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德军总参谋部要求莱茵金属公司开发新的履带式两栖车辆,设想这种新的履带车可牵引一台能浮渡的专用挂车,可运载货物甚至车辆,载重要能达到18吨。这听起来不像是车,而是拖轮。不仅如此,登陆后履带车还要能将拖车拖至安全的卸货地点。

莱茵金属公司着手研制,设计出这辆“施勒佩尔”两栖运输车(LWS)。基本上它就是一艘带履带的拖轮,身躯庞大面貌丑陋,然而,也是一部性能杰出的机器。车体两侧平底,方便容纳安装履带,每侧四对行走轮,板簧式悬挂。LWS的车体以船艏形状而闻名,上有容纳3名驾驶员和20名乘员的舱室,顶棚上漏斗状物体是发动机进气管。车体后方(说艉部也可以)装有两具大尺寸螺旋桨,为配合LWS的海船风格,德国的设计师贴心的开设了舷窗。

二战德国大型装甲车图鉴(二战兵器全集德国)(1)

虽说这家伙怎么看都像艘船,但在陆地上行进主要依靠的是前方一对后部两对的车轮。车体后方装有折叠跳板。典型搭载方案包括一辆SdKfz 9型18吨半履带式车(车上乘员可随车)。

样车测试在有条不紊的气氛中展开,然而“海狮行动”改变了这种不慌不忙。入侵英国的前景需要LWS,但它只能在内陆相对平静的水域使用。即使如此LWS也可以临时救急,但该项目始终处于试验阶段,到1941年项目彻底终止。

LWS的一大缺陷是没有装甲防护,参与作战行动没有装甲是不行的,挂上拖车后整车行动也大为迟缓,这迫使德国人改进设计方案。全车布局仍然保留,但换装四号坦克的履带和悬挂,减轻车体重量,加装装甲。新车名为PzF,搭载一个大型浮箱,这次又成了一艘渡轮。1942年对样车进行了两次试验后项目终止。1945年战争结束后英国人将缴获的LWS运回国内进行了详细的技术评估。

二战德国大型装甲车图鉴(二战兵器全集德国)(2)

参数

乘员:3 20

重量:13吨

动力:一台迈巴赫HL120TRM型V12发动机,功率197.6千瓦(265马力)

尺度:长8.60米,宽16米,高3.13米

性能:最大公路时速40公里,水上最高时速12.5公里,最大公路行驶距离240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