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引述的特斯拉内部邮件可知,特斯拉在2012年量产Model S的时候,就已经知道电池冷却装置的问题,可能会引起短路或者火灾。当时,特斯拉委托三家公司调查冷却装置,结果都显示冷却系统相关的配件有问题。

漠视安全将会(漠视安全不负责任)(1)

特斯拉知晓这个结果,仍在这期间正常交付Model S。去年上海Model S自燃事件后,特斯拉对一些老车型推送了一个版本号为2019.16.1的固件,令不少车辆续航下降,特斯拉声称这是一项保护电池组的措施,但车主认为这是未达到安全标准,OTA只是为了逃避冷却液泄漏责任。

目前美国国家公路安全交通管理局正在调查Model S以确定特斯拉是否发布了OTA更新,以掩盖诉讼所称的安全问题。对此,特斯拉方面没有进行回应。

当然,如果客观的看待此事,那么肯定是特斯拉的过错。特斯拉的品牌将会受到严重的损害,同时也损害了全球的消费者信任,这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对车主安全的漠视。

漠视安全将会(漠视安全不负责任)(2)

【1】早知起火隐患,执意上市的两种解读

不过,我也相信目前舆论有两种不同的解读。一种解读就是把明知道有安全隐患的汽车上市,是对车主的不负责任。而且,连特斯拉都这样做,不排除那些技术还不如特斯拉的厂商,在明知有安全隐患,或者干脆不知道安全隐患的汽车,也先行上市,毕竟对于造车新势力公司来说,没有什么比车型上市更能够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从而获得更高的估值和换来更多的融资。

而另一种解读,则是特斯拉如果在2012年不上市Model S,那么现在我们或许就见不到特斯拉了。因为我们也知道,特斯拉是一直亏损的公司。2012年也是特斯拉的关键一年,全新的Model S其实起到了这个公司能否活下来的关键作用。特斯拉明明知道有自燃的风险,还是要执意上市,也是一种无奈的结果。而现在,特斯拉已经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公司,超过丰田,大众。如今特斯拉的汽车继续领跑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如今发展逐渐变好的特斯拉,回过头来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否也是合理的呢?

漠视安全将会(漠视安全不负责任)(3)

【2】目前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依然是小白鼠?

造车新势力公司,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的发展起来,使用了很多不同于传统汽车的研发,生产方式。对于传统汽车厂商来说,一款车的可靠性,耐用性,往往要经过上百万公里的道路试验,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高原,高寒,高温的三高测试。然后还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实验室试验,才能最终上市。而现在有不少造车新势力公司,没有经过长时间的实地检测,快速上马,就容易留下安全隐患。

而且现阶段,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主要还是政府引导的消费,是在一线城市限购限行。新能源汽车补贴。等很多条件下“逼”着消费者去买的,所以很难说是现在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是心甘情愿的。目前,在充电基础设施还不完善,里程焦虑依然存在的前提下,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依然是小白鼠。

漠视安全将会(漠视安全不负责任)(4)

【3】造车新势力公司会在2020年完成一轮洗牌

早在2019年4月,车和家创始人李想曾公开表示,造车新势力的融资窗口期剩余时间不会超过一年,在一年内会有大批企业淘汰出局,90%的投资人都会损失惨重。如今刚好1年,2020年,大面积欠薪、欠款背后,造车新势力公司大面积的资金枯竭。

6 月 29 日央视财经报道,拜腾烧光 84 亿造不出量产车,拜腾汽车陷入经营危机,拖欠员工薪资 4 个月之久。另一家造车新势力公司赛麟汽车由于受到此前公司法务的实名举报影响,经营每况愈下。账上的资金实际已无以为继。

截至目前,全国有近 40 家造车新势力,有销量数据的仅有 8 家。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月度数据显示,今年 5 月,只有蔚来、理想、小鹏等 8 家造车新势力有新车卖出。在疫情的影响,车市下行的情况下,2020年之后,造车新势力公司会完成新一轮的洗牌。

漠视安全将会(漠视安全不负责任)(5)

综上所述,目前纯电动汽车依然在发展阶段,还不是很成熟,就连特斯拉这样的厂商也是知错犯错,更何那些还不如特斯拉的公司。因此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如果是追求新鲜感或者是以大玩具的心态,纯电动汽车会给你不一样的用车体验,如果是家里唯一的一辆汽车的话,那么还是要谨慎选择,即使它是特斯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