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凤英第一次去梁天家吃饭,

与她相谈甚欢的是梁天的母亲谌容,

以及梁天的妹妹梁欢。

梁天演父亲在上海女儿来被误会(父亲和大哥接连去世)(1)

那是1988年,

她和梁天一起出演了电影《顽主》。

随后俩人自由恋爱,处了几个月。

再后来,梁天就把姑娘带回了家。

孙凤英是第一次恋爱。

此时29岁的梁天,不但离过一次婚,

还有一个3岁女儿梁小凉。

离过婚倒也不叫事。

孙凤英此刻最担心的,

是梁天身上散发出来的那股混子德性。

梁天演父亲在上海女儿来被误会(父亲和大哥接连去世)(2)

她可是中央戏剧学院科班出身,

毕业后又分配进入了全国总工会文工团。

梁天呢,出身倒是不错,

可连他都承认,自己是家里混得最差的那个。

每当说起这事儿,梁天还直言不讳:

“我就是梁家最没出息的那个。”

父亲梁达,曾经《人民日报》的副主编;

母亲谌容,著名作家;

哥哥梁左,北大才子、喜剧才子;

就连最小的妹妹梁欢,当年也考上了北大。

梁天演父亲在上海女儿来被误会(父亲和大哥接连去世)(3)

一家五口,四个都是“摇笔杆子”的。

只有梁天坦言,他是家里最懒得动脑子的那位。

懒归懒,但是梁天懒得有技巧、有特色。

他不是那种什么都不做彻底躺平式的懒。

因为那样的话,容易立刻暴露目标,

进而被其他人群起而攻之。

梁天的懒法,是看着大家都忙的时候,

自己也假模假式地跟着一起忙。

只不过别人是在真的做事,

他则是挑了一件最容易做的在磨洋工。

梁天演父亲在上海女儿来被误会(父亲和大哥接连去世)(4)

用梁天自己的话形容,

这样既不会累到自己,也不会被人发现在偷懒。

从小时候在家里,再到后来遇到孙凤英,再到拍戏和开餐馆,

梁天基本上都是靠这个法子走过来的。

少年时代,每天家里的吃饭洗涮再到其他家务,都由梁天包了。

家里的其他四位,基本上都在各自的书房忙碌。

看起来梁天也很忙,可他自己很清楚,

做家务和做学问比起来,那就是大大的偷懒了。

懒得动脑筋懒得学习的后果就是,梁左和梁欢后来都考上了北大,

17岁的梁天,只能到坦克部队当炮兵。

就这个炮兵的位置,后来还因为考试不合格,也被刷下来了。

梁天演父亲在上海女儿来被误会(父亲和大哥接连去世)(5)

最后,直接被轰进了炊事班。

当然,这也可能是梁天的有意为之。

毕竟,炮手和伙夫比起来,后者不用怎么出力。

再后来从宣传队到作协的外联部,

梁天基本上干的都是端茶倒水扫地的活儿。

据说有一段时间他也想“奋进”,

像大哥一样拼命地写稿又投稿,

可最后的结果都是稿子悉数被退回。

于是乎,梁天索性不再折腾,再次回归自己的舒适区。

梁天演父亲在上海女儿来被误会(父亲和大哥接连去世)(6)

梁天的第一任妻子,因为年代久远没什么信息,

外界连名字叫什么都不知道。

有传言说,第一任妻子是后来成为导演的叶京给介绍的。

只是生下女儿梁小凉后,两人却以离婚收场。

不知道第一段婚姻中,

梁天的懒,是否起到了什么破坏性作用?

27岁,他这个和全家比起来“什么都不是”的人,

才以非专业演员的身份,在陈佩斯的喜剧电影《二子开店》里,

扮演了一个胡同青年麻杆。

梁天演父亲在上海女儿来被误会(父亲和大哥接连去世)(7)

角色如梁天其人,形象不但瘦小羸弱,

个性上也是极其的随遇而安。

多年后梁天说过,就连当初这个配角,

也是在母亲的帮助下,他才得到的。

眼瞧着快30岁了,但在心态上,

梁天并没有所谓的“三十而立”的焦急。

家里有其他人冲在前面,他们忙前忙后地张罗,

自己本就缺乏行动力,吃现成的多好。

“天塌下来,有能干的梁左们顶着。”

梁天演父亲在上海女儿来被误会(父亲和大哥接连去世)(8)

这是梁天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母亲经常用各种文绉绉的词汇批评他。

每次梁天也跟着点头哈腰,态度看起来很诚恳。

可哪说哪了,转过身来,他丝毫没有想过改变。

哪怕后来在《顽主》的剧组里遇到了孙凤英,

梁天还是这副德行。

梁天演父亲在上海女儿来被误会(父亲和大哥接连去世)(9)

就他这种状态,当初是怎么把孙凤英勾追到手的,

估计连他自己都忘记了——因为懒得去想啊。

只是那时候他眼看要30岁了,离过婚还有一个孩子,

家里在他的终身大事上实在催得急。

梁天没辙,只能赶紧把孙凤英带回了家。

好在孙凤英对梁天的家人很满意。

第一次去家里吃饭,就和未来的婆婆和小姑子聊得来。

眼看饭桌上三个女人眉开眼笑,旁边的梁天更高兴。

梁天演父亲在上海女儿来被误会(父亲和大哥接连去世)(10)

因为看这样子,接下来的事由她们操持就行了。

见过了家长,母亲想让孙凤英赶紧过门儿。

结婚就得有新房子。

可那是八十年代,市面上基本还没有商品房出售。

城市户口的房子,要么是继承的祖产,要么就是单位分的房子。

梁天一个根本没单位的混子,分房子想都别想。

最后还是父母帮忙,给他弄了一套筒子楼里的房子。

只不过那房子过去是用来堆放杂物的,

都不知道多久没住过人了,不收拾一下根本没法住。

于是乎,在接下来装修婚房的事情上,

梁天在未婚妻面前,着实表演了一番什么叫磨洋工。

梁天演父亲在上海女儿来被误会(父亲和大哥接连去世)(11)

他很清楚,如果公开宣称让家里人和孙凤英去做,肯定糊弄不过去。

于是梁天先下手为强,说自己负责拾掇卫生间。

只有他清楚,在卫生间那个密闭的空间里,

自己算是挑了一块磨洋工的“好肥肉”。

未婚妻孙凤英,把厨房灶台弄好了。

母亲安好了各个窗户的窗帘。

梁左收拾了地板,梁欢去买了新家具。

就连他的父亲梁达,也专门写了副字,裱好了挂在客厅里。

其他人都把活儿做好了,

只有他还在卫生间,慢条斯理地贴着瓷砖。

梁天演父亲在上海女儿来被误会(父亲和大哥接连去世)(12)

等家里人看的时候,他甚至连半面墙都没贴好。

母亲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轰他去装马桶。

而后带着梁左和梁欢,三下五除二就把瓷砖贴了。

梁天刚把马桶装好,楼下邻居就来敲门了。

“你家卫生间咋回事?漏水!”

没办法,当着邻居的面,孙凤英又把新装的马桶刨开了。

这才发现,梁天装马桶,连下水道的口都没对准。

家里人全部黑了脸,最无语的肯定是孙凤英了。

就这样,梁天被逐出了装修队伍。

这下倒好,未婚妻在筒子楼里整天忙碌,

他心安理得的在家里看电视睡大觉。

梁天演父亲在上海女儿来被误会(父亲和大哥接连去世)(13)

对于梁天的表现,孙凤英也犯过嘀咕。

但有一天,梁天偷听到母亲安慰孙凤英:

男人嘛,现在懒,婚后就变勤快了。

所以按照母亲的说法,儿子的懒是暂时的。

可在梁天自己看来,

母亲不愧是作家,蒙人的方式是一套一套的。

以她老人家法眼如炬,怎么会不明白儿子这本性难移呢。

所以按照梁天的说法,

正是靠着母亲和妹妹的不断粉饰,

孙凤英被忽悠着嫁进了老梁家。

从此,她不幸沦为一个懒汉的老婆。

结婚后,父母那边是大家,梁天和孙凤英这边是小家。

梁天演父亲在上海女儿来被误会(父亲和大哥接连去世)(14)

以前在大家,好歹还有父母督促着,

梁天还不敢懒得这么肆无忌惮。

眼看着搬进了小家,在孙凤英面前,

梁天彻底暴露了本姓。

就因为这点懒,时常让孙凤英咬牙切齿。

她是有单位有工作的主,每天要去文工团。

可中午回来,梁天必定是还躺在床上跟周公作伴呢。

饭是肯定没做的,家里更不会收拾。

穿过的脏衣服,直接堆在沙发上。

要是坐沙发,就把衣服抱到床上。

等睡觉的时候,再把衣服抱回到沙发上。

梁天演父亲在上海女儿来被误会(父亲和大哥接连去世)(15)

每次孙凤英咬牙切齿地想发作,

梁天赶紧变脸:“我错了,我就是太懒。”

听起来确实有点摆烂,但总比和妻子对着干要好多了。

就这样,每次哄哄,孙凤英的气也就消了。

不但气消了,还得给这个懒汉收拾屋子做饭。

一旁的梁天就开始偷乐,

看来我还是继承了一点父母的语言天赋呢,

不用在家“舞刀弄枪”,就把她治得服服帖帖。

就这样,梁天享受着孙凤英每天的伺候,

快乐的度过了两个人的蜜月期。

等到妻子后来怀孕,梁天有些急了。

妻子怀孕,势必不能伺候自己,而他还得反过来伺候她。

想来想去,梁天就在妻子和家人之间玩了个花活儿。

他先是去“吓唬”父母:

“这可是梁家的孙子,我很懒,要是万一出点岔子……”

话没说完,母亲就急了,赶紧让他把儿媳接回了大家。

梁天演父亲在上海女儿来被误会(父亲和大哥接连去世)(16)

就这样,孙凤英养胎,家里人伺候。

另一边,梁天又一脸真诚的告诉妻子:

你看我本来就懒,现在要当爹了,本来想好好伺候你的。

可妈担心我办事不靠谱,非要我送你回去养胎,你看……

此话一说,当妻子自己很感动。

孙凤英告诉梁天:

“你有这个心就行了,头胎为了孩子,我还是搬过去住。”

就这样,在梁天的忽悠下,孙凤英在家里受到了很高的待遇。

梁天演父亲在上海女儿来被误会(父亲和大哥接连去世)(17)

婆婆负责一日三餐的饭菜。

小姑子负责定期接送她去医院检查。

梁天还是什么都不做。

每天大模大样的回去吃饭,然后再回去小家睡觉。

等到儿子梁晓天出生,可把一家人高兴坏了。

刚出了院,孙凤英又被接到了大家里。

全家继续伺候她坐月子。

那段时间,梁天依旧无所事事。

每次孙凤英吃喝不完的滋补饭菜,

全部进了梁天的肚子。

别的男人伺候老婆坐月子,个个都会瘦。

一个月下来,梁天却一天天的见胖了。

梁天演父亲在上海女儿来被误会(父亲和大哥接连去世)(18)

至于后来孩子成长,

梁天的母亲在经过慎重考虑后,

决定牺牲写作时间来带孙子。

她太了解儿子梁天是什么个性了,

可不想让自己的大孙子跟着受委屈。

就这样,儿子由爷爷奶奶看着。

梁天和孙凤英,又回归了原来的二人世界。

对梁天的懒,孙凤英经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在大事和原则性的问题上,做妻子的可从不含糊。

之前梁天拍戏,既是本色出演,又是随遇而安,

从来没想过混出过什么名堂。

可谁曾想这本色出演,还真就慢慢让他打拼出了名气。

尤其是当年出演《我爱我家》走红后,妻子孙凤英更是格外地兴奋。

梁天演父亲在上海女儿来被误会(父亲和大哥接连去世)(19)

用梁天的话形容,就像存折里的一笔钱,利息突然暴涨了一样。

丈夫红了,孙凤英自然就会对他严格要求。

尤其是抓大放小,玩起来非常顺手。

在家怎么都可以,但出门在外,

至少外表上绝不能表现出懒汉的本性。

就这样,后来连母亲都夸儿子有进步。

而夸得更多的,还是儿媳孙凤英管理有方。

这样一来,她想要管理丈夫的念头就更足了。

梁天反倒害怕了。

梁天演父亲在上海女儿来被误会(父亲和大哥接连去世)(20)

自己天生就懒,偶尔被妻子催着上套,那是没办法。

以后要是更进一步,那自己还活不活了。

于是关键时刻,梁天又想到了自己磨洋工的好法子。

有一天他告诉孙凤英:“我要开一家影视公司。”

很快,名为好来西的影视公司应运而生。

梁天是董事长,葛优是艺术总监,谢园是艺术总监。

艺术上的事,葛优和谢园在做,梁天负责统筹全局。

可本来他也没打算怎么着,因此公司开张,

买桌椅板凳办公用品的钱都凑不齐。

梁天演父亲在上海女儿来被误会(父亲和大哥接连去世)(21)

还是妻子孙凤英有才,她给丈夫出了一个损招。

梁天听后有点犹豫。

孙凤英有把握的告诉他,绝对没问题。

开业当天,公司门口放了一个硕大无比的箱子。

箱子里放的是各种采买发票。

梁天按照孙凤英的要求,美其名曰摸奖。

于是,在当天来贺的宾朋中,还真就有人摸到“大奖”了。

谁呀?早年和梁天一起扛过枪当过兵的冯小刚。

冯小刚摸到的,是公司老板桌的购买发票。

第二天,冯小刚十分肉疼的把三千块现金拍到了梁天手上。

公司开张了,葛优和谢园忙着接活儿。

梁天演父亲在上海女儿来被误会(父亲和大哥接连去世)(22)

梁天又在公司楼下开起了餐厅。

他的想法是,公司本来就有应酬,

与其去外面吃,不如肥水不流外人田。

餐厅倒是开起来了,但梁天也坦承,

自己根本没有妻子孙凤英那种搂钱的本事。

生意是挺红火,可只要是梁天管事,就没钱赚。

原来,前来消费的,有很多是梁天的朋友。

他就觉得,朋友来吃饭,那是给自己面子,怎么还好意思要钱。

往往是朋友们还在吃着喝着,他就跑出去先把单子给签了。

最多的一次,梁天一个月签单了五万多块。

梁天演父亲在上海女儿来被误会(父亲和大哥接连去世)(23)

妻子孙凤英就揶揄他:

“你这哪是开餐厅,分明是开了家慈善机构嘛。”

好在孙凤英不看重丈夫赚钱,更看重丈夫有没有做事。

她很清楚,按照丈夫的本姓,

过分的打击他,他很可能直接回家躺倒不干了。

孙凤英告诉梁天:

“赚不赚钱没事,只要你不整天躺在家里睡觉就行。”

也正是这一点,使得梁天对孙凤英越来越欣赏。

至于母亲,更是经常对梁天说:

“多亏我当年把凤英娶过了门。”

毫不客气的说,结婚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梁天这个家,

都是妻子孙凤英在帮他拿大主意,掌握着大方向。

一直到2001年,梁天似乎才真正长大了。

梁天演父亲在上海女儿来被误会(父亲和大哥接连去世)(24)

那一年在一个月时间里,父亲和大哥先后离世。

担心婆婆承受不了这样的悲痛,

孙凤英让梁欢带着婆婆去大连休养。

而后她郑重其事的跟梁天说了这样一番话。

以前你没正形,是因为有父母大哥他们扛着。

现在父亲和大哥都走了,家里就该你撑起来了。

不管怎么样,这种关键时刻男人就该有担当。

这是你逃不了的。

梁天演父亲在上海女儿来被误会(父亲和大哥接连去世)(25)

就这样,梁天接手了父亲和大哥的丧事。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梁天说他做的事情,

比自己这些年加起来的事情还要多。

自己忙,妻子也一直陪在身边,

直到他把两位至亲的后事全部处理妥帖。

父亲和大哥离去,梁天清楚,自己的好日子到头了。

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他成了这个大家庭的顶梁柱。

影视公司开着,餐厅也开着。

只不过相比于过去的糊弄事,

此后的梁天,也开始到处接拍作品。

餐厅开着开着,也开出了几家分店。

相比于过去动不动就给朋友签单,

这之后的梁天,也分得清楚轻重了。

梁天演父亲在上海女儿来被误会(父亲和大哥接连去世)(26)

用梁天自己的话形容,就这么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在不惑之年,也终于渐渐成熟了。

妻子孙凤英在家照顾和陪伴着婆婆。

梁天在外打拼赚钱。

此外,梁天还承担了哥哥梁左生前的债务。

自己这边终于学会了承担。

但是另一边,多年来梁天却觉得有愧于大女儿。

自从和前妻离婚,在很长一段时间,

梁天连自己的事情都没掰扯清楚,更不要说去顾及女儿了。

随着女儿渐渐长大,父女俩的关系形同陌路。

这期间,还是妻子孙凤英,

不断催促梁天,让他去缓和关系。

梁天不懂得怎么做,孙凤英就给他出谋划策。

每次都是自己挑选礼物,而后再由丈夫送过去。

要不说还是孙凤英厉害,

在她的缓慢攻势下,女儿和梁天的关系渐渐缓和。

高考那年,女儿原本想学美术,但后来却被调到其他专业。

梁天还是散漫的个性,他觉得学什么不是学呢。

孙凤英急了,给丈夫下了最后通牒:

“就是拼命,也得让女儿学美术。”

梁天演父亲在上海女儿来被误会(父亲和大哥接连去世)(27)

梁天赶紧带着礼物,去招生办查问情况。

他在办公室外蹲了好几个小时,差一点要给领导磕头。

正是经过这件事,父女俩的关系彻底变好。

而这背后,孙凤英这个继母功不可没。

儿女们大了,梁天和孙凤英老了。

梁天演父亲在上海女儿来被误会(父亲和大哥接连去世)(28)

至于母亲谌容,那就更老了。

这些年来,孙凤英对婆婆的照顾无微不至。

如今,谌容已经86岁。

已过花甲之年的梁天,还能有母亲陪伴,

这就是今生最大的幸事。

梁天演父亲在上海女儿来被误会(父亲和大哥接连去世)(29)

而梁天这一生中另一大幸事,

自然是娶了孙凤英这样一位贤妻。

正是孙凤英的操持,

梁天这个懒汉,日子也才能“混”得有滋有味。

梁天演父亲在上海女儿来被误会(父亲和大哥接连去世)(30)

文|711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