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题目可能觉得有点奇怪,莫非是写错了?没有错,就是《祝英台挂帅》。《祝英台挂帅》是汉中市人民汉剧院创作的一出汉剧。

越调豫剧穆桂英挂帅(听过穆桂英挂帅)(1)

据该剧作者陈显远介绍,创作这出剧的想法来自1953年各地盛演《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时候,当时常听到观众说结局太悲惨,若有一个团圆的结局就好了。这算是埋下了创作的火种。当时还有个刘姓老人说家里有一本古书,上面记载的梁祝故事与舞台上的故事有很大不同:梁山伯后来挂帅,和祝英台结了婚。即便既有动机,又有些许资源,但始终没有创作相关的剧目。

越调豫剧穆桂英挂帅(听过穆桂英挂帅)(2)

京剧秦香莲

时隔六年,上海庐剧团创作了《秦香莲审夫》,秦香莲都能审问陈世美,那梁祝故事有另一个结尾也不算骇人听闻。剧院就马上开始改编梁祝的故事了。改变开始是想要按照刘姓老人那本古书为基础的,那本书是评话形式的《柳荫记》,故事的大意是梁山伯死后被吕洞宾救活,并收为徒弟;祝英台被骊山老母救活,收为徒弟,两人都学成武艺。之后梁山伯替皇帝挂帅征番,路上又遇到祝英台在替一家员外驱逐抢女的草寇,本来的梁祝悲剧变成了大团圆结局。

越调豫剧穆桂英挂帅(听过穆桂英挂帅)(3)

越剧《梁祝》

当时按照反抗封建阶级的谜底将梁山伯替皇帝出征、祝英台替地主救女儿等剔除,最终形成了《祝英台挂帅》的基本情节:东晋时,上虞祝英台到杭州读书,与同学梁山伯相爱,默许终身,及回家,知道其父将她许配给当朝太傅马荣授之子马文才,祝英台抗不从命。马家为绝英台之望,捕囚梁山伯。后来英台被逼逃走,中途认大将程全为义父,程教以武艺,赐兵往围京都建康,晋明帝 被迫无奈,只得释放梁山伯和押送马荣授诣所营谢罪。祝英 台斩了马荣授,由程全主婚让梁祝美满团圆。

越调豫剧穆桂英挂帅(听过穆桂英挂帅)(4)

当时宣传《祝英台挂帅》时说是“在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鼓舞下,推翻历史铁案”的作品,但这个作品一出现就马上引起热议,众多人都在讨论当时(东晋)是否存在为传统梁祝故事翻案的历史条件,其中众多的分析者都认为《祝英台挂帅》的改编是为改编而改编,也有人认为改编改得好。这股翻案风是在郭沫若提出“替曹操翻案”之后掀起的一股热潮,当时公认的规则有两条,一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二是有案可翻。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上文提到的《秦香莲审夫》。

越调豫剧穆桂英挂帅(听过穆桂英挂帅)(5)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我国的四大民间故事之一,最终的结尾梁祝化蝶,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对于《梁祝》的改编破坏了这种浪漫感,可以说这是一次失败的改编,到今天无人知道这个人也就不奇怪了。

越调豫剧穆桂英挂帅(听过穆桂英挂帅)(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