有玄女化身道婆,降凡指点,那姑娘生有宿慧,自然认得玄女是真仙下凡,便虔心求教但她念念不忘前生之事,务要寻得那道人投胎之处,等他先成神仙,自己方肯超凡证道玄女赞叹道:“此亦数也,不可勉强但你所说的老道,我却已知他投生河南李姓人家,将来合为老君祖师弟子既你立志等他,且待他成道之后,我再着他前来会你”于是传以许多炼气、养心、导引、辟谷的口诀,并将几样防身法术,如隐身飞剑之类姑娘一一领受玄女叮嘱几句,自行归天这姑娘便专心一志在家修持,专候那李仙到来自己也可脱度看官记清,这便是八仙中的何仙姑因和跛仙李玄有如许关系,先将他的事情记载一番  如今再说跛仙本身之事那时洛阳地方有一家官宦之家,姓李名奇夫人尤氏,单生一子,取名李玄降生之时,夫人梦见一道人投怀,醒来之时,满室都是异香,呱呱者即已堕地  夫妻俩知道此子有些来历,十分宠爱不道李玄生性奇特,不想为官作宰,只求出家修道又常对父母谈说前生之事,“说自己本一老道,一生好善,未作丝毫歹事不料转世临终之时,曾因救一女子将她尸体伤残,这是第一痛心之事,至今耿耿于心孩儿得道之后,是必首先寻到这位女子,要在他面前忏悔一下,方能成玄了道”  这等说话,李奇当他是疯语,一味叱责,不许他这般胡言夫人却相信仙道,知道必有来头,反好言安慰他李玄总不放在心上转瞬过了十多年,忽有太白金星受那老君祖师委托,驾云而来,降落李府,吓得李奇夫妇和一家人跪地焚香,叩首迎接太白含笑安慰道:“大夫、夫人请弗多礼,贫道为与公子有缘特来相见,还请大夫着公子出门一叙”李奇一听此言,深怕儿子被这老仙带去,心中大为踌躇谁知夫人心直,忙命人去塾中唤回李玄李玄一见太白,恍如旧识,低下头,拜了八拜太白携着他的小手,笑道:“一别千年,还能记得贫道吗?”说着,在他颈项上连拍三下李玄顿又醒悟九世以前之事,慌忙跪地叩头,口称:“师父,快救弟子超脱苦海”太白冷笑道:“天下没有这样容易的神仙神仙这般容易,世上的神仙都与凡人无殊了”李玄听了,恍然大悟只说一声:“师父带我一带,弟子频受灾殃,甘弃红尘,无论如何决不懊悔”李奇见儿子这般说法,心中大惧,忙想止住他时,太白把袍袖一举,顿时满室金光,对面不能相见金光过处,太白和李玄都不知去向  未知李玄何往,却看下回分解,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你认为最有意境的诗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你认为最有意境的诗句(八仙得道18金山成古迹)

你认为最有意境的诗句

上回书中说到田螺壳内做道场那件庄严别致的趣史,那位慧通女冠曾说这道场中的主坛法师是一位姓李的跛足仙人,如今要将这位跛足的历史、出身和他成功证道、济难救世的事迹铺叙出来,却还要连带着将和他有缘的何仙女一并带叙一番。  列公们可曾知道中国地理上有一座孤悬江中的名山吗?那山叫做金山,并非天然生成的山。当去今数千年前,不但不是高出平地的山,简直连平常的土地也没有了,总不过是扬子江中流一片汪洋之水而已。直至周代中叶,这江水岸上有个很大的村子,村中有位半读半耕、半隐居不仕的君子叫马上原,他有一个女儿,生得德容兼备,人人喊为马大姑娘。姑娘十八岁上,嫁与同村一个姓古的书生,是个一贫如洗的寒士,而且还有一位凶悍不堪的后母于氏。大姑娘嫁了过去,姑媳之间先还不见怎样,后来于氏见邻舍亲戚家都和大姑亲昵,反把自己疏淡起来,她也不想人家所以相疏之故是因自己脾气狠毒,不比大姑那般平和,反疑大姑在外人面前说她短长。双方情谊便从此发生裂痕。那于氏又是天生的一肚子成见,成见一定,无论怎样都挽回不转。虽经大姑力修孝道,冀图稍回严姑的怨意,无奈于氏又说:“她故意藏奸,特地做出这些样子给外人看。其实她的心里,正藏着尖刀,恨不得刺死我呢!”  大姑受了这等冤枉也不敢对丈夫说。那古书生也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孝子,明知母妻失和,不但不敢批评母亲的不是,有时对妻子面上也不肯说句慰劝的话。若见大姑愁眉苦脸的样子,反责她不该摆出烦恼面孔失堂上欢心。因此大姑的日子越觉不易捱过。姑媳的感情既恶,那夹在当中的儿子自然更其为难。好好的一个家庭为这大小失欢之故,弄得满屋子充满了愁云惨雾。  年复一年不知不觉的过了六七个年头,于氏待那大姑越弄越凶,凶狠的手段也越出越奇。总而言之,叫做一言难尽作书人原不难将她那许多千奇百怪的坏处一桩一件都记录下来,可奈本书不是专谈家庭的性质,对于古家之事不过是一种附举的记载,自然越简单越好,越不惹人讨厌。话已说明,一言表过。  那古书生因感伤自己无能,不能调融家政,况又明知自己妻子正是一位贤德之妇,论情论理,她既日受后母的无理打骂,难道本人还忍心推波助澜的再去凌践于她?而在于氏方面,除了亲自拿出手段凌逼大姑之外,还要昼夜不停的叱责儿子,说他不帮助为娘责打老婆,就是逆母宠妻,少不得还要送他一个忤逆的大罪。可怜小夫妻俩此时真被这位老人家逼得走投无路,进退两难。古书生先时何尝不是助母责妻,此时见母亲手段越凶,妻子身上几乎被她打得没有一块好皮好肉。恻隐之心,谁人没有,何况自己同床共枕之人,心中岂有不疼的呢!偏母亲还要加自己以忤逆之名,这等日子教他如何捱得。  也是天不绝人,放她一条活路。此时古书生家除了这位母亲大人的甘旨之奉、三餐齐备之外,小夫妻却常常有一顿没一顿,吃了中饭没夜饭。一到冬令,母亲身上是无论如何不肯给受些微寒冷。他俩却都弄得衣不蔽体,瑟缩相对,着实不成个模样。饥寒至此,再那等炊苦之事,刑杖之威,越教弄得夫妻俩鸠形鹄面,宛如饿鬼道中出来的冤魂一般。古书生早知这种日月万难久支,自己夫妻年纪还轻,吃些苦头还不要紧,后母望六之年,万一弄到少米无衣的当儿,教他怎生支撑。因此早早托亲求友在外边找些事情做做,一则得禄可以养亲;二则也免得许多烦恼。这话他先对大姑说过。大姑心怜丈夫为己受累,也甚愿他早离乡井。古书生此时越发决定去到外面碰碰机会。到了这时,果然有个朋友荐他去一个商人处,辅助贸易出入之事。那时候的商贾本不为世所重,由士农而为商,分明把人格贬低了两三级儿。  但这时的古书生哪里还顾得这么多,只要正正当当的事情,可以赡得家,养得母妻,所说仰事俯畜可告无怍,哪管他什么事情的高下。因此别了母妻,欣然出发。得道的前一宵,夫妻俩相向无言的枯坐了一夜,都觉万语千言句句要说,却字字说不出口。似这般呆坐到天明,两人都不觉伤心肠断,泪如雨下。古书生只说了声:“一切我全晓得了,你只该尽礼尽孝,旁的都不必说,也不许说,想来你也决决不肯说的。既恁地时,我们就此可以告别。等我小有出息,再来瞧你罢!”那大姑却更不会讲,只唯唯遵命,点头领教。两口子含着两肚皮的眼泪硬生生分手而别。  古书生本是很有作为的人才,人品又生得高尚规矩,弃儒就商又算大才小用,自然游刃有余。一去半年,大得东家信用,陆续把所得薪水寄回家中。姑媳们自他走后,日子越发困苦。  难得马大姑真能妇兼子职,格外的恪守孝敬,却亏她千方百计去弄来银钱奉养于氏。不料于氏因她能够弄钱,反说她定有外遇;要其不然,怎么一个妇道人家倒有出去外边弄钱的本领呢!  这话进了大姑娘耳朵,真比六七年来所受全部凌辱还要厉害十倍。一时愤急攻心,晕厥良久。那于氏也不去理她,还说她装死吓人。偏这大姑晕去一回,果然又醒了转来。于氏益发觉得自己的态度不诬,便说:“这贱人如此诡谋,以后便算她真个死了,我也不去管她的事。”大姑怨恨之余,原拼一死明志,但是转念一想,宁她不慈,我不能失孝于她,况且丈夫临行之时是怎样嘱咐我来,要是随便轻生,却教何人替他奉养这位衰年的老母?因此又把一口万难忍受的冤气硬硬忍了下去!双方又敷衍了几时。  古书生寄来的银两到了,于氏自然收纳下来,只顾享她自己的清福,再也不问大姑的死生。并因自己有了银子足支生活,更用不着大姑了,觉得这可恶的媳妇留在身边总似多了一个眼中之钉,越发思量要撵她出去。便到处托人将她转卖给人,或妾或婢都无不可,并不索重价,只要她快快出门。可怜大姑身处闺中,哪知她有这种狠毒手段呢!此时却有同村一个恶霸叫活老虎的,素闻大姑才色兼全,久存不良之念,只恨大姑贞洁自持,无机可乘。听了这个消息,不胜之喜。慌忙着人去接洽,讲好身价银子,即日照兑,约于后天迎娶过门。  到了次日,于氏忽然把大姑喊去,温言和色的说了许多好话。大姑正在诧异,于氏就说:“往年因你公公患病,曾在河神庙许下愿心,后来你公公去世,我也忘了还愿。不道昨儿夜里得了一梦,梦见河神派人前来责我失信。我说:‘许下的愿哪敢忘记。实因自己年老力衰,行动不便,所以耽延至今!’那人便说:‘既如此,可着你媳妇代你一走,也是一样的。’我醒来之后,梦境历历在目,一点没有遗忘。可见此事是千万真确,一定不假的了。好媳妇儿,我知道你也不大出门惯的,但如今为了一家之事,你可说不得,替我走这一趟。将来你丈夫回来,也一定感念你咧!”  大姑从嫁夫以来,从没有经过这样的恩宠。况且尊姑之命,从来也不曾回过一句半句。今日之下,为这小小事情,居然如此降尊克己起来,岂非大怪?她心中这般想着,面子上却只有唯唯遵命。回到自己房里思索了多时,也想不出一点道理来。到了次日早上,只得草草的打扮了一回。于氏来说:“外面车子来了,媳妇快快上车走吧!”大姑益发惊骇起来,不觉问了一句:“婆婆怎又雇了车子?媳妇虽然荏弱,这七八里路程,难道会走不动?何必再去雇车?又多费婆婆的银钱呢?”于氏笑道:“不是这么讲法,你这一去,极快要半天工夫才得回来,丢我一个人在家,冷清清地却是难受。有这车儿代步,似乎可以快些。好在现时你丈夫寄了钱来,足够家用。区区车马之费也还不甚紧要。媳妇,你别多缠,快快前去,早早回来!免得我长久盼望!”  大姑已知此去必有什么诡计,凶多吉少,但总想不到她用的什么计策?打的什么主意?好在本人早就抵拼一死,除死之外,谅来没什大事!索性做出欢天喜地的样子,别了于氏,出了大门。见车马之外还有许多人夫,心中益发明白,并又料定了此事的内容。事已如此,不管他三七二十一,上车便行。  走有三四里路,车子转了弯,不是向河神那条路子了,大姑此时心有所悟,掀开帘子对人夫们说:“且把车子稍停,我有一言动问!”众人依言。马夫挽住缰绳,车便停下。大姑不动声色,笑容问道:“列位可是我婆婆请来送我上河神庙去的吗?”众人听了,都现出奇怪的样子来,说道:“我们是西市镇刘大人家前来迎接娘子的,怎么娘子你自己还不知道吗?”那为首的一人点头说道:“这事我有些懂了,大概小娘子不愿嫁这刘大人,是你婆婆硬逼你嫁他的,可是吗?”大姑未答。  众人争问那人:“何以见得?”那人笑道:“这也是极易明白的事情。阿婆作主,奉命嫁人,是极正大之事,何用如此鬼鬼祟祟。再则,我不怕小娘子生气,家中苦到如此地步,河神庙相去不远,何必如此铺排,这却是令姑无可如何的一个漏洞?那时小娘子要动问一句,这事早穿绷了。尊姑可又早早防到,所以先对我说:‘小娘子倘有什么言语,或是问你们什么呢,你只随便应她一声,不必和她多说。’大概就是预防泄漏之意。谁知小娘子坦然上车,一句话也没有,恁般粗心,无怪要上人家的当了?”  大姑哪有工夫和他分辩。这时她的心中真如十七 八只小鹿横冲直撞,也不晓这滋味儿是苦是酸,是甜是辣!半晌半晌,只把那剪水的秋波坚凝不释,呆呆的坐在车中,不晓要怎么才好。车夫们见她没什吩咐,胡哨一声,重又上路。大姑呆想多时,见车子急行向前,明知自己没法使他们后退,便算退回家去,知道阿姑断断不能相容。若说回到母家,父母又早已去世,并没兄弟姐妹之亲,只有一个堂房妹子,本来也不是好人。也许此番之事,阿姑还和她联络办理,都是意中之事。  如此一想,觉得后退果属万难,也万无退后之地。若说前去再嫁他人,自己的贞洁,丈夫的颜面却丢干净了,这岂是我马大姑所做的事情?若是到了刘家,那刘某就是远近有名的活老虎,他肯放过我吗?既是进退两难,说不得只有死的一条路子还比较来得便宜!想到这里,不觉把上下牙齿咬得刮刺刺一阵子乱响!立时横了心肠,走向那寻死的路上转念头。要快快找一个自尽的方法,免得进了人家的门,再生另外的枝节。正在苦思的当儿,车子又停了下来,说是换船过江。刘家迎亲的大船已泊在江岸等候。大姑一听此言,喜不可支。接着船中上来两个喜娘,掀帘请新娘下车。大姑定了主见,大大方方的下了车,扶住喜娘肩头走到江边。两个喜娘一边一个搀她登船。刚上船舷,大姑突然力张两手,把两个喜娘推堕船中,自己急忙向江中一跳,但听扑通一声,一阵浪花拥着一位贞节女子卷赴清流而去!这边众人见新娘投江,自有一番救援。可想大江之中,浪大水深,那里援救得及,白白的捣乱了一阵,一个个扫兴而归,回去见那活老虎销差。活老虎刚正张开大口预备饱餐的当儿,忽然失了这块鲜肉,少不得有一场懊恼。算他晦气,那批迎亲的人白受那活老虎一阵打骂而已。  且说大姑投江以后,趁着波涛之势向下流头漂去,其时恰有一个道人,年已百岁有余,须眉皓白,精神却颇矍铄,因事过江,自己掌舵,慢慢驶行,瞥然瞧见上流淌来女子,还不知她生死。这道人一念慈悲,便要救她起来。无奈她是个终身不近女子的人,自幼至老不曾和任何女子沾一沾手足,碰一碰皮肤。现在年长如许,很不愿为这女子而破他终身戒行。要是坚决不碰着她的身体,却用什方法救她,而水势湍急,这救人的机会真个转瞬即逝。  道人略一沉吟,只得毅然说道:“宁可丢了我这戒行,断不能见死不救。”于是移近船身,仲一篙点住大姑之体,再蹲下去用力把她拖了过来。谁知大姑溺水太久,返魂无望,早已香消玉碎了。道人想:事已至此,既不能复生,这尸体也该拉起来,拖至岸上,好好埋葬才是正理。想着,便用尽全身的气力将尸身拖上船来。不料尸腹淹胀,骨胳浮肿,刚刚拖得一半,猛听刮的一声,早把尸身一只腿子扭断,接着忽然几个巨浪,把道人的船也打翻了。道人既要挣扎,势不能再顾尸体,结果道人自己因稍识水性,居然逃出性命,那大姑尸体却始终漂流开去,不知所之。这道人上得岸来,自思本为救人,反把人家弄残,不但残酷已极,而且大违自己百余年修道立戒的本衷,自念有生迄今总没干过这等恶事,如今忽于垂死之时闯此弥天大祸,良心内乱,昼夜不安,不觉得成疯痴之症,不上数月就奄奄而死。  那大姑灵魂却有江神收管,送至水晶宫中。龙王敬她节孝,十分优礼,并为说明前生之事,大姑心下恍然。龙王又笑道:“你还有个同道中人和你同谪同罪,如此那般一回事情,只要过得此生,来世与你同时谪满,修道皈真。此人今生作了一个道人,虔诚修行,戒律极严,如今百有零岁,因为救你之故,将你尸身残伤。他懊恨悲悔,不久亦就去世了。”  大姑听了倒伤感起来,道:“为臣妾一人苦命之故,已经害了别人,不道身死之后还要带累好人遭殃,岂不可痛!”龙王道:“这也是他命该如此。虽说因你而病,病而死,究竟与你无干。不过他于无心中犯此伤残尸体之罪,来生恐怕也要成点残疾。好在于他性命功行毫没关系罢了。”大姑听了,益发心中不忍。龙王劝说了一会,也就罢了。  过了几时,那古书生因营业得利满载归来,凑巧他后母于氏于前几天去世。古书生哀毁之余,并至各亲友处查得妻子殉节之事,心中万分悲痛,竟将所得各种金宝尽数沉于江中--即传闻妻子投水处。古书生本人便弃家学道,不知所终。  后这事传入水晶宫,龙王请出大姑,对她说明原委,因道:“贤夫妇节烈孝义,神鬼共钦。尊夫既已出家,前程未可限量!夫人不日当由寡人牒送冥府,再转人生。千年功行,至此即可圆满!寡人念贤夫妻贤德苦情,已着江神就夫人尽节之处,凭藉尊夫所掷金宝之气,捐出水面若干亩涌出一座孤独江面的岛山,供后人凭吊矜式之地。传谕已久,近日想可实现了。”大姑感激叩谢。  后来江中果然涌出一山,世人有知此山成功的原因,便都称为“金山”。千百年来,越积越高,地面也越广,至今尚为中国名胜之地。这都是后话,不用再述。  单道大姑之魂得龙王牒送投生,因不忘那座金山,转世为人,即在金山脚下何姓人家。堕地能言,神灵不昧,呱呱在抱,即不进荤腥。稍长,便立志修道。她父何杰、母刘氏都是忠厚善人,深信仙佛,见女儿如此虔心,也甚愿成她之志,不去阻拦她。转瞬过了十余年。那姑娘乳名兰仙,因在家修持没有多大进步,求告爹妈想要离家远游,访求仙人传授大道。何杰夫妇对于这层倒有些不大愿意。因他俩年过四十,只生此女,若是任其远离膝下,不但放不下心,自己也过嫌寂寞。曾把此意和兰仙商量,希望再有子女时方能放她出门。那时兰仙年纪也稍大一点,万事可以老练些儿,兰仙尚未应诺。  正在相持,忽有一个姓李的年轻道人上门拜访。何杰惊异起来,问女儿何处认得这个道人?兰仙也莫名其妙。父女俩双双出去相会。只见那道人丰神秀逸,骨相清奇,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兰仙一见道人似乎在哪里见过。道人见了兰仙,亦现出奇异的神情。看他走上前,向父女行了个礼。二人急忙还礼,动问道人仙乡法号。道人一面就座,一面笑说:“姓李,名玄,是河南地方人。和女公子夙世有缘。转世堕地时,念女公子前生之事,特来一会,以了夙缘。”即将前因后果说毕而去。  单道大姑生魂因不忘金山和为她受害之道人,投生金山脚下何姓人家为女。呱呱堕地便通性灵说话,从小不进荤腥,不着锦衣,立誓不嫁。七岁上有玄女化身道婆,降凡指点,那姑娘生有宿慧,自然认得玄女是真仙下凡,便虔心求教。但她念念不忘前生之事,务要寻得那道人投胎之处,等他先成神仙,自己方肯超凡证道。玄女赞叹道:“此亦数也,不可勉强。但你所说的老道,我却已知他投生河南李姓人家,将来合为老君祖师弟子。既你立志等他,且待他成道之后,我再着他前来会你。”于是传以许多炼气、养心、导引、辟谷的口诀,并将几样防身法术,如隐身飞剑之类。姑娘一一领受。玄女叮嘱几句,自行归天。这姑娘便专心一志在家修持,专候那李仙到来。自己也可脱度。看官记清,这便是八仙中的何仙姑。因和跛仙李玄有如许关系,先将他的事情记载一番。  如今再说跛仙本身之事。那时洛阳地方有一家官宦之家,姓李名奇。夫人尤氏,单生一子,取名李玄。降生之时,夫人梦见一道人投怀,醒来之时,满室都是异香,呱呱者即已堕地。  夫妻俩知道此子有些来历,十分宠爱。不道李玄生性奇特,不想为官作宰,只求出家修道。又常对父母谈说前生之事,“说自己本一老道,一生好善,未作丝毫歹事。不料转世临终之时,曾因救一女子将她尸体伤残,这是第一痛心之事,至今耿耿于心。孩儿得道之后,是必首先寻到这位女子,要在他面前忏悔一下,方能成玄了道。”  这等说话,李奇当他是疯语,一味叱责,不许他这般胡言。夫人却相信仙道,知道必有来头,反好言安慰他。李玄总不放在心上。转瞬过了十多年,忽有太白金星受那老君祖师委托,驾云而来,降落李府,吓得李奇夫妇和一家人跪地焚香,叩首迎接。太白含笑安慰道:“大夫、夫人请弗多礼,贫道为与公子有缘特来相见,还请大夫着公子出门一叙。”李奇一听此言,深怕儿子被这老仙带去,心中大为踌躇。谁知夫人心直,忙命人去塾中唤回李玄。李玄一见太白,恍如旧识,低下头,拜了八拜。太白携着他的小手,笑道:“一别千年,还能记得贫道吗?”说着,在他颈项上连拍三下。李玄顿又醒悟九世以前之事,慌忙跪地叩头,口称:“师父,快救弟子超脱苦海。”太白冷笑道:“天下没有这样容易的神仙。神仙这般容易,世上的神仙都与凡人无殊了。”李玄听了,恍然大悟。只说一声:“师父带我一带,弟子频受灾殃,甘弃红尘,无论如何决不懊悔。”李奇见儿子这般说法,心中大惧,忙想止住他时,太白把袍袖一举,顿时满室金光,对面不能相见。金光过处,太白和李玄都不知去向。  未知李玄何往,却看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