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艾科普小课堂(团团小课堂72小时)(1)

防艾科普小课堂(团团小课堂72小时)(2)

12月1日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

根据世卫组织2020年11月30日官网消息

艾滋病毒已经夺取了全球近3300万人的生命

2019年底时

估计有3800万艾滋病毒感染者

目前尚没有药物或方法可以根治艾滋病

但通过早期诊断

及时规律用药治疗

可以最大限度的抑制艾滋病病毒复制

延缓病情进展

延长感染者寿命

我们每个人都对艾滋病有所了解

或许有不够了解

正因此才会有恐惧和歧视其实的存在

一名知乎答主分享了自己职业暴露的经历

职业暴露:职业暴露,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

防艾科普小课堂(团团小课堂72小时)(3)

防艾科普小课堂(团团小课堂72小时)(4)

防艾科普小课堂(团团小课堂72小时)(5)

防艾科普小课堂(团团小课堂72小时)(6)

防艾科普小课堂(团团小课堂72小时)(7)

防艾科普小课堂(团团小课堂72小时)(8)

防艾科普小课堂(团团小课堂72小时)(9)

防艾科普小课堂(团团小课堂72小时)(10)

防艾科普小课堂(团团小课堂72小时)(11)

防艾科普小课堂(团团小课堂72小时)(12)

防艾科普小课堂(团团小课堂72小时)(13)

防艾科普小课堂(团团小课堂72小时)(14)

防艾科普小课堂(团团小课堂72小时)(15)

防艾科普小课堂(团团小课堂72小时)(16)

防艾科普小课堂(团团小课堂72小时)(17)

防艾科普小课堂(团团小课堂72小时)(18)

防艾科普小课堂(团团小课堂72小时)(19)

防艾科普小课堂(团团小课堂72小时)(20)

防艾科普小课堂(团团小课堂72小时)(21)

防艾科普小课堂(团团小课堂72小时)(22)

防艾科普小课堂(团团小课堂72小时)(23)

防艾科普小课堂(团团小课堂72小时)(24)

防艾科普小课堂(团团小课堂72小时)(25)

漫画故事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难以想象

这位医生要是没有及时吃上阻断药

后果岂不是更不堪设想……

这个医生是不幸的

和死神擦肩而过

而他又是幸运的

能在紧要关头得到有效救治

但是

还有许许多多感染了HIV的人

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艾滋阻断药

就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期

任凭身体发展成了艾滋病

HIV侵入人体过程

HIV需要在体内发展一段时间

才会变成艾滋

所以在这之前

HIV感染者完全是可以进行自救的

怎么理解呢

我们先用一段简单的漫画

了解一下HIV侵入人体的过程:

防艾科普小课堂(团团小课堂72小时)(26)

防艾科普小课堂(团团小课堂72小时)(27)

防艾科普小课堂(团团小课堂72小时)(28)

防艾科普小课堂(团团小课堂72小时)(29)

防艾科普小课堂(团团小课堂72小时)(30)

防艾科普小课堂(团团小课堂72小时)(31)

防艾科普小课堂(团团小课堂72小时)(32)

防艾科普小课堂(团团小课堂72小时)(33)

防艾科普小课堂(团团小课堂72小时)(34)

防艾科普小课堂(团团小课堂72小时)(35)

防艾科普小课堂(团团小课堂72小时)(36)

每个人都应该了解

艾滋病是可以自救的

只要72小时内服用阻断药

在艾滋病的预防工作中

很多人抱有侥幸心理

即使知道这个药的存在

也选择不去吃

以为自己会没事

这一点很要命

很多艾滋病患者

都是在得病之后感慨

当时抱了侥幸心理

但凡有点注意也不至于感染

阻断药不是“后悔药”

艾滋病防治的难点在于无法治愈、控制困难。目前,全世界还没研制出彻底治愈艾滋病的药物,也没有预防的疫苗,在当前的医疗水平下,患者或感染者必须终身用药。因此,防艾宣传教育尤为重要,知晓HIV,了解HIV,才能最终战胜HIV!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艾滋病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

1.性传播

如果一个人和一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发生性行为而不使用安全套的话

他就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

2.血液传播

与艾滋病感染者共用注射器

输入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血液

甚至使用过的解剖刀、输血设备等

如果未经正确的消毒

都可能成为传播艾滋病病毒媒介

3.母婴传播

如果母亲是感染者

可能会通过怀孕、分娩

和哺乳将病毒传染给孩子。

不过,艾滋妈妈也可能生出健康宝宝

2000年,深圳率先启动了

预防艾滋病传播工作的试点

2012年到2016年期间

共帮助300多位HIV阳性母亲

生下健康宝宝

一般的接触,如共同进餐、握手等

都不会传染艾滋病

生活当中,

我们应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

防艾科普小课堂(团团小课堂72小时)(37)

图片来源于网络

怎样预防艾滋病?

1.安全性行为:

加强道德教育,禁止滥交

避免与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

及高危人群发生性接触

在所有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

2.不要共用针头:

如果需要诸如海洛因这样的麻醉剂

不要和别人共用针头

也不要使用已经被人使用过的针头

医护工作者遵循了一定的安全措施

就可以避免艾滋病在病人

和工作人员间、病人之间的传播

3.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暴露:

如美容、文身、扎耳朵眼、修脚等行为

这些均有血液暴露

如果必须进行上述操作行为

不要图价格低廉的操作室

或没有卫生合格证的机构

做这种高危操作行为

因为如果这些用具没有进行严格消毒

很容易造成HIV病毒感染

4.不共用生活用品:

避免共用牙刷、剃须刀等物品

女性月经期要注意卫生

5.注意外伤防护:

工作中如有外伤

体育运动外伤等引起的流血

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

在救护伤病员时

避免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

防艾科普小课堂(团团小课堂72小时)(38)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何开展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

“艾滋病防治中,宣传教育是最重要的手段,也是最经济、最有效的社会疫苗。”在第六届中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上,长期从事疾控事业的全国政协常委、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陈冯富珍表示,希望通过宣传教育促进青少年主动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树立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从而筑起防治艾滋病的坚固防线。

中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办公室主任张银俊分析称,青少年在十二三岁即进入青春期,性成熟的生理冲动与对性本身的无知等,为艾滋病病毒传播提供了便利。

“现代家庭基本回避对孩子的性教育,学校对学生开展生理卫生教育,基本也回避性教育,涉及性的问题基本是点到为止,这就导致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缺课,即性教育的缺课。”张银俊说。

“艾滋病通过性传播的特殊性,决定了预防必须通过性教育与人文教育来阻断。”在张银俊看来,我国局部地区和高危人群艾滋病疫情仍很严峻,艾滋病进校园、艾滋病感染人群低龄化,成为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巨大威胁。保护青少年免受艾滋病侵害,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权益,在未来不到10年内终结艾滋病流行,这无疑是一场硬仗。“通过在学校开展性教育与人文教育,在上游拧紧艾滋病传播的水龙头,让青少年远离艾滋病感染源,才能有效阻断艾滋病传播,终结艾滋病。”

性教育是贯穿孩子一生的教育。”92岁高龄的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青爱工程领导小组组长顾明远也认为,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行为习惯。“如果对青少年没有正确的引导,很可能会扭曲他们对生活、生命的态度,甚至可能导致自杀、堕胎、感染艾滋病等不良后果。”

“学校作为儿童与青少年学习和个人发展的重要场所,在性教育开展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作为我国在校开展性教育的先行者之一,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张玫玫表示,合格的性教育教师是性教育到位与否的关键之

“在性教育过程当中,不要以遮蔽的方式来对待,应该以科学的态度讲清楚、讲明白。”民进中央妇女儿童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佟新则认为,开展青少年性教育不仅要有专门的性教育教师,也要改变相关的教学方法,并在教育过程中重视青少年主体意识。“青少年非常渴望参与相关问题的讨论,而不是简单地教与学。”

教育系统要用好教育这项疫苗,引导青年学生远离艾滋病。”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刘培俊表示,将通过校内校外、网上网下、课内课外,以形式多样的方式加强健康教育,把艾滋病防治落实落细,重点提升青年学生的健康素养,确保孩子们对艾滋病防治教育的知识、意识、责任、技能,人人知、人人会。

第六届中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作座谈会宣布启动了“终结艾滋病性教育与人文教育普及活动”。中央电视总台主持人、青爱工程形象代言人康辉代表青爱工程宣读了《终结艾滋病性教育与人文教育普及活动宣言》。该活动计划利用五年时间,在全国范围普及宣传性教育与人文教育,让人人知晓艾滋病的危害,让人人远离艾滋病感染源。

教育,是最好的“疫苗”

多一份对艾滋病的认识

就会给艾滋病患者带来多一份的温暖

让我们行动起来

增加防艾知识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率先终结青少年艾滋病

向“零”艾滋迈进

防艾科普小课堂(团团小课堂72小时)(39)

玩出新花样!成立共青团团员大会竟然还可以这样玩?!

此刻,3名武汉人感动全中国!

来源:综合自中国教育报、中国新闻社、共青团中央、新华社等

防艾科普小课堂(团团小课堂72小时)(40)

防艾科普小课堂(团团小课堂72小时)(41)

防艾科普小课堂(团团小课堂72小时)(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