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光裕问鼎首富之位后,居士多次打量他的一些图片,总感觉有点儿不舒服,一种说不出的感觉。猛然间想起,描述司马懿的“狼顾之相”,比较符合他的气质。

朱元璋时代的首富是谁(只有时代的首富)(1)

之前,吴秀波还没糊的时候,很多人表扬他演的司马懿才知道什么叫“狼顾之相”,在居士看来,演员演得再像,那也只算是像,上下两张图,一个看起来是桀骜不驯的“头狼”,一个则像幽怨的“二哈”。

朱元璋时代的首富是谁(只有时代的首富)(2)

一、国美员工还相信(黄)光()吗?

前段时间,一直默默无闻的国美来了个“王炸”般的消息,黄光裕之妹、董事长黄秀虹,宣布12月底之前,员工只上社保,工资暂时不发了。

而且同时间,传出国美在四处寻找“白衣骑士”。有“接近国美的业内人士”称,厦门建发集团有意向国美提供100亿元人民币融资。当然了这个接近是有多近,要打个问号。

100亿,对于居士来说就是天文数字,对于负债2万亿的“皮带哥”也只能是洒洒水啦,对于总负债约586亿,以及1年内要偿还248亿的国美来说,好像也有点儿不够用。

在黄锒铛入狱的那些年,其夫人杜鹃挽“国美”之将倾,虽错过了“互联网时代”,但也把老对手苏宁给熬走了,算是给黄家守住了国美。

去年黄光裕临出来之前,国美股价狠狠的拉了一波,短短的时间内就翻倍了,股民以及苦守国美的老员工还是相信光的。

而黄光裕“18个月带领国美重回原来的市场地位”的豪言,更是给了很多人信心。

朱元璋时代的首富是谁(只有时代的首富)(3)

时至今日,股价已缩水90%以上,此时此刻,居士还想问那一句:你相信吗?

二、胜天半子的赌性

黄光裕其实年幼时的名字叫曾俊烈,当时是随母姓,其母亲家族是侨商,到其母亲这辈算是家道中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家道中落的侨商依然能够选“上门女婿”。

中落的势态是扭转不了的,但商人骨子里的基因决定了黄光裕的一生注定不会听天由命,他偏要“胜天半子”。

朱元璋时代的首富是谁(只有时代的首富)(4)

于是上世纪80年代初,黄投入到了生意潮中,就跟同村人一起,做起了“走私家电”的生意,在1986年,年仅17岁的黄光裕跟哥哥黄俊钦一起带着倒腾来的家电来到了内蒙古。

那时候的黄光裕跟哥哥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内蒙古,经常会收不回货款,经过岁月洗礼的朋友们都知道一个词“投机倒把”,他们的货就被没收过几次。

最严重的时候,哥哥黄俊钦被抓了起来,有些人到这可能就会选择放弃了,但天生适合做生意的潮汕人黄光裕,却咬牙坚持了下来。在哥哥吃“养生饭”的日子,黄光裕只身一人来到北京,选择了服装生意。

为了避免被赶,黄光裕选择类似“寄售”的方式,把自己的衣服放在了名为“国美服装店”,有了一定积蓄后,黄光裕就把这个店给盘了下来,继续卖衣服,还顺带把之前的“老本行”家电给搬了进来。

那时候,人们都是口袋里有了一定的积蓄后,开始追求一定的品质生活了,冰箱、电视、洗衣机,3大件儿开始步入普通人家庭。(虽然很多人在很久之后才有了这3大件)

家电那时候基本上就是不愁卖的状态,所以,干脆,他们就把店名确认为“国美电器”。在求大于供的市场,很多人为了短期利益,选择了“囤货居奇”,坐等价高者,而那时候房地产市场还没起来,很多人的观点是家庭富不富有,跟家里的电器数量和电视大小有关。

而黄光裕则敏锐的察觉到了,要先把“蛋糕做大”,去占领更多市场,才能拥有真正的话语权。他选择了不看单品利润而看销售规模的薄利多销模式。

这在当时属于绝对的另类,“非主流”的那种,而这一招,就用几天的时间,为国美带来了上百万的订单。

当然了,市场本来就这么大,你有了百万的订单,这蛋糕,自然是从别人那里分得的。在“有心人”的捣鼓下,哥哥黄俊钦又进去吃“养生饭”了,黄光裕则又一次被幸运女神眷顾,躲过第二次。

历史的春风,滋养了这片土地,大家兜里有钱了,还是盼望着把冰箱、电视、洗衣机等买回家,求大于供的局面依然是当时家电市场的主旋律。放着数钱的生意不做,任谁都心里痒痒。

此时的国产电器厂商开始加大生产投入。而黄光裕则选择主动跟厂商联系,建立良好互信的合作关系,为自己的“国美帝国”打下坚实基础。

后来,由于经营理念的不同。兄弟2人开始分道扬镳,黄俊钦转身选择拥抱房地产。而黄光裕继续守着“国美电器”,朝着全国连锁的目标和“首富”的宝座前进。

现在回头看,兄弟2人的选择似乎都没错,可见潮汕人做生意这方面的天赋和毒辣的眼光,确实挺厉害的。

三、商业鬼才

广告有时会是神来之笔,比如粗制滥造但效果奇佳的“今年过年不收礼,。。。”

对吧,说了上半句,听过的基本上都能对的上下半句。

广告的奇效在于又短又快,能够迅速沁人心魂。国美则把目光盯在了报纸上,6个大字也是简单粗暴,“买家电,到国美”。

除此之外,在谈业务的同时,抱得美人归也算是一段佳话。毕竟打江山易,守江山难。

能在黄光裕身陷囹圄后,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救国美与危难的杜鹃,注定会在商业圈留下一段佳话。

朱元璋时代的首富是谁(只有时代的首富)(5)

四、价格屠夫和“接化发”

时间来到98年,当时的国美已经是京城电器销量排行榜的一哥了。

大家现在往往记得“618”“双11”的价格战,实际上在阿里“双11”之前,打价格战最有名的,还属黄光裕,只不过现在大家的价格战变成了线上而已。(划重点)

99年,黄光裕创建了北京鹏润投资有限公司,引入了资本后,在资本 市场的加持下,黄光裕开始跟上游的厂商谈起了“出厂价”,同时把自己的经验复制到其他城市,开启了全国连锁之路。

厂商被压榨,自然是不甘心的,积怨在一点点发酵。

2000年,千禧之年,康佳却坐不住了,联合了一波业内同行,开始抱团对抗压榨,大有“合围光明顶”之势。

但同行之间,哪有牢不可破的同盟关系呢?黄光裕仅用一招“接化发”就破解了“家电联盟”,他的第一招“接”就是,坚决不涨价。

朱元璋时代的首富是谁(只有时代的首富)(6)

毕竟是消费者具有选择权,同样的商品,自然是价格越低越好,所以黄光裕顶住了“家电联盟”的发功,用四两拨千斤之力,轻松卸了这波冲击力。

第二招,“化”。黄光裕选择了联系当时经营并不太好的熊猫彩电,利用低于其他品牌的价格优势以及国美的渠道优势,轻松助力熊猫彩电大放异彩,并化解了“家电联盟”的气焰。

第三招“发”。国美高调向熊猫彩电打款500万,“家电联盟”里“心怀鬼胎”的人坐不住了,纷纷开始拥抱回国美。

你看,黄光裕一边唱着歌,一边破了“家电联盟”的裸绞。这叫什么,这叫实力、这叫自信。

自此,国美占据了家电行业的话语权,同时用低价,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那个年景,国美不管在哪个城市开店,都是顾客爆满。

五、站在风口的光

雷军有句话,居士深以为然,站在风口的猪都能飞起来。

古人自然不会这么直白“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为何把天时排在第一位?又为何只有乱世出枭雄?

2004年,国美电器在港交所上市成功,35岁的黄光裕,以105亿的身价,登顶胡润排行榜“首富”,风头一时无两。

朱元璋时代的首富是谁(只有时代的首富)(7)

2005年,黄光裕蝉联了“首富”,2006年,国美吞并行业排行第三的永乐电器,永乐的陈晓也跟着过来了,但黄不知道的是,这个决定给未来的自己,埋了个雷。

时间来到2008年,黄光裕因内幕交易、非法经营等得吃14年的“养生餐”,其妻杜鹃也面临着吃“养生餐”的境遇。

这时候,隐忍2年的陈晓开始突然发难,他当上国美董事局主席后,引入贝恩等资本,帮助国美续命的同时,他也想给国美改命。

黄光裕是经历过改名的,这是他自己的决定,同样的,改命这件事儿,他也绝不可能任由他人摆布。

好在,杜鹃最后没机会吃“养生餐”了,她出来后配合黄光裕发动股东大会去对抗陈晓,最终,保住了国美姓“黄”。

2011年,陈晓被踢出局,算是为这场闹剧画上了句号。

朱元璋时代的首富是谁(只有时代的首富)(8)

六、错失时代的“王者”归来

黄光裕的“养生餐”一直吃到去年,因为08年的事儿,他开始大把大把的掉头发,后来干脆就留起了光头。

当时的股价已经给出了答案,期许他能重返雄风的人不在少数。

而有句话说得好,江湖只留下了哥的传说。

黄吃“养生餐”前,国美的市分行份额是遥遥领先的第一,当时排在第二的叫苏宁。但他归来后,苏宁早已易主,而国美在杜建的支撑下,跟搜狐一样,还活着。

21年的家电市场,京东是老大,市场份额高达32.5%,苏宁依然是第二,16.3%,天猫第三,14.8%,国美差点就成了“其他”那一栏里,市场份额约5%。

此时的国美,为了生存,选择了跟拼多多、京东合作,寄人篱下的感觉虽不好,但总归还是能活下去。

朱元璋时代的首富是谁(只有时代的首富)(9)

但黄光裕可是曾经问鼎首富,别人眼中那个“摘星星”的男人,他怎么可能甘心寄人篱下?

七、一意孤行

杜鹃算苦苦为黄光裕守了十几年的国美,而且在老对手苏宁都易主后,国美还能铲除异己,算是个不错的女强人。

那黄光裕则可以视为“败家”,18个月的豪言放出,他连打了3张牌:真快乐、打扮家、折上折。

这其中,最有可能活下来的是打扮家,但依然没能成功。

真快乐的思路是用员工建立社群,以员工为圆点,覆盖周边的几公里地区。同时,app连接了实体店,员工可以直接跟顾客沟通。这算是把“社群 直播 零售”的概念给整合了。

打扮家是2015年就成立的互联网家装平台,在2020年被国美给收购的。这个收购的时间点,划重点。

折上折可以理解为领取打折券的平台。

甚至黄光裕盯上了电动车、元宇宙等概念。

仔细算来,贾跃亭、“皮带哥”等人都走过类似的老路。

这世间本来没有路的,走的人多了,就成了下周再来走的路。

黄光裕的3张牌,看似都围绕“互联网”进行的,实则都没玩成功。同样拥抱互联网没成功的,巧了,也包括但不仅限于老对手,苏宁。

八、时代不同了

互联网赛道发展20年,能在鹅厂、阿里的覆盖下真正走出来的大概也就4家:百度、京东、字节、拼多多。

百度是人家起步早;

字节是人家赛道新,且成功趁着4g从文字切入到视频,同时切准了直播购物这个赛道(居士至今才刚开始文字,哎。。。)

京东、拼多多人家是靠着市场差。

在阿里、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直播购物后,留给其他“友商”主导购物的机会,可以说就几乎没有了。

苏宁没做到,国美依然没做到,可以预见的是,除非在“元宇宙”概念有新公司脱颖而出,否则现存条件下,几乎不可能有网上购物再能问鼎前3名的。

时代成就了国美和黄光裕,黄光裕的早期成功,靠赌赢得一时,那个年代,赚第一桶金的人有几个不是误打误撞的?但靠运气取得的成就注定不会长远。

黄光裕最终靠实力,亏了回去。

总结:雷军是居士本人非常喜欢的一位企业家,他的一家公司名曰“顺为”,不管他是选择金山、抑或手机、智能家电等领域,以及现在的电动车领域,均在时间节点的后半程。

他创办小米的时候,有人说迟了,现在小米成了世界500强,他切入电动车领域,也有人说迟了,但居士却对其有信心。

雷军早在2013年就2次拜访马斯克,他关注电动车领域绝不算迟,但真正下定决心去干至今,时间却不长。

顺为,顺为,顺势而为。黄光裕吃了十多年的“养生饭”,怎么就悟不出这个道理?

只有时代的首富、没有首富的时代。

朱元璋时代的首富是谁(只有时代的首富)(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