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还“厄"(会)快煮】

 往往加餐、办宴席,从食品的洗净、切细到烧炒、煎煮要花好长时间,而众人围吃却如风卷残云,不需多长时间就杯盘狼藉。此语用来形容做一件事花不少时间,而享受成果的时间却极短。

 【吃没,打拷有】

 此言原指在旧社会里那些地位低下的奴婢所遭受的痛苦生活,即得不到吃的,反而还要受到毒打。有些地方也称作“吃没,凌迟有”。现此言用来形容非人的待遇。

 【捡绸布补破衣】

 绸布乃高级衣料,用高级衣料来补破旧的衣服,完全是不得配的。此言指两者质地不同,相差甚远,是无法匹配的,如果硬是搭配在一起,难免要贻笑大方。

 【几鼎齐沸】

 莆仙人称锅为鼎,几鼎齐沸即几只锅里的汤都同时烧沸腾起来。此言意为同时遇到几件急事,真不知要先办哪件事才好。 

 【 劈角眼柴】

   有纹理的柴容易劈开,若遇到纹理为角眼的柴就难劈了。此言中的“角眼柴”是指某单位里喜欢刁难他人,制造麻烦而不好对付的人。所以此言意思就是要对这号专门捣乱生事的人开刀。

莆仙方言词(莆仙俗语大课堂)(1)

 【给做得有米有绿豆,有“罩”(豆腐)有豆渣】

 夸奖某人事情做得十分圆满,且收获丰厚。

 【新粪池好拉屎】

 粪池即厕所,由于新盖的厕所要比旧厕所整洁、卫生,所以大多数人都喜欢到新厕所大小便。此言用来比喻一些人特别爱好新鲜和初次对某物上瘾的感觉。

 【一做节就遇上“乞吃”!(乞丐)】

 在农村逢年过节,刚摆上酒席,就有乞丐上来讨食。此言形容某人实在倒霉或晦气得很。

 【厝边隔壁】

 莆田人称房子为厝,此语即左邻右舍,用来比喻十分相近。

 【酱虾咬“对枯”(对半),俭俭留“讨补”(娶亲)】

 “酱虾”是一种生长在海里的小虾,莆仙人通常把这种虾与酱一起煮,作为一道配饭的菜。因为这种小虾形体极小,是无法咬对半吃的,所以此语是用来讽刺某人过分节俭。

   【“目滓”(眼泪)拌饭吃】

 眼泪落在饭碗里,拌着饭一起吃到嘴里。此语比喻某人整日愁苦流泪,过的是穷日子。

 【走三个板砖】

 板砖是铺在室内的,此言指某人很少出门,其活动场地仅局限在室内,用来比喻不远出,见识少的人。

 【“粪赐”(垃圾)扫】

 垃圾指废品、无用的东西,通常用扫帚来打扫清除。此言形容某人把像垃圾这样的无用之物或无用之人全部采纳、吸收进来。

 【火钳短短“厄桥″(胜过)手】

 火钳是用来夹柴禾进灶烧火的,如果用手来送柴禾进灶,容易被火灼伤,所以即使火钳再短,也胜过用手取柴烧火。此言用来形容某物虽有不足之处,但总有它的长处和作用。

 【“伯叔婶”(妯娌)有一世,无两世】

莆仙方言“伯叔婶”即妯娌,妯娌之间最容易发生摩擦口角,故此语是劝妯娌要和睦相处。

 【“捐"(装)大人体】

 “捐”是装模作样的意思。此语指某人故意在一些人面前装作大人的模样,视旁人为不懂事的小字辈,或大声喝叱,或加以训导。

 【无钱目圆圆】

 凡事都需要钱,没有钱就办不成大事,只好干瞪眼晴。此语比喻人在缺钱时的一种窘态。

 【便钱快使】

 有便的钱通常指不费力气得来的钱,这种钱往往花得快。

 【年年十八岁,日日三十暝】

 姑娘十八(岁)一朵花,但再美的姑娘随着年龄的増长也是会衰老的:“三十暝"即大年三十晚上,是全家团圆的日子。此言讽喻某些人固步自封,总是认为自己青春不老,时光美好,岂不知时光会如流水,一去不复返。

 【尾儿尾金珠,一醒一醒摸】

   尾儿即最小的儿子(或女儿),做父母的总是最疼爱最小的儿子,视作掌上明珠,只要一睡醒就去抚摸。

 【手甲面是肉,手甲底也是肉】

 手甲即指甲,手指面是手背,手甲底是手心,两者都是肉,用来比喻每一个儿女都是父母的亲骨肉,都要一视同仁。

 【 孙啊孙,隔一墩】

 墩是土墩,隔一墩即隔一个层次,此言是说孙子与儿子之间,毕竟还隔了一代。

 【老人变孩子】

 此言指有的人到老时,性格与脾气会变成小孩子样,如爱吃零食,爱嬉戏玩耍等。(陈金狮)

责任编辑:王 敏 沈 琳 陈恒山

值班主任:林双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