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记忆中。爷爷总是拿着一本厚厚的书《金光大道》,有时是《艳阳天》,拿着一个小马扎儿,拄着拐杖,去百货商场旁边的林荫小道上和他那些老伙计们聊天儿,看书。每天拿着书去,每天带着书回,书就像他形影不离的老朋友一样。那时我知道,书是爷爷眼里的宝儿。

舅舅家住良乡,每年去他家的时候,三姐总是带我去逛书店。那里的书一排一排的,整整齐齐。大的小的,薄的厚的数不胜数。让人一看就感到浑身有无穷的力量。那时在我眼里书就是力量。

阅书阅己阅世界(因书而美阅见未来)(1)

工作中,每周一基本上都是我要到单位图书馆报到的日子,那里有我看过的名人传记,有我们的专业书刊和杂志。书店从过去的一排排书架,变成电动书架和电子书籍并存的今天,从书籍的拥挤摞放,到今天的阅读教室,从狭窄的空间到明亮温馨的绿萝和沙发,空间的改变让读者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阅读的智慧,教育的未来。

随着慢慢地长大,对书总是有一种无限向往的感觉,不论去哪个城市,都愿意到那里的书店逛一逛,甚至要买一本书留作纪念。虽然并没有什么约定,但是心里隐隐的总是要往书店里跑。也许,每一处书店都会因书而美,每一个地方也都会因书而不同。

阅书阅己阅世界(因书而美阅见未来)(2)

去年来到了西单的钟书阁,一下子被它的独特震撼,然后就想把北京的钟书阁都看一遍,到了海淀的钟书阁,被那纵高的楼梯旋转书架迷得神魂颠倒。

我问自己:中国有多少个钟书阁?当看到柜台前的明信片时,发现全国各地钟书阁真是书店众多,各具特色,各有不同,于是想,未来如果有机会能够走出去,到一个地方就要去看一个地方的书店。这个想法让我觉得很开心,很愉悦,很激动。

于是紧接着三联书店,模范书局,王府井书店,言几书店前门pageone等等都留下了我的身影。

带着这样的期许去看书,去读书,丰盈自己的生活。当读到周国平的《年龄是一个谣言》中,有一篇“因书而美”的文章提到为顾晓光著的书序后,让我因书看到了世界。

周国平在序言中写道:“世上什么最美?我的回答是书。人因书而美,繁华街头、幽静公园、教堂和茅屋、空客和地铁,瞥见一个专注的阅读者,总是令人眼前一亮,分明看见他(她)沐浴在一种精神的光辉之中。

阅书阅己阅世界(因书而美阅见未来)(3)

我现在每天坚持看书,读书,写感受想法。

未来不论去你哪里,都要去各地图书馆、书店的念头始终萦绕脑海,变成了对现在的一种珍视,对未来的一种渴望和向往。

我愿做那个因书而美的读者。

阅书阅己阅世界(因书而美阅见未来)(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