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渝铁路全线开通运营

林铎唐仁健赵国堂孙伟等出席开通仪式

兰渝铁路最新开行列车(兰渝铁路全线开通运营)(1)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宣布发车。 甘肃日报记者 高樯 摄

才饮黄河水,又食长江鱼。9月29日上午9时09分,随着一声洪亮的火车鸣笛声,首列兰渝(兰州—重庆)K4518次列车缓缓驶出兰州站。

百年兰渝,一朝梦圆。承载了几代人期许与希冀的兰渝铁路,终于迎来全线开通运营。滚滚车轮沿着钢铁大动脉,跨过巍巍秦岭,越过蜀道天险,直达重庆。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宣布发车。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仁健,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工程师赵国堂,省委副书记孙伟出席开通仪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强主持开通仪式。

省领导宋亮、王嘉毅、罗笑虎、李沛文,以及张建昌、常正国等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千年前,诗人李白曾这样形容蜀地交通之艰险。近百年前,伟大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曾著有兰渝铁路规划构想。

百年夙愿,今朝梦圆。党中央、国务院毅然作出建设兰渝铁路重大战略决策,并把其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2008年9月26日,在兰州市沙井驿,兰渝铁路正式开工!

全长886公里的兰渝铁路,穿越甘、陕、川、渝4省市22个县市区,穿越10条区域性大断裂、87条大断层,是一条国内外在建、已建地质条件最复杂的高标准山区铁路,素有“地质博物馆”之称。经过数十万名建设者历时9年艰苦奋战,今朝终于完成建设开通重任。

13时36分,首趟列车准点抵达陇南站,早已翘首期盼的陇南儿女,以当地特有的乞巧文化风俗歌舞,欢庆着兰渝铁路全线开通。曾经受制于交通不畅的陇东南群众,从此结束“躺在金山上受穷、端着金饭碗讨饭”的历史。一辆辆飞驰的列车,承载着兰渝铁路沿线3600万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奔向远方。

兰渝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实现了西南与西北、东南亚与中西亚、“一带”与“一路”三大联通,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打通“最后一公里”。当天,兰州至广西钦州港铁海联运货运专列满载着石棉、洋葱等出口产品,沿兰渝铁路直下西南出海口。兰州国际陆港兰渝铁路首趟货运专列也正式开行。

甘肃日报记者严存义 沈丽莉 范海瑞

踏上首列,记者体验“划时代旅程”

兰渝铁路最新开行列车(兰渝铁路全线开通运营)(2)

乘务员切蛋糕庆祝兰渝铁路开通。兰州晨报首席记者 裴强 摄

9月29日,带着所有人的期盼,兰渝铁路正式通车运营。当日上午9时09分,载满乘客的K4518次列车在清脆的汽笛声中缓缓驶出站台,正式开启了兰渝铁路的划时代征程。

当天,带着同样激动的心情,兰州晨报记者与众多旅客以及兰渝铁路的建设者们一起踏上首次班列,随车体验了这条横贯巴秦大地钢铁巨龙的无限魅力。

市民争相见证“圆梦时刻”

9月29日上午8时,距离兰渝铁路首列客运班次发车还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兰州火车站门口就已经挤满了熙熙攘攘的乘客。许多乘客携家带眷,亲眼见证兰渝铁路通车的历史时刻。

8时30分许,乘坐首次班列的旅客们开始陆续登车。常年在新疆喀什务工的重庆人金晓瑛告诉记者,她的老家在四川南部,今天特意买了K4518次列车车票,就是想体验一下新的兰渝速度。“以前从新疆回南部,要换好几次车,全程需将近三天,现在乘兰新高铁从兰州转车,一天多就可以到家乡,速度快了一倍都不止。”

除了令人惊叹的“兰渝速度”,兰渝铁路的开通,也唤起了无数游子的激动心情。陇南小伙孟刚告诉记者,最近,他每天都在关注兰渝铁路通车的消息。看到兰渝铁路开始售票,他立刻跟单位请假,带上妻子和女儿来见证这个历史的时刻。

天堑变通途 建设者们最激动

上午10时30分,列车到达渭源车站。在渭源车站站台外,不少村民自发地聚集在一起,不停地向经过的列车挥手。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火车离自己家这么近。而现场与他们一样激动的,还有兰渝铁路的建设者们。

当天,在首趟兰渝铁路客运列车上,还载着部分兰渝铁路的工程师和一线建设者。坐着火车疾驰在自己修建的铁路线上,他们比任何人都激动。

记者在现场看到,随着列车的前进,每一位建设者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与满足。中国中铁隧道集团木寨岭隧道项目部一工区总工程师陈强打趣道:“在兰渝铁路修建过程中学到的知识,等于读了一个博士。现在,我也该博士毕业了。”

细致服务 乘客为列车员点赞

下午1时36分,伴随着阵阵鼓声,列车停靠在了陇南车站。由于陇南是兰渝线上的大站,客流量较大,列车员王瑶早早就清扫了车厢内的垃圾,等在了列车门口。看着站姿笔直的王瑶,一位乘客向她竖起了大拇指。

同样,作为本次班列的列车长,蒋宜涛已经是铁路线上的“老兵”。但即便如此,也难掩初跑兰渝线的紧张心情。

“大家对兰渝线充满了期待,我们就不能让大家失望。”蒋宜涛坦言,兰渝线的所有服务标准都是根据高铁服务标准制定的,为了兰渝线的开跑,他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培训、应急演练……所有的付出,都只为了让兰渝线锦上添花。

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 刘琼

这条铁路,把家乡的距离拉近了

以铁路为纽带,更多的甘肃人、四川人、重庆人,将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兰渝铁路最新开行列车(兰渝铁路全线开通运营)(3)

陇南号准备发车。兰州晨报首席记者 裴强 摄

6年前的9月,20岁的杨振山独自乘坐K858的硬座,晃荡23个小时来到成都;6年后的9月,还是乘坐火车,同样的距离因兰渝铁路的开通,缩短到8个小时。

对于在成都求学的兰州小伙何磊来说,持续近一年的异地恋变得不再遥远……

兰州与成都,1039.7公里,20多个小时。奔波、乡愁、异地恋……多年来,无数故事在路上上演。

随着兰渝铁路的开通,故事,将翻开新的一页。更多的甘肃人、四川人、重庆人将以铁路为纽带,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成都求学的兰州小伙:

兰渝铁路开通,我和女友的异地恋不再遥远

盼了3年多,终于,回家的路近了,和女友的异地恋也不再遥远。

23岁的何磊是兰州人,3年前,他来到成都上大学。开学第一天,何磊和父母坐了20多个小时的硬座,从兰州来到成都。“寒暑假票比较紧张,买不到卧铺,硬生生坐了20多个小时。”这是何磊第一次感受到“求学路漫漫”。

每次寒暑假,何磊乘坐K858、K856往返。“沿路都是山洞,一过绵阳手机就没信号了,有时有同学同行还比较好打发时间,如果一个人就特别难熬。”何磊说。

坎坷的求学路上,也有不期而遇的幸运。2016年8月,在从兰州回成都的火车上,何磊遇到了现在的女朋友顾玥。“当时她高考完和朋友去成都旅游,我在候车室就注意到她,没想到,我们还是同一个车厢,对着的铺位。”

何磊主动搭话,两人聊了起来,互加了微信。慢慢地,两人熟悉起来,并成为了男女朋友。然而,由于顾玥在兰州上大学,何磊在成都,距离,让两人备受煎熬。

今年清明小长假,两人在一起后的第一个假期,何磊想要回兰州见顾玥一面,“她也不忍心我坐这么久的车,于是,我们选在西安见面。”在一起两天后,两人又要各自回学校,“特别的舍不得,感觉见一面太不容易了,在火车上浪费的时间太长。”对于两人来说,每次见面后,在火车站分别的那一刻是最痛苦的。

因为异地恋,何磊更加迫切地盼望兰渝铁路早日通车。这个愿望,终于在9月29日实现了。“以后,早上出发,下午我就可以看到她了。”在何磊看来,兰渝铁路的开通,将结束他漫长枯燥的求学路,也让他的异地恋不再遥远。

此前,因为想离女朋友近一点,何磊决定毕业后回老家工作。“其实,我和女朋友都蛮喜欢成都的,之后如果有机会,我们两个也可以再来成都找工作,兰渝铁路开通后,成都到兰州,距离已不是问题。”

兰州“90后”杨振山:

在成都找到属于自己生命的节奏

6年时间里,兰州小伙杨振山在成都经历求学、恋爱、结婚,收获了事业和爱情,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节奏。兰渝铁路的开通,成都和家乡的距离更近了,他将带领着自己的小家庭,继续在成都这座“来了就跑不掉”的城市,体味生活的乐趣,寻求事业的突破。

2011年9月初,20岁的兰州小伙杨振山,独自踏上前往成都求学的旅途。“我记得很清楚,是坐K858去的,硬座。”火车晃晃荡荡了近23个小时,终于到达火车北站。

初来成都的杨振山,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只是每到寒暑假回家时,都不得不经历一段稍显煎熬的旅途。上大学的头两年没什么钱,每次往返都要坐20多个小时的硬座;毕业工作后,有时会开车回家,但是11个小时的路程,依然让人身心俱疲。

杨振山一直关注兰渝铁路的相关消息,得知终于要在9月29日通车,他兴奋不已。“兰渝铁路开通后,我一定会带着家人搭火车回家。”杨振山满心期待着。

踏上成都这片土地的一刹那,杨振山就知道自己再也离不开了。“虽然有点俗套,但成都真的是一座来了就跑不掉的城市。”

因此,大学毕业后,杨振山选择留校任教。与他相识15年,在杭州读大学的女友,毕业后也选择来到成都,与他组建小家庭。

对于未来,杨振山说,他希望在成都找到事业的新突破,同时和自己的家人一起,享受轻松、安逸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