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相如按:一起看看张海峰是怎么解读“桂枝汤”的,相信你一定会深受启发,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古方半夏桂枝汤?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古方半夏桂枝汤(转解读众方之首)

古方半夏桂枝汤

肖相如按:一起看看张海峰是怎么解读“桂枝汤”的,相信你一定会深受启发!

桂枝汤为仲景医圣第一方。

为什么是第一方?

怎样打开这个第一方的秘密?

这是摆在每一个学《伤寒论》人面前的首要问题。

本着悟其道,明其理,揭其迷的愿望,我从跟着师父学《伤寒论》开始就一直不断思索领悟,随着对《伤寒论》、《内经》学习的不断深入,随着在临床运用的感悟,神秘而充满魅力的“桂枝汤”渐渐在我脑海里由隐而显,现出了真容......

01

《灵 枢·营卫生会 篇第十八》: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焉受气?阴阳焉会?何气为营?何气为卫?营安从生?卫与焉会?老壮不同气,阴阳异位,愿闻其会。

岐伯答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黄帝曰:老人之不夜瞑者,何气使然?少壮之人昼不暝者,何气使然?

岐伯答曰: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气,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暝。

这两段话告诉我们,营卫的来源生成、分布运行、作用及其盛衰变化。

可以理解为:营卫之气都是水谷之气化生,清者为营,浊者为卫,是一种物质的两种形态。

营卫运行于五脏六腑、十二经络及各个部位,且体表有营卫二气,每个脏器,每个细胞其表也有营卫二气,无限可分。

营卫运行过程中营中有卫,卫中有营,和谐共生。

人的生命运行就是营卫之气运行,人老营卫之气衰,反之人营卫之气衰则人亦衰老。

营卫不和,不仅仅是太阳经不和,而是六经都可有营卫不和,任何疾病都是营卫的不和,阴阳的失调。

所以,从范围上讲,桂枝汤运用范围可谓是适用一切疾病中(禁忌证除外),或用于疾病后恢复体质,强壮体质。

因为桂枝汤解肌,和营,调和营卫。

02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急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静,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这两段话告诉我们,阴阳是自然界、人体千变万化的根源,阴阳平衡、阴平阳秘,是风调雨顺、身心健康的根本。

而人体最体现阴阳生成、变化、运行的,就是营卫二气。

所以本质上,桂枝汤又是调人体阴阳的,是治病求于本的方药。

03

《素问·六微旨大论》: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矣,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大小,期有近远,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故曰:无形无患,此之谓也。

这段话告诉我们,升降出入在人体中是不能停息的,气化无器没有。

具体可理解为:当气进入到器官内,气在其内部依然继续着升降出入的运动变化,并且也是无限可分。

升降出入的作用是沟通调节人体每个部位,并维持自身和外部的协调平衡,贯穿于生命全过程。

各部位气化的量和时间,有大小和长短的不同;气化失去平衡,则疾病来袭,气化正常则无形无患,生命运行才能正常。

桂枝汤中的桂枝最重要的功效就是气化作用,并且是作用于人体气的升降出入。

而桂枝又只有适当的配伍才可充分发挥作用,桂枝汤就是最经典的配伍。

所以从作用上讲,使用桂枝汤是有利于人体内外气的升降出入,促进营卫正常运行,促进阴阳和谐。

04

师父的《肖相如伤寒论讲义》:

师父的《肖相如伤寒论讲义》讲述第53条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时告诉我们:

关于营卫不调的病机,可见于外感表证,也可见于内伤杂病。

两者病因不同,属于不同疾病类型,但病机相同,故可采用相同的治法、方药,也就是说桂枝汤适用于一切营卫不和之证,而不拘于太阳中风表虚一证。

师父讲第16条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对桂枝汤证和麻黄汤证分析比较时,对桂枝汤证有详细精辟论述,摘要如下:

从组方分析,桂枝汤属于辛甘温之剂,除具有解肌祛风作用外,还可调补中焦,强壮胃气。

方中桂枝甘温,除解肌祛风,温通血脉外,尚可温补脾胃;生姜辛温,除可助桂枝散邪外,还可温中健胃;甘草甘平,益气健脾;大枣甘平,补益脾胃,滋营养血;芍药酸苦微寒,养血敛营。

服桂枝汤后要求啜热稀粥,资谷气以补脾胃。

可见,桂枝汤解肌祛风源于调和营卫,调和营卫源于补益中焦。

尤在泾在论小建中汤时说:“欲求阴阳之和,必求于中气,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也”,这一精辟论述也适于桂枝汤。

章楠在《伤寒论本旨》中论桂枝汤时说:“此方立法,从脾胃以达营卫,周行一身,融表里,调阴阳,和气血,通经脉”,明确了以上道理,我们就可以广泛使用桂枝汤了。

综合《黄帝内经》、师父的《肖相如伤寒论讲义》可知,桂枝汤是健脾胃,是调阴阳表里,调营卫气血,调气机升降出入之大小循环的根本之法,这就是“桂枝汤”是仲景医圣第一方的根本缘由。

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桂枝汤”在《伤寒论》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机理。

学懂学会“桂枝汤”是学好《伤寒论》的一把金钥匙。

05

附:

1. 感《伤寒论》

正气追着邪气走,邪气向着虚处跑;

阴阳表里细分清,寒热虚实需辨明;

六经辨证大法门,主宜与之要熟悉;

无奈之时细辨证,四诊合参最为要。

2. 感“桂枝汤”

桂枝汤为第一方,肾气丸也莫相忘;

脉定阴阳是关键,寸定桂芍尺附地;

脾胃不强慎生地,干姜陈术随卫护;

营卫二气运行畅,正气中和人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