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里装着各式各样的玩偶手办玩具,但是盒子上并没有标注具体是哪一款,以其限定款的饥饿营销方式,极大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和复购欲。盲盒文化源于美国,兴于日本。专家认为,从宏观消费环境来看,在当下物质高度丰富的时代,销售已从贩卖商品发展为贩卖娱乐,“盲盒经济”的热潮也由此而来消费者不能提前得知具体产品款式的玩具盒子,具有随机属性。

脱单盲盒:单身男女将含有个人联系方式的信息放入盒中,然后盒子被经营者以盲盒的形式出售,售价从1元到上百元不等,以达到盲盒交友的目的。通常盲盒外部会显示诸如性别、星座、血型、属相等基本信息,其余诸如照片、身高等私人信息全凭运气。你可能抽到一个身高1.87米,长相帅气的小哥哥,也可能抽出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人。

对大多数新潮的年轻人们来说,未知的惊喜最令人着迷,只需要付出一点钱,购买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缘分”,去换一个“命中注定”的可能,似乎是笔稳赚不赔的买卖,这种看起来“零尴尬”的社交方法相较于传统的长辈安排式相亲,更容易让社恐的年轻人们接受。

谈谈你对盲盒经济的理解(什么是脱单盲盒)(1)

央视报道脱单盲盒

一般年轻人们通过脱单盲盒抽到的异性,会先通过社交软件进行初步接触,当双方聊得比较深入时再决定下一步行动,而诸如“脱单便利店”、“失恋博物馆”这样的线下实体“同城脱单盲盒”店,更像是同城陌生交友,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最终结果还是一对一的线下见面会,与传统“知根知底”的相亲方式不同,这样的方式无疑风险更大。

谈谈你对盲盒经济的理解(什么是脱单盲盒)(2)

谈谈你对盲盒经济的理解(什么是脱单盲盒)(3)

谈谈你对盲盒经济的理解(什么是脱单盲盒)(4)

在各行业产能过剩的今天,快递盲盒文具盲盒美妆盲盒零食盲盒“盲盒 ”商业模式野蛮生长在各大城市的商场里,但事实上就像所谓的刮一样,中奖率有多少恐怕只有商人们知道,然而年轻人们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是,这样的“脱单盲盒”难道不是将自己的爱情婚姻变成了商人们赚钱的一笔买卖交易了么?

谈谈你对盲盒经济的理解(什么是脱单盲盒)(5)

2018年新闻报道我国单身人口已经超过2.4亿,单身经济于是就变成了所谓的“风口”,脱单读书会、脱单KTV、脱单麻将、脱单火锅、脱单剧本杀等各种各样的一人项目破壳而出,抖音曾风靡一时的一人火锅视频,只要双方同时拉下隔窗就能与对面小哥哥(小姐姐)共同进餐,现如今已经销声匿迹,但同时又有更多换汤不换药的套路又冒了出来。

80后和90后小时候流行的集水浒卡瓶盖烟盒明星海报等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在同班同学中炫耀,三四十年过去了,90后00后又开始拿着盲盒重复着同样的事情,不得不感慨,人们总会迷失在时间的长河之中,你又做过其中的哪些事呢?欢迎评论。

十二年前,一首《爱情买卖》在极短的时间里火遍大江南北,大家耳熟能详的那句“爱情不是你想买,想卖就能买”,那时候的我还是个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无知学生,只是无忧无虑的学习和生活,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才发现,历史的巨浪赶着人们拼命向前,根本就没有个人选择的余地待潮水退去,我们已经裸露的躺在沙滩上,被贴着打折促销的标签,已经无力呼喊。

如果喜欢本文,欢迎留下你的观点,想了解更多新鲜事,烦请点个关注,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睡素觉?拼床?年轻人群中又悄悄流行起了哪些新的生活方式

这些年“婚姻”与“爱情”为什么会对立?

静下心来,才能知道这3个人生中的“小秘密”

我们只是需要一点勇气,放下些许矜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