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已经四月。在过去的这三个月里,发生了太多的故事。让我忽然想舒婷的这首《四月的黄昏》,这是一首充满伤感的小诗,它表达了诗人对青春岁月里与爱情有关的遗憾、感伤,虽则感伤,但是诗人亦强调“温柔地”“歌唱”、“让泪水”“默默地流”,体现了诗人坚强、倔强,又真性情的一面。在这个四月的黄昏,把这首《四月的黄昏》送给大家。

舒婷的趣事(舒婷四月的黄昏)(1)

四月的黄昏

作者:舒婷

四月的黄昏里

流曳着一组组绿色的旋律

在峡谷低回

在天空游移

要是灵魂里溢满了回响

又何必苦苦寻觅

要歌唱你就歌唱吧 但请

轻轻 轻轻 温柔地

四月的黄昏

仿佛一段失而复得的记忆

也许有一个约会

至今尚未如期

也许有一次热恋

而不能相许

要哭泣你就哭泣吧 让泪水

流啊 流啊 默默地

舒婷的趣事(舒婷四月的黄昏)(2)

作品赏析

《四月的黄昏》这首诗一开始就营造了一个笼罩着忧伤的美丽意象。

仲春四月,万物勃发,天地间那纯净的绿色像一支震人心灵的交响曲,唱响了生命的旋律,显示了大自然的造化之功。可惜的是,这充满生机的绿色却被笼罩在了黄昏下面。夕阳给这鲜亮的绿色世界抹上了一层昏黄,显出一种迟暮之感。明亮而活鲜的绿与昏沉而暮气的黄在这里给读者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构成了鲜明的情感对比,显示出了相当强烈的艺术张力。

这幅画面正是诗人的心迹展示。这个生机与迟暮相交织的黄昏,唤醒了诗人心中那潜藏多年的梦,与她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梦中的世界总是美好的,但现实的生活又让她有着一丝无奈与悲伤。四月的黄昏,这个既有生命力又给人迟暮之感的意象恰如其分地表达她的心声。她既有着希望与喜悦,又带着一丝迷茫与隐痛。在这种情感支配下,她担心美梦成空,好景不再,这就使得她想歌唱又不敢高声,想哭泣又只好默默流泪。

作者:舒婷,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从小随父母定居于厦门,1964年就读于厦门一中,1969年至闽西山区插队,1972年返回厦门,当工人、统计员、染纱工、焊锡工等等。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到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但事实上,她的诗歌更接近上一代载有意味较浓的传统诗人,反抗性淡漠了许多。

舒婷的趣事(舒婷四月的黄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