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学堂民宿(听见传统)(1)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孔学堂民宿(听见传统)(2)

清代诗人高鼎在《村居》里这样描写村野田间的浪漫之美,全诗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写人,前半部分基本上是写的静态,后半部分则添加了一个动态。物态人事互相映衬,动态静态彼此补充,使全诗在村居所见的美景下,完美和谐地得到了统一。

孔学堂民宿(听见传统)(3)

诗的后两句,由景而及人,诗人饶有情致地写了一个群孩童放风筝的场面。天气实在太好了,连平时爱在外贪玩的小学生们也一反常态,放学后早早的回到家,赶紧放起风筝来。

当诗词被谱上曲调,犹如插上了翅膀,一场聆听盛宴便悄然开启。莫西子诗、妞妞合唱团给我们带来的《村居》将古代的经典诗歌和新时代的彝族民谣完美交融在一起,孩子们天籁般纯净的歌声与甜美的笑容令听者为之动容。

妞妞合唱团,来自四川大凉山深处的大槽乡,他们是由当地的留守儿童组成。多年前,返乡任教的彝族青年吉布小龙偶然间发现,平时羞涩怯生的孩子们对音乐十分好奇且喜爱。于是,他与另外一位老师阿吾优发商量后成立了妞妞合唱团,希望用音乐帮助孩子们打开内心。

孔学堂民宿(听见传统)(4)

几年的时间,妞妞合唱团从最初的4人发展到如今的40多人。教室里、草地上,到处都是她们歌唱的舞台。《村居》这首来自大山的歌声,传递着明亮、阳光、通透的光芒,他们的歌声“带着生命的原始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跨越语言与地域的限制,直击人们的心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