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秋意盎然,形容这个季节最为美丽。阵阵凉爽清新的秋风吹过,平息了山间声声叫唤的蝉鸣,一种平静、祥和、放下一些包袱的心境就这样形成了,走在乐山区域内的岷江河畔,不禁就想去登一次凌云山,看一眼乐山大佛。小时候,乐山大佛的门票才5毛钱,周末的时候经常一大家20多人前去游览,那也是我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乐山大佛旅行感受(秋天看乐山大佛)(1)

(乐山大佛山门)

乐山大佛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又名凌云大佛,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的组成部分。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90年。

乐山大佛旅行感受(秋天看乐山大佛)(2)

(乐山大佛全貌)

相传,古代的乐山三江汇流之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凌云山麓,这地方有个妖魔,常常做风做浪,舟辑至此往往被颠覆,每当夏汛,江水直捣山壁,常常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到了唐代,一位名叫海通的来自贵州的和尚来到乐山,见到这种恶劣的情况后,立志就在山崖崖壁上开凿一座弥勒佛大像,也就是现在的乐山大佛,想仰仗弥勒佛的无边法力减杀水势、镇妖除魔、永镇风涛。于是,海通禅师遍行大江南北、江淮两湖一带募化钱财开凿大佛,修建启动后,地方官员前来索贿营造经费,海通禅师严词拒绝道“自目可剜,佛财难得”,地方官仗势欺人,反而说:“尝试将来”,海通禅师不惧权贵,毅然挖去双眼吓退了地方官,此后才让乐山大佛得以继续修建。海通禅师圆寂后,他的徒弟又继续修建大佛,直到贞元十九年(803年),经过3代工匠的努力,大约90年才完成。

乐山大佛旅行感受(秋天看乐山大佛)(3)

(海通禅师雕像)

自乐山大佛建成之后,岷江上风平浪静,再也没有翻船的事件发生。

乐山大佛旅行感受(秋天看乐山大佛)(4)

(有了乐山大佛坐镇,从此风调雨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