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0年代,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

有这么一家喜欢“唱反调”的电影公司。

由曾志伟创立,陈可辛等导演主导的United Filmmakers Organization,简称UFO。

香港影坛跟风现象严重,UFO的创立理念就是不跟风,专门找新类型新题材来拍。

短短10余年,虽及不上新艺城那般辉煌,但UFO为港片带来了别样的新鲜风味。

关于这家影业的故事有一匹布那么长,时间有限,就先看看他们家的五大佳作到底有多强。

香港电影特效前后对比(香港电影只会跟风滥造)(1)

⑤《见鬼》

导演:彭发 / 彭顺。

香港电影特效前后对比(香港电影只会跟风滥造)(2)

可能是被低估的一部灵异恐怖片。

李心洁的表演真实可信,为整部电影增色不少,不然也不会拿到金马金像双料影后。

导演对恐怖氛围的营造丝丝入扣,手法之纯熟巧妙,达到了华语片领域的惊叹级别。不信,不怕死,就去找电梯的经典一幕来看看。

只可惜,这竟是港产恐怖片至今的最后辉煌。

《见鬼》之后再无香港鬼片。

但愿这句话不会成真。

香港电影特效前后对比(香港电影只会跟风滥造)(3)

④《新难兄难弟》

导演:陈可辛 / 李志毅

香港电影特效前后对比(香港电影只会跟风滥造)(4)

国产穿越电影的经典。

看过的观众都会认为韩寒的《乘风破浪》哪里是致敬,简直就是直接抄好吗。

韩寒直接挪用了穿越故事的轮廓,李嘉诚直接改成了马化腾,却没能拍出《新难兄难弟》那种强烈的时代感。

电影是献给香港的老一辈的,通过穿越,新一代直接感受到老一代打拼的不容易,故事包含一种精神的传承,绝非是一部单纯的喜剧。

《新难兄难弟》对于UFO来说非常重要,超过2000万票房接近周星驰的《济公》,排名1993年港产片的年度第十三位,UFO这才赚了点小钱,才有了进一步实现公司理念的基础。

香港电影特效前后对比(香港电影只会跟风滥造)(5)

③《抢钱夫妻》

导演:张之亮

香港电影特效前后对比(香港电影只会跟风滥造)(6)

与许氏影业合作作品。

许冠文携手萧芳芳主演,光是这对巨星组合就非同一般。

喜剧的外壳包裹着世道苍凉,看着非常搞笑,实则是一个悲剧故事。

主人公是一个罹患癌症的新闻主播,还惨遭电视台解雇。好巧不巧因为一桩抢劫案出了名,却被电视台利用来炒作,搞得连妻子都怀疑他不是真的有病,女儿则是不屑他的所作所为。

其实不用看《半斤八两》这些名气更大的,光看《抢钱夫妻》,大概就能明白,许冠文为什么会被称为“冷面笑匠”。

香港电影特效前后对比(香港电影只会跟风滥造)(7)

②《金枝玉叶》

导演:陈可辛。

香港电影特效前后对比(香港电影只会跟风滥造)(8)

没看过也应该听过,宝藏张国荣的那首《追》

一追再追,只想追赶生命里,一分一秒,原来多么可笑。

配合电影画面,你就会明白什么叫做一绝。

袁咏仪的女扮男装,除了梅艳芳,全中国真不知有谁能比得过她了。神奇的三角恋故事扣人心弦,走向巅峰状态的陈可辛,用镜头语言精准诠释各角色间微妙的关系变化。

《金枝玉叶》是一部文艺片,却拿下近3000万票房,排进1994年港产片的年度前十。

当然,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张国荣的加盟。

反正UFO真的是做到了站着把钱挣了。

证明了不跟风也能够在市场上立足。

香港电影特效前后对比(香港电影只会跟风滥造)(9)

①《甜蜜蜜》

导演:陈可辛。

香港电影特效前后对比(香港电影只会跟风滥造)(10)

因为有《甜蜜蜜》,所以《天涯海角》就不列进来了。

金马金像最佳影片,张曼玉因此一举拿到双料影后,豆瓣评分8.9,经典程度无需多言。

电影的创作过程犹如男女主角的爱情之旅充满波折。

为了能开拍这部电影,陈可辛被迫要拍《金枝玉叶2》,因为在《嫲嫲帆帆》失利后,UFO不得不加盟嘉禾这个大靠山,嘉禾这个老油条当然是想拍卖座片续集,这样赚钱更稳。

一开始故事完全与邓丽君无关,不巧编剧在1995年准备写这个剧本的时候,听到了邓丽君逝世的惊天消息。

故事有关于大陆新移民,而邓丽君正好有着跨越两岸三地的影响力。

陈可辛又拿出了《新难兄难弟》的那种时代感,整部电影又不仅仅是关于爱情了。

很奇怪的是,当他在拍《夺冠》的时候故技重施,却又总好像少了些什么。

香港电影特效前后对比(香港电影只会跟风滥造)(11)

香港电影特效前后对比(香港电影只会跟风滥造)(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