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腾

人在旅途,火车为旅人留下一帧帧美丽的窗景,也将一个个站名留驻在旅途的记忆之中。在广袤的福建大地,铁路线经纬交织,星星点点火车站镶嵌其间,成为一座座城市闪亮的名片,详读深藏在名片里的故事,一段段铁路趣事渐次浮出时间的水面……

在厦门有一座火车站,四次改名,还留下了“让名”的佳话,这个车站就是“厦门高崎”站。位于鹰厦铁路的厦门高崎火车站,始建于1958年8月,为厦门地区主要货运站。1982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高崎站货物发送、到达量日益增多,同时即将新建连接东渡港区的铁路专用线,高崎站由此“荣升”为“厦门北”站。

广州石溪近哪个地铁站 大源铁关小桥(1)

上世纪九十年代厦门北站

2010年4月26日,福厦铁路开通运营,新建车站原设计站名为“厦门西站”,但社会各界认为站名应为“厦门北”站更为合适,这样一来原“厦门北”站只能“让贤”,改回了原名“高崎”站。但故事还没结束,2010年底厦门站开始施工改造,高崎站自2011年春运起替代厦门站始发和终到部分普速旅客列车。旅客熙来攘往,高崎站开始繁忙起来了。

厦门是蜚声世界的旅游城市,而高崎则“籍籍无名”。这样一来,旅客知厦门而不知高崎,乍一看,还以为“高崎站”是日本的火车站,就不会选择乘坐前往“高崎”的火车来厦门。啥办?铁路部门给车站冠上响亮的名头——厦门,高崎站变成了“厦门高崎”站,旅客一看便知,来厦门旅行更为便捷、通畅。

2016年1月厦门火车站改造全面完成,厦门高崎站不再始发旅客列车,重新回归货运站。今天,南来北往的动车不在厦门高崎站停留,疾驰而过的列车,旅人匆匆一瞥,留下车站落寞的身影。

火车站的站名,一般以所在地的城市冠名,如福州站、厦门站、邵武站……也有一些火车站,在城市名称后冠以行政区域之名,如建宁县北站、龙山镇站,这是啥回事?原来这都是重名惹的“祸”。在现实生活中,人可以重名,火车站却不可重名,否则旅客乘车、货主发货就会南辕北辙。目前,福建铁路带有各级行政区域的车站,市、县(区)、镇、村一应俱全。

1956年8月,鹰厦铁路北段开通运营,位于光泽县鸾凤乡的大源村登上了铁路历史舞台,所在车站被铁路部门命名为“大源村”站。为何“大源村”站不被称之为“大源”站呢?原来,1935年开通的粤汉铁路,在广东省韶关乐昌市的大源镇设有“大源站”(后改名为歧门站,2006年撤站),为了以示区别,光泽县的大源村站被冠以“村”名,定名为“大源村”站。

广州石溪近哪个地铁站 大源铁关小桥(2)

大源村站

与大“大源村”站同处与鹰潭铁路北段的是“铁关村”站,1956年4月建站。被冠以“村”名,却与车站重名无关。该村境内有一座被称为闽赣锁钥的雄关——铁牛关,雄关之下,两山夹峙,一条深涧穿山而出,鹰潭铁路与深涧伴行,穿越了一座名为“铁牛关”的险峻隧道,“铁牛关”隧道的北口即闽赣分界之处,“铁关村”站因铁牛关而得名。

广州石溪近哪个地铁站 大源铁关小桥(3)

铁关村站

冠以“镇”的车站,福建境内历史上共有五个,目前尚存四个,分别为白沙镇站、小池镇站、新泉镇站和龙山镇站。1958年12月,外福铁路开通运营,在闽候县白沙镇设站,因为1952年7月开通运营的成渝铁路在重庆江津的白沙镇设有“白沙”站,因此外福线上的新设站被命名为“白沙镇”站。1995年安九铁路开通运营,设有“小池”站;以此上溯60余年,1932年滨北铁路建成,设有“新泉”站;2005年4月赣龙铁路开通运营之时,在龙岩市新罗区小池镇、连城县新泉镇设立的新站,为避免车站重名,分别被命名为“小池镇”站、“新泉镇”站。

1997年12月横南铁路开通运营,在建瓯市小桥镇设站,因为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设有“小桥”站,横南铁路新站被命名为“小桥镇”站。但到2021年底,因为峰福线(2006年横南线与外福线一部分合并,改称峰福线)运量下降,“小桥镇”站撤销,被永久地封存在2021年的铁路地图之中,成为一段记忆中的往事。

广州石溪近哪个地铁站 大源铁关小桥(4)

小桥镇站

2012年6月龙厦铁路开通运营,一个名为“龙山镇”的车站被定格在中国万里铁道线上,与白沙镇、小桥镇等货运站或会让站不同,龙山镇站这是福建第一个带有“行政级别”的客运车站。远在两千多公里外的沈吉线有一个名为“龙山”的车站,始建于1932年,位于吉林省梅河口市山城镇龙山村境内。因为有吉林这位“老大哥”存在,福建的“小弟”也只能以“龙山镇”站定名。

福建带有县、区行政级别的车站有两个,为建宁县北站、三元区站。2013年9月向莆铁路开通运营,铁路由赣入闽的第一个城市是建宁县,那建宁县火车站该如何称谓呢?命名为“建宁”站吧?不妥,因为早在1936年宁芜线上,已经建有“建宁”站(现在南京市境内),加之浦梅铁路还将在建宁县境内设一新站(今为建宁南站),于是向莆铁路上的建宁火车站被命名为“建宁县北”站。

“三元区”站的得名,却是“老树开新花”。三元区站原为鹰厦铁路“三明”站,1957年投入运营,是一个有着六十多年历史的老站。2018年12月南龙铁路开通运营,在三明市境内新设的车站为动车站,应地方政府要求,鹰厦铁路“三明”站改名为“三元区”站,将原“三明”的站名“礼让”给了南龙铁路新设站。同时,2022年将全线开通运营的兴泉铁路,在三明境内新设“三元”站。

2019年12月15日,在合福高铁上出现了一个新站名“南平市”站。站名虽新,却是一个“老站”。2015年合福高铁开通运营,在南平市建阳区设有“武夷山东”站,2014年南平市政府由延平区搬迁至建阳区,应地方政府的要求,2019年“武夷山东”站改名为“南平市”站。自此,福建北部重镇南平市的美名,与中国铁路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走南闯北的动车组列车,远播至全国各地。

车站重名问题,不仅仅在全国范围内存在,即便在福建境内也有重名之忧。宁德市古田县,1958年建成通车的外福铁路穿境而过,境内设莪洋站,1988年外福铁路因水口库区而进行改造,原莪洋镇淹没于库区之中,莪洋站搬迁至黄田镇,改名“古田”站。2015年6月开通运营的合福高铁在古田境内设立“古田北”站。

然而,在龙岩市上杭县也有一个古田镇,这里召开了党史、军史上著名的“古田会议”,2015年12月开通运营的赣瑞龙铁路,穿古田镇而过,该如何命名呢?在赣瑞龙铁路设计之初,命名为“上杭古田”站,开站之时改名为“古田会址”站,既区别于宁德市古田县的车站,又做到了铁路元素与历史文化的完美结合。

在鹰厦铁路中段,铁路穿越了高耸的戴云山脉,有两个叫“坑”的车站,位于戴云山脉山麓两侧,名为“打虎坑”、“柯周坑”。现代汉语词典对“坑”释义为:洼下去的地方。

在戴云山脉之巅怎么会有“坑”呢?原来,鹰厦铁路削平了四座山头、填平了三座峡谷,两处峡谷处原名为“打虎坑”、“柯周坑”,修建的车站位于填平的峡谷之处,于是照搬原名,曰:“打虎坑”站、“柯周坑”站。这也算是一段福建铁路车站站名的一段趣事。

广州石溪近哪个地铁站 大源铁关小桥(5)

2008年,打虎坑站

广州石溪近哪个地铁站 大源铁关小桥(6)

1988年12月,柯周坑站

在时间的舞台上,“总有新人换旧人”,一些车站已经消失在历史的波涛之中。当年,在厦门境内有一座车站,名为“集美”站,紧邻厦门著名的集美学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车站车水马龙、人来人外,繁盛之时,热闹非凡。但进入二十一世纪,旅客来厦的途径逐渐丰富,集美站逐渐“门前冷落鞍马稀”,停办了客运业务。2011年厦门海堤停用,位于高集海堤和集杏海堤之间的集美站告别了历史舞台,交与地方政府,改造成了地铁车站。

广州石溪近哪个地铁站 大源铁关小桥(7)

上世纪八十年代旅客在集美站站台候车

近年来,随着福建铁路网逐渐扩张,一些老铁路干线客货运量逐渐萎缩,如鹰厦线南段目前已停办旅客列车业务,鹰厦线北段汛期停办旅客列车业务,一些车站迎来的告别时刻,大竹、五里亭、梅照、峨山等车站相继停用。

阅沧桑往事,品华彩新篇。在福建大地,每一个火车站都有蕴藏其中故事,每一个火车站都是一帧美丽的风景,岁月往事徐徐铺展,新的风景渐次花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