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关注和点赞就是如蚁人生创作更新的动力

本文上篇链接: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匈奴(上)

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让汉王朝再次滑入乱世。归附东汉近二百年的反叛南匈奴与黄巾军联合,攻破太原、河东等郡,渗入太原盆地及环周边地区。公元200年,曹操统一北方后,为巩固北部边陲和解决劳动力缺乏,把三万余南匈奴分五部安置于“晋阳汾涧之滨”的汾阳、祁县、隰县、忻县、汶水,成为“并州之胡”。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1)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2)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3)

公元279年,西晋实现统一后,晋武帝封27个皇宗室为王,立二十七国。汉魏以来的太原郡改置为太原国,下辖晋阳、榆次等十二县。经历黄巾之乱和三国纷争之后,北方人口损失巨大,至西晋时榆次人口较东汉的3201户再减少四分之一,较西汉则减少了四分之三。而大批匈奴人则从塞外进入山西,差不多每一郡都有匈奴杂居,北部诸郡,甚至“胡多于汉”。西晋统治初期,胡人大都不敢公开反对晋朝的统治,直到匈奴人刘渊和羯族人石勒出现,胡人的铁骑横扫了整个黄河流域,榆次也深受其害。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4)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5)

西晋在短暂的太平之后又一次进入乱世,公元291年到公元306年,先后有八个西晋宗室诸王,加入争夺权力的混战,延续长达16年之久,史称“八王之乱”。西晋八王招募胡人参战,为“五胡乱华”创造了机会,匈奴、鲜卑、羯、羌、氐等胡人起兵侵扰中原,先后建立了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政权。期间,榆次先后被匈奴、羯、鲜卑和氐创立的汉赵、后赵、前燕、前秦、西燕、后燕等政权占据。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6)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7)

汉魏以来,入居山西的匈奴不下十几种,每种自有部落,不相混杂。匈奴人与汉人杂处,逐渐适应了农业定居生活,接受汉文化也日深,都改用汉姓,并采用汉语。大多匈奴人租种地主家的田地,有些地主役使匈奴佃户多至数千人。少数匈奴贵族的文化已达到西晋士族的水平,但社会地位却比西晋的下级士族还低,没有进仕的希望。当时山西的匈奴贵族有刘、呼延、卜、兰、乔等五大姓,其中刘姓是匈奴最贵的一姓。匈奴人刘渊(今忻州人)是匈奴首领冒顿单于后裔,可追溯为汉朝王室外甥,拥有传统的声威,号召力很大,他所统领的匈奴人不下三万户。八王之乱和黄河流域遭受的天灾,使得西晋百姓无法生存,西晋王朝的统治基础几乎崩溃。于是,失意的匈奴贵族和被奴役的匈奴群众结合起来,开始起兵反晋。西晋永兴元年(304),刘渊把现成的匈奴五部数十万人迅速变成军事组织,以汉朝皇室宗亲刘姓子孙的身份,以复兴汉室为借口,在左国城(今离石)自称汉王,建立汉国,成为少数民族在中原地区建立的第一个政权。308年,刘渊正式称帝,迁都平阳(今临汾),改国号为“赵”,史称“后汉”“汉赵”“前赵”。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8)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9)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10)

305年,西晋并州刺史司马腾出兵讨伐刘渊失败。306年,刘琨接任并州刺史,时逢并州各县发生饥荒,当刘琨来到晋阳时,“府寺焚毁、僵尸蔽地、荆棘成林、豺狼满道”景象极其悲惨。并州府地尚且如此,当时的榆次城也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并州的晋阳、榆次及周边地区二万户民众随原并州刺史司马腾流亡冀州(河北),为求生他们大多加入了共同对付胡人的“乞活军”。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11)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12)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13)

310年,刘渊之子刘聪称帝,攻破洛阳俘虏了晋怀帝。此时的中原士族大多南下江南,唯有并州刺史刘琨继续留在晋阳、榆次一带与匈奴汉赵政权对垒。312年,汉赵大军进攻军事重镇晋阳,在榆次陈侃一带的武观城展开激战,榆次被匈奴占领,汉人纷纷远离城邑躲避战乱,匈奴人随即涌入了榆次城,此后北方的西晋势力基本上被汉赵政权彻底肃清。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14)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15)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16)

深受汉文化影响的刘渊,为维护匈奴统治,采取了胡人和汉人分开,各自生活的“胡汉分治”政策,在中央及地方按照汉族的习惯设置官职,管理汉民族;同时也保留了匈奴社会的军事、部落组织——单于台,专门管理胡人,把军权牢牢掌握在匈奴人手中。胡汉分治表面上实现了胡汉“和平”相处,减少了汉人的抵抗,但胡、汉地位非常不平等,胡人常常联合起来欺压排挤汉人,胡人破城屠杀汉人事件频发。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17)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18)

面对匈奴的民族压迫,处于汉赵政权统治下的榆次地方豪强和流民首领,纷纷在地势险要、便于防守的东部丘陵山区修建坞堡壁垒。大量由城墙围筑的坞壁,成为汉族民众聚族而居、抗击外族掳掠的据点,坞堡壁垒取代了原来的乡里村落。榆次城东丘陵地带至今仍有高壁、小壁、杨壁、峪壁等以“壁”为名的村落,这些村落可能曾是十六国北朝时,榆次汉人栖身的坞壁所在地。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19)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20)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21)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22)

位于南合流冷姑崖一带的中都城,在140余年后的北魏时期曾作为中都县治,后被泛滥的潇河洪水摧毁。据推测,这座中都城可能也是匈奴汉赵政权统治时期,由逃离榆次城的汉人修筑的坞壁演变而来的。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23)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24)

316年,刘聪攻占长安,汉赵政权占领了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但实际所能控制的地方有限,此时入塞匈奴十九种之一的羯族人开始称霸北方。据说,羯族人原是匈奴贵族的奴隶军队,他们高鼻深目多须,散居在上党郡,与汉人杂居,受汉族地主奴役。羯人汉化较低,不识文字,用汉姓却仍用本族名,建立北方羯族政权的上党郡武乡(今榆社)人石勒就是其中之一。石勒在八王之乱之时就参与战乱,后又投靠匈奴汉国,南征北战立功无数。曾任并州刺史、手握重兵的石勒,攻占襄国(河北邢台境内)后趁机发展势力,于318年建立了赵国(史称后赵),319年榆次被后赵占领,经过多年战乱,329年后赵灭了前赵,占据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随着汉赵的灭亡,匈奴刘氏大部分族人被杀害,劫后余生者有的融于汉族,也有的北逃大漠。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25)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26)

后赵政权几乎全盘接受了前赵的胡汉分治政策,更让羯族人享有了“劫掠汉人可不受任何刑罚”的特权,同时禁止汉人称其为“胡人”,而要称“国人”,违者斩。石勒的侄子石虎夺取政权后,成为十六国时期最残暴的君王,后赵境内的汉人,遭遇了更加严重的民族压迫。羯族军队出征,所到之处烧杀掳掠的对象就是当时的汉人百姓,甚至直接把汉族女子充当军粮饲养起来供食用。经东汉、魏、晋、汉赵四个朝代后,因各种原因迁到中原地区的胡人数量已相当惊人,至后赵(羯赵)时,已多达600万,而汉人却由1200万降到不足400万。据《晋书》记载:“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北方土地大量荒芜,野兽成群出没,残留的汉人为免于屠杀,纷纷筑堡并组成“乞活军”反抗胡人的统治。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27)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28)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29)

乞活军部将汉人冉良(河南安阳人),被后赵俘获后成为石虎的养子改名石瞻,他的儿子石闵也成为后赵统治集团的重要将领。石闵在乞活军的支持下,趁后赵内乱夺取了政权,并恢复冉姓,于350年称帝建国,国号魏,史称冉魏,这也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唯一的汉人政权。冉闵建国后颁布“杀胡令”讨伐胡人,在河北、山西、河南、山东组织汉人对胡人大反击,仅山西中南部和河北常山以南被杀的胡人就多达六十万,羯族基本被灭绝,不少害怕报复的胡人都返回了家乡,胡人数量大减,中原汉人开始恢复增长。冉闵在中原打出了汉人的血性,保住了汉族人的血脉,也引来鲜卑、羌等胡人的联合夹击。三年短暂辉煌之后,冉闵被前燕政权的鲜卑人慕容俊生擒后杀害于辽宁朝阳县遏陉山,冉魏灭亡。据明万历《榆次县志》记载,冉闵被杀后迁葬于北田镇张胡村,但已无法考证,可能只是传说而已。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30)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31)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32)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33)

冉闵是个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有人认为他是汉人的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种族屠杀的刽子手。虽然冉闵率领的乞活军没把胡人彻底赶出中原,但冉闵领导的抗胡斗争,让胡人见识了汉人血腥报复的可怕。冉魏之后,胡人不得不收敛了肆无忌惮的抢掠和毫无人性的压迫,开始寻求与汉人合作。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34)

后赵灭亡后,后赵境内大乱,各地纷纷自立,冉魏实际控制的区域有限。当时的并州刺史张平据有并州坞壁多达三百余座,他同时对几个国家朝贡,曾先后向前燕、前秦和东晋称臣,在各国之间保持中立,割据并州达八年。据说,冉魏时期,并州官署所在地曾迁至台壁,即今庄子乡张坪村,台壁被废弃后,人们称之为“废台”,传说庄子乡张坪村的村名就是由“张平”演变而来。358年,张平率并州壁垒一百三十八座投降了鲜卑政权前燕,鲜卑人开始在榆次这片土地上登场了。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35)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36)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37)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38)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未完待续 请关注本公众号近期更新《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鲜卑》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39)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40)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41)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42)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43)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44)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45)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46)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47)

更多榆次怀旧文章和视频,请识别下方“二维码”或点击“了解更多”关注本公众号

匈奴民族样本(驰骋榆次的古代民族)(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