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字最早出现于殷商时期,含有“支持”的意思;“相”字最早出现于春秋,是“辅佐”的意思。两字连起来则出现于战国时期,“宰相”的意思是指那些佐天子、总百官的最重要的官员的总称。
宰相在先秦时期,被称为“相”、“相国”、“丞相”、“相邦”、“令尹”等,如齐国“景公立,以崔杼为右相,庆封为左相”,《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武王二年,“初置丞相,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等。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宰相的官位,但宰相制的成形是秦国统一六国之后。
还有一点是宰相和丞相经常被人混淆,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其实你看完本文就大致知道了。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造了一系列制度:皇帝制、三公列卿制、郡县制等等。其中三公制是中国最早的宰相制度,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作为最高行政长官,职责是“掌承天子,助理万机”;御史大夫的职责则是监察百官,并且协助丞相工作,所以常有“副丞相”之称;太尉则掌管全国军事,是皇帝之下的最高军事长官,但不常置。所以三公都是皇帝之下、百官之上的最高军政长官,是名副其实的宰相。
西汉的宰相制总体继承了秦朝的三公制,但也有所变化。这种变化是分两条线,第一条线,是三公的名称常有变化,三公之一的太尉,汉初也不常设,到汉武帝的时候被废掉,然后另设大司马;而丞相,西汉也称相国,汉哀帝的时候被改名为“大司徒”;御史大夫在汉成帝的时候更名为“大司空”。所以西汉三公的名称先后被改为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
变化的第二条线是实权的变化,三公号称宰相,但在汉武帝后其权力下降,原因是汉武帝开始重视内朝官,特别是大司马(太尉前身)和大将军,以抗衡丞相和御史大夫为首的外朝官,到了西汉后期,大司马的权力已经超过丞相(大司徒)。大司马常在后面被冠以大将军之名,称大司马大将军,是内朝领袖。另外就是少府中掌管上下文书的尚书地位开始提高,故大司马也常领尚书事,称大司马领尚书事,地位非常高。汉武帝死后,霍光集三个职位于一身,称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权力之大可以擅废皇帝。另外,除了大将军,骠骑将军也可以在前面加大司马,称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曾被授予这个职位。
除了了内朝官和尚书崛起威胁了原来的宰相地位,西汉也偶设上公,地位在三公之上,但上公是虚职,不常设。上公指:太傅、太师和太保。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有学者认为西汉的上公和从公也属于宰相,但根据宰相需要满足的两个条件:一是辅佐天子,二是监督百官,这个观点似乎值得商榷。
到了东汉初年,三公的名称又发生变化,首先是大司马改为太尉,大司空和大司徒的“大”被去掉,所以三公被称为:太尉、司空和司徒。直到东汉末年董卓专权,自认相国,后来曹操罢三公,恢复丞相一职,总揽朝政。
东汉另一个比较显著的变化,是自汉武帝时期开始受到重视的尚书的地位在东汉大大增强,皇帝由于不信任其他官员,所以将许多军政大事交由尚书台协助处理,东汉相权事实上已经从三公转移到了尚书台,故有”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的说法,三公已经是徒有虚名。
在东汉,除了尚书台,地位在三公之上的还有大将军和上公,他们常常兼领尚书事,比如大将军录尚书事,太傅(上公之一)录尚书事,成为东汉真正的实权派。凡录尚书事者,都是东汉的宰相。值得一提的是,东汉的上公和西汉已有所不同,东汉的上公是:太傅和执政将军。
魏晋南北朝是大分裂大动荡时期,从宰相制的角度来看这段历史,它上承秦汉三公制,下启隋唐的三省制,尚书省、中下省、门下省相继出现,尚书省的来源已经说过,中书省则来源于东汉献帝设置的秘书监,后魏文帝曹丕改为中书省;门下省则始于东汉灵帝设置的侍中寺,西晋改为门下省。
隋朝的权力中枢是五省: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中书省)、秘书省、内侍省,五省中又以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中书省)三省最为重要,三省制初步形成。
隋朝虽设有三师(太师、太傅、太保)和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但要么是虚职,要么职位常缺,所以形同虚设。
唐承隋制,依然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但出现了一个新变化,就是一些职位低但有才能的官员会被临时委以宰相事务,被冠以“参预朝政”、“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衔名,也算作宰相。后来发展成为定制,唐高宗以后有资格称宰相者,必加衔“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衔名,没有则不在宰相之列。唐朝后期宰相的名号基本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一规则被五代和宋朝继承。
唐朝宰相的另一个变化是,尚书省逐渐失去了宰相的地位。唐初武德年间,李世民曾任尚书令,后来无人再敢担任此职,尚书省由尚书令之下的左、右仆射领导,行使宰相权力。但到了后来,左右仆射不被冠以“同中书门下”的称号,没资格参与宰相事务,只管尚书省内部的工作。另外唐宰相的办公地点叫政事堂,一开始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在玄宗时期将政事堂改名为“中书门下“,也从侧面看出尚书省地位的消落。
宋朝宰相制经过几次变化。
首先是北宋初期,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在政事堂办公;另外枢密院掌管全国军事,枢密院的长官地位等同于宰相,枢密院和政事堂合称“二府”,是当时军政的最高机构。另外设立三司,负责全国财政管理,地位低于二府。至此,北宋形成“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此时的三省六部已形同虚设。
到了神宗元丰五年进行“元丰改制”, 恢复唐初三省六部制度,同时撤销三司。宰相分左、右,分别把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称为左相,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称为右相,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则为副宰相,宰相的名称不再冠以“同中书门下”。
宋徽宗时期又作改动,以太宰(原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为首相,少宰(原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次相。
宋钦宗时候恢复元丰制度。
南宋宋高宗建炎三年,把左、右仆射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称为宰相,副宰相则是参知政事。
孝宗乾道八年,分别把左、右仆射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称为左、右丞相,副宰相依然是参知政事。
以上是宋朝的情况,作了许多次职位和名称的改动。到了元朝,出现了中书省一省独大的局面,中书省成为了中央宰相机构。中书省的最高长官称中书令,一般由蒙古族皇太子兼任,不过是个虚职,这样宰相的实际权力就落到了中书令之下的右丞相和左丞相身上,平章政事是副宰相。元朝时期尚书省曾三次复权,但时间都不是很长。
明初延续元朝旧制,以中书省为宰相机构,设立左、右丞相,但在1380年,朱元璋杀丞相胡惟庸,撤中书省,至此一千七百多年历史的宰相制度从名义上灭亡。但后来宰相制度又以内阁的形式出现,这是朱元璋始料不及的。到了明英宗时,内阁有了票拟的权力,内阁首辅已形同宰相。
清承明制依然设置内阁,但权力已不及明朝,原因是内阁之上还有一个由满清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简称“国议“,其权力在清初大于内阁。后来康熙设立”南书房“,”南书房“成为权力中枢。待到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均由军机处处理,国议、内阁和南书房已被边缘化,其中国议在乾隆五十六年被取消,南书房则光绪二十四年被裁撤,清朝皇帝通过军机处这个唯皇命是从的机构实质上废除了宰相制度。
以上就是从秦朝到清朝中国宰相制度的发展历程,贯穿其中的主线是皇权和相权的斗争。随着皇权集权的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皇权为抑制相权,一方面不断设立一些由亲信、近臣组成的机构分宰相之权甚至取代之,后来这些新设置的机构成为了新的宰相机构,另一方面则不断增多宰相的人数,分散权力,互相制衡。
最后说说丞相和宰相有何区别,丞相是一个具体的官职名称,宰相则是总称和代称,丞相可以称为宰相,秦汉的三公、隋唐的三省长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明朝的内阁首辅都可以称作宰相。
所以宰相是一个代称,不是一个官职名,但也有例外,在辽代,宰相是一个具体的官职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