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听到类似这样的话语:
“我跟你说话真是费劲,简直是对牛弹琴!”
“我现在上面讲得滔滔不绝,看你们一个个面无表情、毫无反应的样子,我感觉我简直是在对牛弹琴!”
成语“对牛弹琴”的意思是指表达者与倾听者根本无法找到彼此沟通的途径,多含有讥讽的味道。
从字面上,我们比较好理解,牛哪里会欣赏音乐呢!所以无论多么厉害的演奏家去弹奏多么动人的曲子,牛也无法欣赏和领悟,简直是白费力气。
其实,“对牛弹琴”这个成语是有出处的。它出自于一部佛学的相关著作《理惑论》,其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春秋时期的鲁国有一位技艺高超的古琴演奏家,叫公明仪。在一个春光明媚、微风和煦的下午,公明仪携带着自己的琴来到了一片早满了春草的郊外。他找到一块干净的地方坐了下来,开始弹奏了一曲《清角操》,曲音非常玄妙动人,公明仪也陶醉于曲中,他无意瞥眼前方有一头大黄牛在吃草,黄牛低着头除了嘴在咀嚼并无其他任何反应。
公明仪突然之间脑子闪过一个疑惑,为什么如此天籁之音,却不见黄牛有丝毫反应呢?他想了想,可能是这样的曲子不符合牛的习性,牛也无法理解曲中的妙义吧!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公明仪“转为牛虻之声,孤犊之鸣”,他尝试着用琴音模仿蚊蝇和小牛犊的声音,黄牛听见了,便有了反应,之间黄牛甩起来尾巴,抬起来头踱步起来,并不时地望向公明仪这边。
所以,“对牛弹琴”的典故,本意是说明公明仪对音乐的理解已经达到很高的境界。后人却只引用了这个典故的前半段,并以“对牛弹琴”来作讥讽和嘲笑的比喻。其实,“对牛弹琴”,“牛”能不能听懂,关键在于弹奏的内容是不是“牛”所熟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