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31日讯(通讯员陈有为)一位右眼失明、轻度智力残疾的男子,腹部剧痛鼓胀如“皮球”却“有痛说不出”,经医护人员悉心沟通终于配合完成治疗,转危为安。8月31日,这名特殊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家住江岸区的康先生(化名)右眼先天性失明,伴有轻度智力障碍,语言交往能力显迟钝。今年4月初,康先生久咳不愈,频繁腹痛,一碗饭咽不下几口肚子就胀气,呕吐到吐苦水,体重从60公斤锐减到不足55公斤。这期间多处求医查不出病因,一家人遂赶到协和医院求治。

“呼吸急促,心率高达120次/分,若不及时解除肠梗阻,将有生命危险!”8月20日下午,接诊的协和医院胃肠外科吴川清副教授判断康先生患有严重的肠梗阻,决定当晚急诊手术。

“别紧张,身体放松,跟我一起深呼吸,睡醒后就不疼了......”了解到这是一位特殊的病患,手术室护士、麻醉师耐心安抚患者情绪,舒缓而温暖的话语让康先生渐渐放松下来。

由于患者乙状结肠出现严重的水肿增厚,与周围其他组织紧密粘连,操作的空间十分有限。团队凭借丰富的经验与技术,当晚23时顺利完成手术,拆除了这颗不定时“炸弹”。

肚子胀痛咕噜叫是肠梗阻吗(肚皮胀如球却有痛说不出)(1)

患者家属为医护团队赠送锦旗。

但是,患者麻醉苏醒仍让团队放心不下。康先生语言表达能力弱,每句话只能说清寥寥几字,巡回护士和麻醉师反复确认他的神志情况,耐心交流,等待他说出完整的话后才判断麻醉完全苏醒。

不料术后第三天,康先生心率飙升,查出胸腔积液。但是康先生患有佝偻胸,穿刺风险高。当晚23时30分,胰腺外科彭涛副教授赶到病房,给康先生顺利完成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抽出500毫升胸水后,危机解除。

经历一周左右的悉心调理,康先生终于可以自主进食,通畅排便,身体快速康复。

时值夏秋季节交替,吴川清提示:肠梗阻最主要的临床四大症状——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建议大家要严把“饮食关”,切勿暴饮暴食,不吃不洁食物,减少肠梗阻发病几率。

【编辑:余丽娜】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