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深焦DeepFocus”,欢迎去豆瓣App关注Ta。

海洋生物贝壳的简介(豆瓣日记:诺亚)(1)

编译 | 圈圈 编辑 |萬桑何

诺亚·鲍姆巴赫(Noah Baumbach)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的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是小说家,父母二人分别为《村声》周刊和《党派评论》撰写过评论文章,他们在鲍姆巴赫年幼时离婚。和诺亚一起长大的哥哥尼克·鲍姆巴赫如今在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电影。诺亚·鲍姆巴赫最初以编剧身份进入电影圈,与好基友韦斯·安德森(Wes Anderson)联合编剧了《水中生活》(The Life Aquatic with Steve Zissou, 2004)和《了不起的狐狸爸爸》(Fantastic Mr. Fox, 2009),他自己电影作品也大多为自编自导。

2005年上映的《鱿鱼和鲸》(The Squid and the Whale)可以说就是根据诺亚与哥哥真实的成长经历改编而成的。他本人也在一次电影采访中坦言:“某种意义上说,我导演的所有电影都是在讲述我童年的经历,无论我拍摄的故事是不是我的童年。”

海洋生物贝壳的简介(豆瓣日记:诺亚)(2)

诺亚·鲍姆巴赫

电影主要讲述了居住在布鲁克林的中产阶级四口之家的故事。与诺亚的现实生活相似,片中的这对父母都是作家,家里有两个儿子。矛盾随着父母外遇、吵架愈演愈烈,两个孩子不得不开始面对父母离婚并分居的事实。在这个知识分子家庭中,连矛盾的发生、发展都显得颇有文学气息和象征意味。丈夫与妻子,父母和孩子之间排列组合般的矛盾和四个人各自的成长与变化使电影一直显示出一种僵持和妥协并行的气氛。

海洋生物贝壳的简介(豆瓣日记:诺亚)(3)

《鱿鱼和鲸》剧照

当《鱿鱼和鲸》在片名字幕还未消失时,影片便以四位主角间的对白作为画外音,直接切入剧情。这是一家四口打网球时的场景——影片以一种愤怒而急促的节奏向观众全方位地展示出了一段交织侵袭而来的片段式场景,直接把主角的内心独白用动作表现了出来,四人间的依赖关系与竞争关系初露端倪,这影片伊始的不愉快便是整部电影矛盾的缩影。

海洋生物贝壳的简介(豆瓣日记:诺亚)(4)

《鱿鱼和鲸》剧照

可以说,这是一部真正的纽约电影,带着无比幽默的、关于家庭破裂的记忆碎片,也带着几分上世纪三十年代好莱坞制片法颁布之前的电影的味道。《鱿鱼和鲸》这个名字乍一听不知所云,即使在观影过程中观众都难以将这个名字和影片剧情直接联系在一起。《鱿鱼和鲸》作为鲍姆巴赫拍摄的第三部故事片,也许鲍姆巴赫压根就几乎完全不把电影片名放在心上,而是将重心依旧放在对于纽约城市生活的描述上。无论是走过布鲁克林公园斜坡和迪斯马公园附近的房前的黑色铁栅栏,憋着怒火在附近街区开着车找停车位,还是拖着步子走到黑暗的、带书桌的客厅做个家庭会谈,或者爬上歪斜的木质楼梯到卧室里躲一会儿,每个场景都建立在一个坚实的视觉基础之上,涵盖在浅层空间的线性构图组合里。观影时还能不经意瞥到影片中一些有趣的细节,比如说片中那张父亲贴在他悲惨的新房子墙上的,一张《母亲与妓女》的劣质海报。

海洋生物贝壳的简介(豆瓣日记:诺亚)(5)

《鱿鱼和鲸》剧照

整部电影的节奏和结构与两位小男主角的成长、父母二人的成长完美结合,好像是从主角们的情绪变化中自然生长出来的一样。崇拜爸爸的大儿子,在餐桌上提起他在学校被安排读《双城记》,而作为文学老师的父亲却出乎意料地把这本书贬为狄更斯不太好的作品,然后批判一番,这促使在一旁被忽视的母亲插话,说大儿子应该在读完后做出自己的判断,进而引起了更多饭桌上的争论。每个涉及多人的场景都有这种让人喘不过气来的紧张氛围,而所有的事情发生得太快,快得让两个孩子无法理解和接受。

海洋生物贝壳的简介(豆瓣日记:诺亚)(6)

《鱿鱼和鲸》剧照,小儿子和妈妈

片中的两个成年人,父亲和母亲,显示出非同寻常的现实和坦率。为了摆脱面前的痛苦,他们总是不顾一切地争取对自己有利的处境——这也是电影的新奇之处。母亲的说话方式总是很关切而温柔(却有些絮絮叨叨让人没耐心听完),她谈话的内容开放,甚至开放得有些过火。另一方面,处于守势的父亲则用自己作为成年人的权威让大儿子成为了一个理想的听众,他的“鼓励”几乎总是陷入专制,向一个脆弱的青春期男孩灌输着荒谬而早熟的智商优越感。对于父亲而言,最痛苦的时刻就是停止说话、必须得独自和自己相处的时候。

海洋生物贝壳的简介(豆瓣日记:诺亚)(7)

《鱿鱼和鲸》剧照,大儿子和父亲

起初,杰夫·丹尼尔斯(Jeff Daniels)的形象被认为不太适合扮演父亲的角色。 因为在大银幕上,他一直以阳光喜剧男主角和《阿呆与阿瓜》里的边缘形象而闻名。然而,《鱿鱼和鲸》中父亲形象一方面助力丹尼尔斯完成了银幕形象上的极大突破,反之又不得不承认,是丹尼尔斯使这位父亲呈现出一个不寻常的维度,一种天生的自我防御机制,同时也颇有勇气地深入研究了这个角色令人难受的粗鲁和他并没能成为伟大作家的深重挫败感。

海洋生物贝壳的简介(豆瓣日记:诺亚)(8)

劳拉·琳妮(Laura Linny)饰演的母亲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片中的她巧妙地把自己重获的自由展现在孩子和分居的丈夫面前。这更多的体现在她的动作和心理疑虑而并非她说的话,和对他儿子们的青春期焦虑展现出的讳莫如深的态度。她的表演比丹尼尔斯饰演的父亲更为隐秘而镇静,但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海洋生物贝壳的简介(豆瓣日记:诺亚)(9)

在本片于2005年发行的时候,剧中的两个儿子,杰西·艾森伯格(Jesse Eisenberg)饰演的大儿子 和欧文·克莱恩(Owen Kline)饰演的小儿子无疑是本片的最大亮点:纽约知识分子的孩子,外表敏感,内心脆弱,在生活中陷入了多维困境。11年之后的今天,这些演员和他们扮演的角色显得更加辛辣和深刻、更加难能可贵。鲍姆巴赫的电影得到了相称的赞美,而他当年独创性地启用了这两个演员而获得的这一特殊成就是否得到了认可呢?

海洋生物贝壳的简介(豆瓣日记:诺亚)(10)

《鱿鱼和鲸》中的大儿子和小儿子

这两个小孩不是赛林格笔下麦田里的守望者式的少年,也不是《大市民》里的前皮士,更不是韦斯·安德森笔下《天才一族》(The Royal Tenenbaums, 2011)里的孩子。他们是实打实的爱读书的中产阶级小孩,但又远非被完美保护在象牙塔里的乖宝宝。他们的身份更类似于那些生活在充满柏油路、杂货店和地铁的世界里的纽约客,就如同《穷街陋巷》(Mean Streets, 1973)里的Charlie或者约翰·卡索维茨《影子》中的非裔美国人三兄妹。

大儿子有着坦率的凝视,利落的表达,和稚拙的动作,当然还有他的颜值——这在过去十年里都得到了观众们的一致认可。其间,艾森伯格的这种表演方式也在《社交网络》被大卫·芬奇调教成一种更阴郁的基调。但是,艾森伯格的其他角色从未像《鱿鱼和鲸》里这样让人心碎,无论是他对父亲的崇拜,对母亲的谴责,还是那最忧伤的、对热情地爱着他的女孩的拒绝。

海洋生物贝壳的简介(豆瓣日记:诺亚)(11)

小儿子似乎是四个主要人物中最无关紧要的一个,可能是因为他年龄最小而且镜头也最少,但他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他比哥哥小四岁,但他更聪明,更坚韧,也还没长到有工夫去焦虑迷茫的年纪。他是一个发烧头疼又不被父亲关心的小孩,为了去最近的商店买些泰诺酚来止痛,拿着一点零钱无奈的独自走过了好几条街……近几年的美国电影中,几乎再没有出现像他这样忧伤而动人的角色了。

海洋生物贝壳的简介(豆瓣日记:诺亚)(12)

大部分写家庭的电影实际上只是更像是描写个人艰难的自我认识过程。理论上说,《鱿鱼和鲸》也没有什么不同。在观影时一眨眼就会错过的快速场景切换和强有力的情绪冲击,实际上都环环相套,前后呼应,让人回味无穷的。情绪的平衡在持续切换,就像一只核载三人的船上坐了四个人,于是每个人都必须轮换位置以保持平衡,各个角色担任核心位置,时而当作陪衬,时而无关紧要。在这部81分钟充满“易燃易爆”的冲突的电影里,每个角色都会在某些时刻成为主角:对于父亲来说,是在不时闪现的、痛苦地自我认识时的特写镜头;对于小儿子来说,是把精液涂到图书馆的一排书上,或是发现自己被孤零零丢在父亲的房子里好几天时候;对于母亲来说是则是这种更高频出现的印象——她仿佛完全清楚剧情的走向,好像她是一个观众,而不只是剧中人。

海洋生物贝壳的简介(豆瓣日记:诺亚)(13)

如之前所述,片名《鱿鱼和鲸》看似不知所云。它也许隐喻了片中的父亲和母亲,小小的鱿鱼总是在遭到被鲸鱼生吞的危险时巧妙地躲开,但事实上在这场对决中,片中的四个主要人物也轮流担任了或鱿鱼或鲸的角色。每个人都是同时其他人的地狱或避难所。这就是为什么电影的结局能给观众带来心上的一记重击。

片尾,大儿子走进曼哈顿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伴随着背景音乐里的大提琴声缓缓前进,进入米尔斯坦海洋生物大厅,站在给他带来童年阴影的鱿鱼和鲸缠斗的巨大模型前面,这个镜头比早前片中大儿子那象征着走进成人世界的一段路还要意味深长。这一刻他走到了剧情之外,他不关心他在布鲁克林的破碎的家,他发现了这个美丽而混乱的宽广宇宙。

海洋生物贝壳的简介(豆瓣日记:诺亚)(14)

这是一部地道的纽约人拍摄的纽约电影,让人体会到在各个层面的真实的纽约生活。每年有多到数不清的电影在拍摄纽约,然后误读纽约,他们只是把这座城市当做一个地标,一个方便识别的背景板。《鱿鱼和鲸》里的角色与他们的周围环境相处的方式,他们说话的节奏,充满玩具似的小房子、装饰着低矮灌木的布鲁克林——一切场景在2005年,甚至在今天都显得无比真实。 鲍姆巴赫式的美学在这部电影里扎根于纯粹的本能,显得更加本土化,相比于他十年前的处女作《疯狂二十年华》也有了巨大的飞跃。

我依然记得2005年看完《鱿鱼和鲸》时的感觉,尽管片中有欢乐和悲伤,占主导地位的情绪依然是愤怒,特别是电影导演对父母离婚这件事的愤怒。今天再回头看这部电影,我仍然能感受到这种愤怒,但这其中也交织着对各自作为独立个体的父母亲,对兄弟,对一座城市、一段过去的回忆的强烈的爱。

为了展现出这一切,鲍姆巴赫注意到了最微小的悲伤表情和最缓慢留下的眼泪。这绝对是一部非常有趣的电影,也是一部富有娱乐性的电影。片中的许多场景都成了YouTube上最受欢迎的电影片段。情绪总是来去无常,无论是痛苦的青春期困惑还是那些尴尬的投机取巧小伎俩,亦或是一时无心的恶言恶行给别人带来的屈辱,每个人物都被精心设计,巧妙安插于这场人际关系的风暴中。

海洋生物贝壳的简介(豆瓣日记:诺亚)(15)

鲍姆巴赫的另一作品,黑白喜剧《弗兰西斯·哈》(Frances Ha)则把视角聚焦在了单独的主角——一个有着现代舞梦想的27岁普通美国大妞身上。格蕾塔•葛韦格可以称为他的“缪斯”,总是在他的电影中扮演一些让人观影时好笑又心疼的稚拙而可爱的女人。

《弗兰西斯·哈》借用了多部新浪潮影片的配乐,在风格上也被评论界认为颇有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味道。影片同样琐碎地向观众展现了她的友情、爱情、梦想和自我认识等一系列问题交织的平淡而不甘的纽约生活。更难得的是,观众似乎总能从这部影片中找到几分自己的影子。

海洋生物贝壳的简介(豆瓣日记:诺亚)(16)

据说一旦鲍姆巴赫拍出了不错的成就,就会有人齐声呐喊把他捧为“伍迪•艾伦的接班人”。同样是把大部分影片视角放在纽约,同样是讲中产阶级的生活危机,鲍姆巴赫的讲述方式没有伍迪那么轻快,也不着意于哲学思辨性的台词,而是更写实的,贴着地面来写的故事。两人影片的风格相似,但基调不同,因此这种“接班人”式的说法显然过于轻率了。

“三十岁时,我遇到了一场危机,”鲍姆巴赫在一次采访中说,“我想,总的来说,我想拍更多有关情感的电影,更多看起来也许不那么聪明的电影。”作为一个艺术家,鲍姆巴赫正用他独一无二的电影风格走在这条他选定的路上。

海洋生物贝壳的简介(豆瓣日记:诺亚)(17)

参考:

criterion/current/posts/4320-the-squid-and-the-whale-4-way-street

(全文完)

本文作者“深焦DeepFocus”,现居Paris,目前已发表了202篇原创文字,至今活跃在豆瓣社区。下载豆瓣App搜索用户“深焦DeepFocus”关注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