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矍铄、思维清晰,说起话来铿锵有力,这是年近八旬的眉户剧名演赵顺旺给人的第一印象。他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献给了眉户,曾经一部戏,连唱60多场,仍然一票难求;他多次给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真、李雪峰等演戏,受到褒奖和肯定。退休之后,他依旧没有离开眉户舞台,奔波操劳指导村里排家戏。

从剧团到企业,再到乡村,赵顺旺老人的身份不断转换,但他一直没有放下对眉户的热爱。

赵慧霞眉户完整版(眉户名演赵顺旺)(1)

从小爱戏

在万荣县光华乡一带,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谚,“大兴人爱唱戏,罗池人爱买地”。1938年,赵顺旺就出生在“爱唱戏”的大兴村,受村里长久以来唱戏文化的熏陶,他很小就爱上了戏。

不仅仅是村里有良好的氛围,赵顺旺的父亲更是深爱戏曲。赵顺旺说:“我父亲从不抽烟赌博,就是爱好文艺,喜欢戏曲。”父亲的兴趣爱好深深影响了他。

自幼耳濡目染,十几岁的赵顺旺已经能唱一些折子戏,甚至在村里闹家戏的时候还会登台唱上一段。虽然爱戏,赵顺旺的父亲却不想自己的孩子干这一行,嫌太辛苦。

父亲的反对没有影响赵顺旺的选择。1954年,父亲去世一年后,运城地区眉户剧团到万荣贾村乡演出,剧团有几个大兴人,知道年纪小小的赵顺旺爱唱戏,便上门约请。这已经是剧团第二次上门了,第一次被赵顺旺的父亲阻止了。此时,赵顺旺正在闫景中学读书,没有多想,他就跟着剧团人踏上了戏曲路。

“现在学戏有老师手把手地教,我们那会儿完全靠自己摸索。”赵顺旺老人说,“进了剧团,不操心是不行的,白天随团演出,晚上刻苦练功,虽然比想象中的要苦,但很享受这一过程。”因为长相英俊,又根据自己的唱腔特点,赵顺旺专攻小生这一角。

享誉三晋

赵慧霞眉户完整版(眉户名演赵顺旺)(2)

《临汾眉户辉煌历程》一书中关于赵顺旺的记载,图中右上为赵顺旺。

在剧团,尽管没有特定的师傅教,但在赵顺旺看来,所有人都是师傅。别人上台演出的时候,他就在台下细致地观察动作、模仿唱腔,待演出结束后,反复地练。

《如意壶》是他刚到剧团十几天就上台演出的一个剧目,演的是一个配角。一个多月后,剧团下乡演出《自由恋爱》,主角临时有事,赵顺旺就被硬推上场。这一演,效果非常好,他既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也受到了剧团的重视。

就是这样用心、细心、耐心,一心扑在唱戏上,赵顺旺扮演的角色从小到大,由少到多,最后挑起了剧团的大梁。

1962年,时任华北局书记、永济人李雪峰回乡指导工作,运城地区眉户剧团被安排演出,赵顺旺表演了眉户《三进士》。演出结束后,李雪峰十分满意,他向山西省委表示,“把眉户这个弱小剧种,好好抓抓”。没过多久,赵顺旺所在的剧团就升格为晋南地区眉户团,这也是临汾眉户剧团的前身。

到临汾后,赵顺旺的演艺生涯达到巅峰。剧团重新编排了传统剧目《曲江歌女》,又名《李亚仙》,这可以说是为赵顺旺量身打造的一部戏,他在剧中饰演男主角郑元和。该剧一经上演,就受到热烈欢迎。应广大观众的要求,接下来的两个多月,剧团演出该剧60余场,场场爆满。

有一次,赵顺旺到理发店理发,理发师一见他便说:“这不是郑元和吗?”在此期间,李雪峰、彭真等先后观看了赵顺旺表演的《曲江歌女》,给予高度评价。

除了表演传统剧目,赵顺旺还有自己的现代戏,《返乡之后》是他的代表作,演出之后社会反响强烈,他于1965年被邀请到省城太原,在全国五省市戏曲工作座谈会上发言。

老骥伏枥

1967年,赵顺旺离开晋南地区眉户团,调到运城运输公司工作,直到1991年退休。其间,剧团相关领导多次邀请他回团继续演艺事业,考虑到诸多因素,赵老没有回团,但他却不曾放下眉户。

彼时,运输公司也有自己的文化娱乐团队,团队里不少人都是从专业剧团调过来的。赵顺旺便把这些人组织起来,除了在公司内自娱自乐,有机会也会公开演出,这些人的实力曾一度抢了专业剧团的风头。

退休之后回到大兴村,赵顺旺仍然没有离开眉户。大兴村自古就有村剧团,至今都保留着正月十五唱大戏等传统。得知他回村后,村剧团经常邀请他帮着排戏。在他的指导下,村里的剧团还到西安等地进行汇演。

后来,大兴村还成立了戏迷协会。现在的大兴村,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更有和谐的人文环境,在悠久的戏剧文化浸染中,村民待人更为热情,村民相处更加友爱。

2012年,由临汾市眉户剧团有限责任公司、临汾市眉户剧艺术研究中心联合编印的《临汾眉户辉煌历程(1952~2012)》一书出版。书中,赵顺旺先生与郑竹兰、樊青蓉、王希英等被誉为第二代眉户表演艺术家。在“薪火相传”一节中,专门收录了赵顺旺的《李亚仙》《三进士》剧照。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如今的赵顺旺除了耳朵有点背,身体硬朗得很,用他的话说,这和年轻时候唱戏练功是分不开的。 (记者 景斌 见习记者 刘勤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