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成长中,有两种重要“干系人”,第一是家长、第二就是老师。两者也构成了教育学生的最主要的引导人。

虽然老师和家长的目标一致,不过有时候互相之间也可能产生鸿沟。或许很多人也能感受到,老师与家长之间因为对管理方式有不同意见而产生争执的情况也不少。

所以很多老师为了更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对学生做评价时用语也会斟酌。不过,如果家长想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还真不能只听字面的意思。

如何回应家长不想写评语(班主任评语里的)(1)

班主任评语中的“言外之意”,别理解反了,被批评还全然不觉

王老师在某初中已经工作了十来年,属于比较有经验的了。每个时期的学生和家长或许都有不同的特点,她也会随着这些变化而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

不过,还是听到她抱怨,有的同学和家长实在让自己有点不知怎么沟通。换作以前她可能会很直接地批评和纠正学生,不过说得太多可能引起家长质疑。

如何回应家长不想写评语(班主任评语里的)(2)

所以老师开家长会时对同学的评价变得更含蓄,有位女生经常在第一节课时吃东西,老师找完她却还是会继续犯。所以王老师对家长说:“你家孩子很懂养生,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让自己饿到”。

本以为家长会明白,回去能告知女生,想不到完全没有效果。其他老师听到以后表示,家长很可能把意思理解反了,被批评还不知道,应该说得更直接些。

如何回应家长不想写评语(班主任评语里的)(3)

但王老师作为班主任也说出了自己的顾虑,之前自己因为叫醒了上课睡觉的差生并批评了他,家长去校长那里投诉;她再不想因为不允许学生课上吃早饭被家长说成“影响学生”。

“你家学生挺勤奋的”,班主任评语可能“另有所指”,为了孩子家长需留意

其实这样的现象在很多老师的工作中会出现,说得太直接可能让家长不满。不过,如果家长忽视了评语中“另有所指”的意思,可能学生有问题却被忽视了。

如何回应家长不想写评语(班主任评语里的)(4)

“你家学生挺聪明的”,老师说出这句话往往是暗示学生有良好的天赋却比较贪玩,没把心思用在学习上,家长应该让其明白学习的价值,别耽误了前程。

“你家学生情商很高、口才好”,可能是老师在发现同学违反纪律时,孩子没有虚心接受批评而常能找到理由给自己开脱,家长需提醒学生改变态度。

如何回应家长不想写评语(班主任评语里的)(5)

“你家学生其实挺勤奋”,老师说孩子勤奋听上去是表扬,要是前面加上“其实”二字,多半是表示成绩不够理想,学习效率可能有问题。

“团结友爱、对异性同学很好”,这可能是老师在提醒家长,学生有早恋的倾向,最好多留意一下,毕竟这件事老师自己察觉到,未必能制止。

“有双巧手”,这可能是在说学生上课时总转笔或者摆弄其他小物品,精力不够集中,需要把心沉下来,不要总做这些事。

如何回应家长不想写评语(班主任评语里的)(6)

“太有号召力了”,学生不是班干部,老师却在评语中这样说的话,多半是这位同学总是私下跟其他学生合伙做些违反纪律的事,自己还是“领头的”。

总之,有时候老师的评语中,看似在“夸奖”的话,可能另有所指。聪明的家长需要学会听懂言外之意,不然学生本来有需要纠正的地方,反而可能耽误了。

如何回应家长不想写评语(班主任评语里的)(7)

家长与老师沟通时,既要尊重也需保持底线,并适应班主任的交流方式

每个老师在教导学生和与家长交流时,习惯都不一样。有些老师很直接,可能在批评学生时不太留情面;有的老师则非常委婉,想让家长自行领悟。

其实学校说到底是集体生活,我们绝大多数学生和家长不能觉得遇到哪种类型的班主任,所以需要做的是尽量去适应她们的管理方式。

如何回应家长不想写评语(班主任评语里的)(8)

家长与班主任沟通时,既需要学会尊重老师,也要明确自己的底线,在弄清楚事实和真正原因以后,再判断是学生个人问题还是老师没有了解清楚。

但不管怎样,我们需要学习适应班主任的交流方式,毕竟在校期间她们的态度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就读体验,处理好关系没有坏处。

今日话题:你听过老师哪些“另有所指”的评语呢?(可以在评论区分享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