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季媛媛 实习生郭之睿 上海报道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实施,商业健康险在医疗支付中的地位越发重要《“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明确要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并鼓励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创新与发展,强调“逐步将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应用纳入商业健康保险保障范围”,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胰岛素泵针头怎样节约使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胰岛素泵针头怎样节约使用(胰岛素输注新利器市场渗透率低)

胰岛素泵针头怎样节约使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季媛媛 实习生郭之睿 上海报道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实施,商业健康险在医疗支付中的地位越发重要。《“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明确要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并鼓励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创新与发展,强调“逐步将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应用纳入商业健康保险保障范围”。

近日,美敦力、中再寿险、镁信健康三方宣布签署战略合作,聚焦探索商业健康险、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及创新支付解决方案,同时,发布胰岛素泵商业健康险创新项目,目标人群为22岁及以下罹患1型糖尿病的患儿和40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现场获悉,胰岛素泵疗法是目前对1型糖尿病患者较为关键的一种治疗方式。在设定好输注的剂量和时间的情况下,胰岛素泵可以自动将患者所需胰岛素剂量不间断地提供给患者,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用药难题。

然而,眼下,国内胰岛素泵的普及率并不理想。有业内现场分析认为,其原因主要是患者需支付费用较高。

“为什么说健康产业是蓝海?确实未满足的需求很多。在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支出总费用占GDP的比例约7%,这一比例在发达国家约12%。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医疗健康产业的支出空间将会进一步扩大。”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等表示,当下,将药品与医疗器械和保险相结合可以更大程度地保障患者多层次医疗需求。例如,将胰岛素泵部分支付费用由商业保险承担后,能让更多的糖尿病患者愿意选择这一疗法和设备进行疾病治疗。如此,在提升创新疗法的可及性的同时,该类产品的使用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大。

糖尿病患者缘何“控糖”难?

据2021年底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布的全球糖尿病地图(第10版)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4亿,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糖尿病是一组因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所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伴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紊乱为特征的疾病,也是导致眼、肾脏、心脏和血管等多种器官慢性损害、功能障碍及衰竭的重要原因。

陈艳(化名)今年26岁,13岁被确诊为1型糖尿病,从那时起,她的人生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和糖尿病作斗争。

此前,上海某三甲医院代谢科专家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1型糖尿病主要爆发于青少年群体。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由T淋巴细胞介导,胰岛β细胞被攻击破坏,引发炎症,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而发病。患者需要外源胰岛素来帮助生存,并将其血糖维持在一定水平,以降低失明和肾衰竭等常见并发症的风险。

相比之下,2型糖尿病是一种退行性疾病,患者能够分泌胰岛素但比较紊乱,需要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水平,以避免随着病情发展,口服药物变得无效时出现并发症。目前,无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都还无法进行自我治愈。

1型糖尿病对青少年患者而言,最大的难处还在于,在美食面前无法和同龄人一样大快朵颐,这也让不少家长黯然神伤。因为吃饭对普通人来说是一件平常的事情,但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在吃饭之前需要面对的是扎针的痛苦,更不用说享受吃零食的快乐了。不仅如此,陈艳介绍,身边有几十位1型糖尿病小患者和家长有着相似的控糖经历。“不少家长会亲口品尝自己孩子的尿液,也有儿童患者会因为一开始没能采取胰岛素泵疗法、而选择通过注射笔来治疗,三餐采用基础率注射,每天最少要扎自己四次针。”陈艳说。

这些痛苦陈艳也深有体会,在陈艳确诊患病后的第一个春节,尽管家家户户都摆满了美食,但当时的她除了一日三餐,任何零食都不能吃。“当时,我很想在过年的时候吃上一颗瓜子,于是向妈妈提出了请求,我当时内心希望我妈同意我,但是我妈妈居然说:‘你最好别吃。’”当时的陈艳还是一个13岁的孩子,在日常三餐都吃不是很饱的情况下,承受了较大的精神压力。

除此之外,陈艳还需要把血糖波动控制在最小化,每日三餐之后,都要运动至少15分钟。“我会每天通过表格记录自己吃了什么、注射了多少剂量的胰岛素、餐后血糖是多少……我清晰地记得十个指头都扎满了针眼的痛苦。”陈艳说。

胰岛素输注“新技术”抢占市场蛋糕

如此不难发现,糖尿病患者深受疾病之苦,加强抗糖新技术规范应用,实现普及推广及患者获益已经成为一大主流趋势。

事实上,在多种新科技诞生后,许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包括扎手指测血糖在很多场景中就已成过去式,近两年,市场上的确出现了较多针对血糖监测的创新科技。

例如,早在2014年,谷歌“智能隐形眼镜”项目中就包含了通过泪液检测血糖的智能接触式透镜。

2016年7月,雅培辅理善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可以动态葡萄糖图谱能直观展现个体日常的葡萄糖变化,以及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变化趋势。

2016年9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来自美敦力的MiniMed670G组合闭环系统,这款设备看起来像智能手机的人工胰腺设备利用无线链接胰岛素泵和血糖监控传感器,可以自动监控和管理胰岛素的输注。

目前,按照胰岛素给药方法,胰岛素输注器械可分为胰岛素注射器、胰岛素笔、胰岛素泵等。相比于注射器或注射笔,其中,胰岛素泵被行业专家认为,能够提供平稳而持续的输注剂量,从而维持全天血糖稳定,也是随着创新技术发挥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患者扎针的痛苦也有望成为过去式。

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不能或者很少分泌胰岛素,需要持续输注胰岛素治疗;而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可采取口服药物治疗,但随着病程的进展,控制高血糖的治疗强度也需要随之加强,最终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临床研究结果证实了胰岛素泵的治疗效果,胰岛素泵也被写入《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医生和患者对其认可度有望持续提高。

据华经产业研究院分析报告,由于胰岛素泵能够提供平稳而持续的输注剂量,因此渗透率不断提升,从而市场规模也有望保持稳步增加。全球胰岛素泵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41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5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6.6%。而全球胰岛素泵市场主要玩家包括美敦力、Insulet、罗氏等。

此外,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在我国,胰岛素泵行业还处于发展初期,2015-2020年我国胰岛素泵市场规模均为1亿美元。但随着胰岛素泵技术的不断发展,产品的持续研发,预计2025年我国胰岛素泵市场规模将达到3亿美元。

为何胰岛素泵市场渗透率低?

随着医疗科技发展,胰岛素泵通过相对精准的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最大程度地模拟人体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模式,更好地实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减少患者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的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但是,尽管如此,目前在中国,胰岛素泵适应证患者佩戴率大概只有5%-7%左右,远远低于欧美国家的水平,难以在糖尿病市场占据主流地位。

在美敦力糖尿病业务大中华区负责人黎海看来,胰岛素泵之所以在中国渗透率较低,主要有三个障碍:

首先,“不知道”,多数人对于1型糖尿病这一疾病乃至背后的胰岛素泵疗法了解甚少;

其次,“用不起”。除了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素的强化治疗方案外,目前对于I型糖尿病患者而言,采用胰岛素泵给药治疗也是目前临床上推荐的强化治疗方案,给药方便快捷,但胰岛素泵费用约需6-9万元,相关耗材费用约需3万元/年,许多患儿家庭因为高额医疗费用负担无法为患儿提供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此外,“用不好。”在使用胰岛素泵的过程中,不少患者会面临很多问题,因而,要加强医师培训,要确保患者能正确使用胰岛素泵也成为当下一大挑战。

无论是“不知道”还是“用不好”,背后都是教育的缺失,而在“用不起”方面,构建商业健康保险、医保、患者三方支付体系,在近年来也成为一大主旋律。对于商业保险创新如何惠及患者,金春林认为,基本医疗保险的重点受众是急救、住院、部分门诊患者,其他的保险层次在基本医疗保险外面想办法,前面向预防方面延伸,后面向康复、养老方面延伸。

“商业保险的目的是除了经济分摊以外,更重要的是达到多方共赢的效果。从国际商保的发展趋势来看,需要与健康产业紧密融合,构建最大效益的生态圈。而这也不能单单看其中某个环节,还应顾及到前后涉及的环节。比如,除了器械本身花费的费用高低,还要关注患者治疗的整个病程。”金春林说,对于患者而言,在享受治疗技术带来的获益之外,最大程度的降低个人支付也至关重要。而保险本身应倾向前端预防,从少发病、早发现、早干预去节约费用,而不是等生病以后赔付。商业保险的本质应该是保证医疗资源不会过度使用。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