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网上看到一个外地网民豁胖,说花巨资买了静安区彭浦新村的房子,结果遭到一个估计是老静安的网民的无情嘲笑,说你那是闸北的彭浦新村,老静安人不认!看来官面上两区是并了,但人心并没有并,没有个起码一代人的沉淀,要想完全融合很难!

这也难怪,闸北区原先的居民构成主要是苏北地区为主,虽人数众多,但上海的主流文化是以浙北宁波地区及苏南苏州地区为主体,苏北文化以前是不被上海认可的。当然现在不同了,但老一辈上海人骨子里的东西也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反观黄浦、南市、卢湾的合并就比较顺畅,可能是三地的居民在文化价值观上比较一致吧。

闸北并入静安是哪一年(闸北并入静安谁吃亏)(1)

要说两区合并谁得益?谁吃亏?我看要分二个层面说:民间的和官面的。

民间的是老静安吃亏了!老静安以前是上只角,闸北是下只角,合并后拉低了老静安的档次,抬高了老闸北的档次。据统计,合并前闸北的平均房价是不到5万元/平米,合并后达成8万元/平米。大宁金茂府更是以13万元/平米的房价比肩内环豪宅。老闸北的人一下子得到很多财富。老静安的居民心里有气可以理解。

闸北并入静安是哪一年(闸北并入静安谁吃亏)(2)

而官面上却是老静安得益了,不管怎么说,是静安吞并了闸北,闸北的土地资源,GDp都被静安笑纳!合并前老静安的GDp是732亿,闸北是573亿,这样一下子就达到1305亿,挤身上海前5名。面积老静安只有7.6平方公里,而闸北区有29平方公里,得到了闸北的大量土地资源,新静安的发展后劲十足!将来夺取上海第二把交椅也是极有可能的。

静安没有闸北的加入,发展已无可能。闸北没有静安的助力,发展必然艰难。二者合并1十1大于2,或许是一步好旗。这也是市政府极力推动合并的原因。但老静安、老闸北人心的接纳需要时间。

闸北这个名字还是很有历史厚重感的,也是上海开埠的见证。如完全消失也很可惜,老一辈的闸北人也对之有感情,没有了闸北就像心里断了根!因此保留一些闸北的记号很有必要,比如闸北公园就不要改名了,给老闸北人留个念想吧!

闸北并入静安是哪一年(闸北并入静安谁吃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