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和生活当中,每个人都有可能陷入到聊天或者交际的困境当中。
面对这种情况,有些人能够应对自如,及时化解危机,而有些人则只会手足无措,不知做什么好,一脸尴尬。
这是为什么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你是否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
什么是随机应变的能力呢?举一个例子。
当年马季和赵炎这对说相声的老搭档到山东省潍坊市演出。那天,两人演出的相声节目叫《吹牛》。
演出中,两人正“吹”得不可开交时,礼堂天花板上有盏大灯突然炸碎,灯泡的玻璃随便散落一地,众人不禁大吃一惊,观众们听到响声也把注意力放在了大灯上面。一场精彩的演出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缓解当下紧张的气氛,马季却镇定自若,指着天花板对观众说:“大家请看看?谁更能吹牛呢?瞧我的,我可把电灯都吹炸了!”
观众先是一愣,接着全场爆发出海涛一般的掌声、欢呼声。
这就是随机应变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人们对突发事件迅速做出反应,并巧妙进行解决的一种能力。
随机应变有什么特征?
随机应变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事件,即“随机”中的“机”,二是变化,即“应变”的“变”。事件和变化相互结合、相互依存,产生一个“化学反应”的组合。
那么,随机应变中的事件,都有什么特点呢?或者说,我们在什么时候,需要做出随机应变的举措呢?
一般来说,随机应变都有三个特点:
1,突发性;
事情是突然发生的,而且超出我们的意料,所以任何人都无法事先做出应对的准备。
2,迅速性;
发生的这个事件转眼即逝,需要我们立刻处理,否则就不能当机立断,随机应变了。
3,巧妙性;
既然是应变,不仅要求快速,而且还要求应变的内容要有巧妙性,否则按照正常的反应应对,就不算应变了。
现在知道随机应变的特点,接下来就要说说随机应变的类型了。
因为在我们生活当中,很多突发事件并不是以单一的形态出现的,包含不同的场景和发生方式。
根据这些场景和发生方式,我们需要做出不同的应对措施。
总的来说,随机应变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从应变的方式去分类,有主动应变和被动应变两种。
所谓“主动应变”,就是当你遇到某些事情,别人对这件事都没有什么反应,你就能够第一个对此进行解读,做出反应。
例如你朋友去乡下玩回来,跟你分享趣事,他说:“乡下的环境真的太大自然了。有天我早上起床,想打开房门吸一吸新鲜的空气,没想到就在门口我看见一堆牛屎,着实让我大吃一惊啊!”
朋友这句话好像很平常,你听完之后好像没什么可以应变的地方。但如果你能够主动开动脑筋,可以运用谐音曲解的方式,捉住你朋友那句“大吃一惊”做文章。
你说:“没想到这堆牛屎还能让你大吃一斤,想必这头牛肯定是拉肚子了。”
说完之后,大家肯定相视一笑。这就是主动反应的结果了。
而“被动应变”,指的就是当你受到别人的讽刺、刁难、或者责问时,你需要对此作为恰当的反应,化被动为主动,解决自己的困境。
例如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生活极为简朴,经常戴着一顶破旧的帽子在街上行走。
有一天,一个阔人看着安徒生那顶破旧的帽子,嘲笑他说:“你脑袋上面的那个玩意是什么啊?能算是帽子吗?”
安徒生就立刻做出应变,回敬他说:“那你帽子下面的那个玩意是什么?能算是脑袋吗?”
对方闻此,立刻面红耳赤,只要怏怏地走了。
安徒生这种随机应变,就是当自己被动成为事件的“受害者”时,而立刻做出的反应,让自己这种被动的局面,变成主动的掌控,化解危机。
第二种,从应变的表达形式进行分类,有口头型和行动型两种。
顾名思义,口头型的随机应变,就是通过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应变举措。而行动型的应变,就是通过个人行动做出应变的举措。
上面提到的例子,都是属于口头型的应变,至于行动型的应变,我们熟知的“司马光砸缸救人”这个故事,就是属于行动上的应变。
有了这些应变知识之后,接下来就要说说应变的方法了。
随机应变的五种常用方法
由于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与人交谈,所以语言上的应变,更容易被我们用到。所以这里就提供六种不同形式的语言应变方法,让大家学习参考。
当你掌握到这种语言上的应变思维,自然就懂得如何运用在行动上应变,毕竟两者的思维方式是相通的。
最重要的是融会贯通,
方法一,顺势应变法;
所谓“顺势应变”,指的就是抓住对方的话柄,不否定的前提下,顺势说下去,让其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从而起到应变的效果。
通常这种方式都不会正面跟对方抗衡,而是在迂回的交谈当中,借力打力,从而达到自己的谈话目的。有时自己站在不利的未知,也可以利用这种方法让自己摆脱困境。
例如有一天,皇帝和阿凡提一块散步。皇帝问他:“阿凡提,凭我这个模样,到别人家里当奴隶,能值几个元宝?”
阿凡提答道:“最多是个元宝。”
皇帝大怒,骂道:“胡说!不提别人,光是我身上这条绣花围巾,就值十个元宝了。”
“正是啊,聪明的陛下,我说值十个元宝,就是指这条东西啊!”
又有一次,阿凡提眼睛有病,看不起东西。皇帝偏要叫他来看这个看哪个,还取笑他说:“听说你不论看什么东西,都会把一件东西看成两件是吧?你本来穷得只有一条毛驴,现在可有两条了,哈哈!”
阿凡提淡淡地说:“是的,陛下。正如我现在看您就有四条腿,和我的毛驴一模一样。”
阿凡提在这两个故事中,所使用的就是顺势应变法。
皇帝说他的“绣花围巾就值十个元宝”,阿凡提就顺势认同,意思就是说皇帝本人一文不值了。而皇帝取笑他的眼睛,他就把皇帝跟自己的毛驴作比较,讽刺了对方。
顺着对方的话语去说,有时候就能够起到很好的应变效果。例如别人骂你:“简直就是个蠢蛋”,由于缺失主语,你就可以顺势说:“你平时都是这样自责的吗?”
方法二,荒谬推理法;
荒谬推理,就是当你听到对方说了一些歪理、荒谬的言语,不要立刻纠正对方的荒谬,而是模仿他的推理方式,从而得出更加荒谬结果。
如一位女士和一位先生在聊天,大家聊到某些事而心生不快。
这位女士就讽刺男子说:“看来你的胡子,是全世界最锋利的。因为你的脸皮这么厚,但你的胡子居然还能破皮而出。”
女士这个结论,很明显是一个荒谬的推理,属于“歪理”,而且还隐含着一定的攻击性。
为了反驳对方,男子也不甘示弱,运用这位女士的逻辑,把这个荒谬的结论推导到一个更加荒谬的境地。他说:
“小姐,你知道你为什么不长胡子吗?不是因为你是女生,而是因为你的脸皮厚得连最尖锐、最锋利的胡子,都无法刺破它。”
这种应变反击,就相当有力量了,因为这是用对方的逻辑去说的。对方否认,也就否定了自己的逻辑,自打嘴巴了。
平时当你意识到对方在说歪理的时候,注意识别对方的逻辑,然后想一想,可不可以用对方的逻辑反击呢?
你的应变能力自然增强了。
方法三,含蓄表达法;
说话含蓄,是表达技巧的显现。当你面对一些需要应对的情景,但又想不出其他好的方法时,采取暗示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就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
例如有这么一个笑话:
有一个酒馆老板,脾气非常暴躁。一天,有位客人来喝酒,客人刚喝了一口便叫:“好酸,好酸啊!”
酒馆老板大怒,不由分说就把这个客人绑起来,吊在横梁上。这时又来了另一位顾客,问老板为什么要吊着人。老板说:“我店里的酒明明香醇甜美,这个家伙硬是要说酒是酸的,你说该不该惩罚他?”
来客说:“让我尝一口试试。”老板殷勤地给他端来一碗酒,客人喝了一口后,便对着老板说:“你把我也吊起来吧!”
后一个顾客,采取含蓄的方式,通过“把我也吊起来吧”这句话,表达出酒酸,暗示老板他是什么意见。
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含蓄表达的例子有很多。好比你见到朋友胖了一圈,你直接说又不好,就可以运用含蓄暗示的方式说:“这段时间你到底吃了什么,突然多了这么多营养啊!”
懂得运用含蓄,会让你应变更加自如。
方法四,主题转移法;
有时候对待别人的刁难,直接回应会让自己吃亏,但如果曲解对方给表达的意思,将对方表达的重点转移到其他主题上,这样就能够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
我们可以从以下这则笑话当中掌握到这种技巧:
在一次军事考试的面试当中,主考官问士兵:“一个漆黑的夜晚,你在外面执行任何,有人紧紧地抱住你的双肩,你应该说什么?”
一位报考者和婉地答道:“应该说‘亲爱的,不要这么痴情好吗’!”
乍看之下,或许会觉得这个回答有点莫名其妙,但如果将“抱着你”这个人,转移到情侣身上,这句话就变得“合情合理”了。
这个报考者,不管有意还是无意,就犯了这个语言错误。而我们平时,就可以有意识地运用这种转移法。如:
一位房客对房东说:“我没法再忍受下去了,这屋顶一刻不停地往我房间漏水。”
房东反驳说:“你还想怎样?救你那一点点房钱,难道还想漏香槟了?”
房东就是运用这种方式,进行诡辩,将主题引到钱不多上面。作为应对方法,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方法五,夸张反讽法;
有时候遇到别人不怀好意的言语,直接反驳又不好,这时适当使用夸张的语言,去降低你言语上的攻击性,就能起到惊醒别人的作用。
例如有一家住户,水管漏水了,大厅积满了水。女主人打电话叫修理工过来修例,结果等了大半天才见到他的身影。
他懒洋洋地问住户:“我正在上楼,现在情况怎样?”
女住户淡淡地说:“还行,在等你的时候,我的孩子都已经学会游泳了。”
这位女住户就把等待的情况说得很夸张,从中透露出对修理工不满意的态度,讽刺了对方做事慢吞吞。
这是属于一种主动应变的做法。平时,我们可以运用这个方法去表达自己的不满。
如何提高你的应变能力
除了上面这些方法,当然还有很多。但不管是什么方法,其核心都是不变的,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
无论是哪一种,想要获得这种随机应变的能力,我们都必须具备三种条件:
1,一定的知识;
知识和随机应变的关系十分密切,知识是随机应变的基础和前提。当然,这里所说的“知识”,并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内的,还有实践和与人相处交流后所获得的知识。
所以,平时有意识积累一些不同层面的知识,会不知不觉提高我们的应变能力。
2,良好的心态;
具备良好的心态,才能够让我们的应变展现出一个很好的效果。否则,你做什么说什么都闪闪躲躲,好像是心怀不轨那样,自然就很难发挥出这种应变了。
提高自己的信心,锻炼好自己的心态,你自然就能够临危不乱,镇定自若地应变了。
3,敢于去动脑;
你愿不愿意开动脑筋,跟随机应变有很大的关系。不敢想象,一个不肯动脑筋的人,会有什么奇妙的方法去处理危机,做出应变。
从众多随机应变的事例当中可以看出,越是肯开动脑筋的人,他想出的应变举措就越是有效果。
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给自己养成动脑筋的习惯。
这才是随机应变的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