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作为正面形象,其影响力和美誉度远远盖过了东吴的孙权。但是在个人才能方面,刘备却一直为人诟病。

民间常说刘备的三分天下是“哭”出来的,因为他在小说里老是“打感情牌”。可是毛泽东却认为,这恰恰是他的长处

当然,毛泽东在这里指出的长处,不是指他动不动就哭,而是指他善于用人。在毛泽东的眼里,刘备不及曹操,可能也不及孙权,专靠着善于用人才能取得三分天下。

刘备怎么成功的(刘备的才能到底如何)(1)

只是刘备的善于用人,是建立在笼络人心的基础上的。为了赢得人心,他需要不断地“打感情牌”。对着自己的手下打感情牌,对着管辖下的百姓也打感情牌。

刘备真的像《三国演义》里写的那样忠厚仁义吗?不然他哪来这么多感情呢?一直有人怀疑刘备是不是生性虚伪。不过又有人说:一个人的忠厚要是装假的,他能装一辈子,就成真的了。

不管你信不信,爱打感情牌的刘备,最后打牌打得自己也糊涂了。他开始变得感情用事,抓不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这就是毛泽东提到的,刘备的两大缺点了。

一、擅于用人的刘备

1957年3月的某一天,毛泽东在由南京飞往上海的飞机上,兴之所至,背起了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当毛泽东背到“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的时候,他感慨地说:刘备这个人,虽然见识逊于曹操,但是会用人,能团结人,终成大事。

刘备怎么成功的(刘备的才能到底如何)(2)

刘备在处理大事这方面,反应一般都要比曹操要慢半拍。但是,他是一个非常有自知之明的人,所以他一直拼命地往自己身边招揽人才。

当初司马徽、徐庶向他推荐了诸葛亮,他立即三顾茅庐,诚心诚意地去请诸葛出山。隆中对后,见识了诸葛的才华,不顾张飞、关羽二人的不满,坚持奉他为军师,一直非常尊重他。

关羽跟着他以后也没少犯错误,但是刘备从来都不追究。后来为了替关羽复仇,甚至不顾自己的江山安危,带着病也要出征。

在对关羽的任用方面,他知道这个二弟虽勇,但是他只能做一名武将。论真实指挥作战的本领,他并没有比张飞、黄忠等人高。再说,打仗哪能只靠一个关羽?刘备再爱惜他,也只是将他和黄忠并列为五虎上将。

刘备能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是曹操却怀疑所有人。刘备用诸葛亮,让诸葛亮对蜀汉忠心耿耿一辈子,而诸葛自己还有用错马谡的时候,可见刘备用人是很高明的。

刘备怎么成功的(刘备的才能到底如何)(3)

除了能识人、用人,刘备还有一大特长,就是笼络人心。刘备摔阿斗虽然是小说情节,可是从他“携民渡江”的行为上来看,罗贯中杜撰出那些情节,也是有点道理的 。

由于长期以正面形象示人,坚持以忠厚仁义得天下。无论真假,刘备都不敢破坏自己这个形象。所以,他渐渐地就被这个形象所俘虏了。

这种仁义老大哥的形象,尽管成功地让他笼络了一大票人才,但是要维护这个形象,花的代价就实在太大了。所以关羽死后,他才会丧失判断力,不顾一切地去打东吴。

二、感情用事的刘备

毛泽东批刘备的两大缺点之一,就是感情用事。

关羽败走麦城一死,刘备就屁股决定脑袋,不顾一切地带兵去打东吴。诸葛亮想反对吗?反对无效!谁让诸葛亮是“亲吴派”呢?并且他的哥哥诸葛瑾还在东吴阵营。

荆州对刘备来说很重要,但是并没有重要到违背一贯用人的原则,亲自领兵,千里迢迢去别人地盘上挨打的地步。

刘备怎么成功的(刘备的才能到底如何)(4)

因为关羽惨死,刘备热血上涌,完全忘记自己从前那种“用人不疑”、“专才专用”的原则。在这一点上,不管刘备的粉丝怎么样替他开脱,他都逃不脱感情用事的指责。

感情用事对于一个政治家来说是致命的缺点,虽然像这样的情况,在刘备的一生中唯此一回。但就是这一回,就足以要命了。

更加要命的是他的另一个缺点,那就是毛泽东说的:“抓不住主要矛盾”。

刘备带兵伐吴,固然是因为自己有强烈的复仇之心。但是,这一场战役也得到了蜀汉阵营很多名将的支持。这些人分不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打紧,可作为主公的刘备也分不清,就说不过去了。

当年“隆中对”的时候,诸葛亮早就和刘备分析过天下局势。因为蜀汉的势力弱小,所以不可以同时与曹魏、孙吴为敌。只能想办法分解他们,联合相对弱小的东吴,一起消灭强敌曹魏。

关羽没有死之前,蜀汉占据荆州,局面对他们有利。因此当时诸葛亮才会同意分兵,一起图谋大事。但是后来荆州已失,又折了一员大将。这样一来,情况就改变了。

刘备怎么成功的(刘备的才能到底如何)(5)

其实,就算荆州不失,蜀汉也没有强大到可以一举吞并东吴的地步。

东吴军队擅长水战,而魏、蜀军队都不擅水战。如若不然,还轮得到你蜀国来打东吴吗?所以当时的主要矛盾,肯定还是率先消灭强魏,其余以后再说。

等到曹魏一亡,有的是时间给关羽报仇。即使你不报仇,孙权也会找上门来让你报仇。何必急在一时呢?

可是刘备和手下的一些将军,误以为东吴无人。把诸葛亮完全撇在了一边,非要正面攻打东吴。等到大军到了东吴的地盘,才发现人家早就已经在水面上完成布防了。

蜀军担心孙权有阴谋,不敢从水上正面进攻,结果跑到岸边安营扎寨,而且还选了个非常不好的地点,平白给了陆逊火烧连营的机会。

结语

毛泽东从小熟读《三国演义》,对刘备一生成败的关键节点,看得非常清楚。他指出了刘备的一个优点,就是在用人上,值得后世的政治家们学习。

刘备怎么成功的(刘备的才能到底如何)(6)

刘备这样的人,即使放在现代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CEO。作为一领导者,就该像他那样,善于识别人才,任用人才。可惜,他的两个缺点也同样突出。

看《三国演义》的时候,总觉得曹操太过无情,但是刘备又太重感情。并且刘备还因为重感情到头脑发热,丧失了大局观,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在伐吴这件事上,刘备至少犯了三个错误:

其一,明显小瞧了东吴,以为吕蒙死后东吴无人;

其二,因为诸葛亮兄长在东吴,在伐吴这件事情上,把诸葛亮排斥在外;

其三,因为关羽之死让他气糊涂了,同时为了维护自己仁义老大哥的形象,草率地决定开战。

结果,仇没报成,还损失了数万人马,刘备自己在不久后也病逝了。这场战役的惨败,导致原本对蜀国有利的局势很快发生了逆转。

刘备怎么成功的(刘备的才能到底如何)(7)

刘备刚刚一死,蜀国的内部就叛乱不断,随之就陷入了分崩离析的局面。诸葛亮花了五年的时间,才让这个国家缓过气来。

因此在1958年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到刘备时又说:“三国时刘备不好,还是老头子挂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