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崴脚到底是咋回事儿?

崴脚后什么时候可以跑步(跑步崴脚后如何第一时间判断伤情的严重程度)(1)

我们平时俗称的“崴脚”,其实是踝关节周围韧带的损伤,可能是韧带过度拉伸,也可能是韧带的异常压缩。崴脚后会感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摸上去发热,而且有淤血(皮肤变红或变紫)。这些其实都是由于受伤后,局部组织发生急性炎症反应导致的。而炎症因子进一步刺激了脚踝部的神经,导致了疼痛。需要注意严格意义上的崴脚只是韧带的损伤,不是骨折。

第二:跑步崴脚后如何第一时间判断伤情的严重程度?

崴脚后什么时候可以跑步(跑步崴脚后如何第一时间判断伤情的严重程度)(2)

许多人在第一次崴脚时,不会太当回事。殊不知,踝关节是人体唯一承受全身重量和起支撑平衡作用的关节,其受伤就会牵涉全身。如果在未彻底恢复的情况下又进行运动,刺激了还未修复的肌肉软组织和韧带,使损伤后的踝关节反复受损,最终导致习惯性崴脚。

要解决习惯性崴脚需要打破“扭伤—关节不稳—再次扭伤”的恶性循环。也就是需要全面练习踝关节周围前群、后群、外侧肌群,才能有效增强关节稳定性。下面教大家几招锻炼踝关节周围肌群的方法:

1、站姿提踵

患侧脚掌踩在台阶上,足跟及足弓在台阶以外,从充分勾脚体位,用力提踵直到充分绷脚体位。每天1次~2次,如果力量有限,可在上肢协助下完成。

2、抗阻勾脚

以皮筋为阻力,远端固定,套在脚上,从伸直位尽量用力勾到屈曲位,稍作停顿,慢慢放开。反复做20次,休息30秒,共做4组~6组,每天1次~2次。

3、抗阻绷脚

以皮筋为阻力,近端固定(手握),套在脚上,从屈曲位尽量用力绷到伸直位,稍作停顿,慢慢放开。反复做20次,休息30秒,共做4组~6组,每天1次~2次。

4、抗阻足外翻

坐在床上,膝关节屈曲,双腿、膝关节、足跟并拢,脚面稍绷直,用皮筋套住两脚,患脚用力外翻,动作标准、数量同上。

崴脚后什么时候可以跑步(跑步崴脚后如何第一时间判断伤情的严重程度)(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