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时代,“美”成了硬实力?

细数Z世代的种种特征,排在首位的几个关键词里一定离不开“颜值主义”。

你问我,这届年轻人有多“看脸”?

从素人到走红,一个微笑就掀起汹涌波涛。

为什么执着于颜值(年轻人为何对颜值)(1)

先看看国外的关于“颜值”的调查和古今中外的和外貌有关记载———

日本一家机构做了一项社会调查,让一些长相俊美的男女模特假扮成刚毕业的大学生,与普通人混在一起到各大公司应聘。结果,模特都被录取,真正的求职者却被淘汰了。情境对比最鲜明的是同样一个问题,模特回答“不知道”,会被称赞是足够坦诚,普通人则会吃白眼:“为什么你什么都不懂?”调查结论认为,在当下这个需要抢占注意力的时代,长相漂亮的人会获得他人更为积极的回应,在竞争上更具优势。

其实这已是一个人尽皆知的“老梗”了。网络上有一句流行语,“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要靠才华”,意指在当今这个以速度和消费为重的时代,一些人凭颜值即可开启辉煌的职业生涯,若在此基础上又能靠本事吃饭,不仅享有进化的优势,还能在道德上赢取更多的盛赞———“靠脸吃饭”是有数据支持的,美国一项研究显示,高颜值的人比普通人的平均收入要高出12%,比中等颜值的人要高7%。“老天赏饭”这话可不是乱说的。

王尔德曾毫不掩饰地表明自己是外貌协会成员,声称不懂得以外表判断一个人,是浅薄无知的表现,所以他是通过看脸选朋友,看智商选敌人。但是,根据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人们除了愿意与高颜值的人建立合作关系一这是人的天性,也喜欢有思想、有风度、有责任心、秉性善良的人。毕竟漂亮只是随机事件,后天因素才决定不同的个体能否成为更好的人。

为什么执着于颜值(年轻人为何对颜值)(2)

明朝时,嘉靖皇帝的妹妹永淳公主选驸马,美男子陈钊本为第一人选。不料有人上书,历数陈家的不是,指其无德,陈钊于是被剔除。美少年高中元上升为大热门,宫里的妃嫔、太监都看好他。然而,章圣太后在面见高中元后,亲自否决了他,挑了另一个候补人选谢诏。

谢诏年少即已谢顶,颜值与前两人没法比,永淳公主认为自己接连与两个英俊夫婿失之交臂,最后却嫁了一个颜值最低的,内心不平衡,婚后经常找碴儿拿谢诏出气。谢诏找了一个机会,以河南同乡的名义邀请高中元到驸马府上做客。席间,永淳公主躲在客厅的窗户后面偷窥,见高中元空有一具好皮囊,内涵不足,在气度从容的谢诏面前,活像一个乡野村夫,内心郁积的苦闷顿时一扫而空,遂收心与谢诏好好过日子。

看来对于婚姻而言,颜值是吸引力,才华决定地位,人品才能决定是否长久!

而当今时代的年轻人,不仅爱“高颜值”,更加注重管理自己的容貌。

精致优雅的妆容早已不是女生们的传统艺能,爱美的男生们也流行起了“伪素颜”妆,走向变美之路。

修图,更成为了年轻人的“刚需”。

年轻人的手机里不仅有美颜相机,还有针对不同需求的修图软件——修脸的、拼图的、加图标滤镜的,各种功能安排得明明白白。

这届年轻人,为何对“颜值”如此着迷?

从社会学家与科学家们角度来讲,人类喜欢高颜值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儿。

心理学用“面孔吸引力”来衡量人们看到美丽事物之后所产生的愉悦感,并从进化论角度指出,高颜值长相往往使人联想到良好的基因与健康的体格。

丹尼尔·荷马仕的《颜值与劳动力市场》更是单刀直入,认为颜值和终生劳动力总收入呈较强的正相关性。

虽然感觉“扎心了”,但却又很现实。

在年轻人眼里,“颜值”背后实际上有着N层含义——姣好的容貌身材往往意味着自律,体面的包装展示着更高水平的生活,或者精致的用心……

对于外表的要求与选择,实际上更是对于自我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的展现。

发生这种改变,与当代人的社交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年轻人的主要交流方式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从地缘血缘转移到“趣缘”。

作为独生子女、互联网原住民,他们有了更高的消费能力。

这一代人所喜爱的文化与价值开始逐渐被更多人所接受,成为当代经济、文化的重要力量,影响着更多人。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颜值时代”,是整个社会合力的结果。

不管时代如何发展,我始终认为人第一眼看的是长相,第二眼是你的气质。一个人会因为长相令人惊艳,但会因为气质使人沦陷。也许就是我们常说的“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

得体的妆容衣着,加上自信的心态,这是提升颜值的第一要素;然后是发展自己的技能,在某一个自己爱好的领域,用实力说话,才女远比美女有价值。最后是你一生都要经营的气质,你给人的舒适度就是你的气质,它藏在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

所以我说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但绝不是认脸的时代,你的才华气质会让你原本的容貌更加出众。

我年少时也曾心有抱怨,为何爹妈没给我一张人见人爱的脸,但到了今天这个年纪,再想起当初的幼稚念头,便会为之一是笑。一个人接受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平常人生,就知道拥有普通人的颜值,是完全够学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