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亮,从路到园
苏州河边的M50创意园区内,纺织纱厂的工业遗存大大小小错落其间。外墙的旋转楼梯若隐若现。打扮时尚的年轻人往来穿梭,每一个拐角、每一间屋子,或许都能遇到惊喜。
作为上海当代艺术的聚集地之一,这片园区的工业风格似乎显得理所当然,甚至给了艺术气息某种加分。
然而微更新,依然迫在眉睫。
厂房与厂房之间,有几条狭窄、逼仄、长年不见阳光的通道。紧挨4号楼的通道,其狭窄、昏暗程度曾为其中之最,可偏偏园区南片唯一的公共厕所正位于此。更新之前,“要不是为了上厕所,我绝不会走这条路。”一位路人这样表达,“厕所也暗,晚上有点吓人,使用不太方便。”
面对如此消极的空间,M50园区起初的诉求简单直接:提亮。常驻M50的艺术家、公共艺术策划人刘毅受邀,为这条弄堂设计路灯。
刘毅了解4号楼的前身是纺织厂车间,熟悉两边的画廊、工作室。“通道也是公共空间,是游客可以漫游的空间。”刘毅说。他与M50艺术总监叶蕾经过一番商议,双方达成共识,调整了更新方向。
装几盏路灯只是一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方法,倒不如用艺术手法把通道当成公共空间,当作常态化的公共艺术舞台,既能表达这方土地的历史文脉,同时又和当下的人、现场的环境发生关联。“M50弄堂计划”由此诞生。
在刘毅看来,不用大兴土木、大动干戈,公共艺术同样可以为社区、园区的共建与更新出一份力,如果做得恰如其分,与场地匹配度高,那将会产生超乎想象的效果。
“以艺术这样的软活动介入,激发人与人的互动关系,以开放的公共空间作为年轻人的艺术实践教育基地,以丰富的共创策划来联动社区居民、游客和艺术创作工作者。”刘毅如此概括更新思路。
那么,这些昏暗的弄堂,究竟该用哪些艺术内容去提亮呢?首先还是调研。
2017年,M50园区曾经展开了一场壁画墙绘活动,同样是由刘毅带领团队创作的。
通过墙绘,工业遗存与它过去的文脉有了呼应,又因为园区当代艺术的氛围,显得独特又贴切。
这一次,却不仅仅是墙绘那么简单。几条弄堂是一个个立体空间,如何在创作艺术作品的同时,又确实对弄堂功能起到提升、更新的作用?
刘毅拿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更新作为对标参考。
19世纪上半叶,大规模煤矿开采和钢铁生产使德国鲁尔区成为世界著名的重工业区之一。20世纪50年代,随着煤炭、钢铁经济的衰退,重心转移,鲁尔区沦为德国西部失业率较高的地区。于是,综合性、系统性地通过工业遗存来进行旅游开发,从而达到区域复兴的更新之路开始了。
一些工业遗存被转化为博物馆,如钢铁厂、煤矿厂、焦化厂,由此吸引了大量亲子家庭来旅游。导游来自原厂工人,他们的介绍和讲述充满情怀与故事,也激发了社区参与感和认同感。
废旧的矿场小火车被改成园内游览工具,整片的工业建筑由此连成一个大景点。同时,一些老厂房吸引了广告公司、设计公司的进驻,鲁尔区逐渐转身为现代设计产业中心。
最让刘毅感叹的,就是鲁尔区的公共空间激活利用。比如“北极星公园”,原本是一片煤矿废地,现在被改为多用途的公共空间。这里可以举办各种大型的户外运动、户外演出、户外艺术展等,结合附近河道恢复自然生态的举措,工业景观和自然景观兼具的场地,加上文化艺术演绎,充满无穷魅力。
刘毅感到,位于苏州河畔的M50与鲁尔区有部分相似之处,是上海曾经作为工业重镇的缩影。只不过它体量较小,却不妨碍打开思路。
本世纪初,苏州河边工厂大面积搬迁,莫干山路50号留下一片空厂房。有些厂子倒闭不久,便对外租赁。几位艺术家相中了莫干山路,把国际艺术圈的人纷纷带了进来,当代艺术的中外交流就在世纪之交的上海开始了。
从此,原本的上海第十二毛纺厂车间成为画廊,技术科办公室成为工作室,工人浴室成为创意商店。近一个世纪里,M50创意园的厂房经历了民族资本—公私合营—国有企业的变化历程,名字从信和纱厂、上海信和纺织厂、上海第十二毛纺厂到上海春明粗纺厂。
而如今,它是上海苏州河畔唯一保存相对完整的工业区,建筑形态覆盖了20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的各种类型。
这意味着,这片艺术园区,除了艺术活动,其本身就可以成为品读城市历史文化的工业景观博览园。与德国鲁尔区相似,这里的公共空间也能成为游客游憩、观赏、品读的对象。
把园区当景区打造,只要配上一些小标志、小灯牌、小装置,就能起到大效果。叶蕾作为M50园方的项目负责人表示,看似只是艺术手法的微更新,然而他们希望在这个社区里,不仅每一扇关闭的门内有艺术气息,整个公共空间也能处处见到艺术,见到人的活动,与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产生联动。
缝合,贯穿历史与当下
思路已定,具体怎么操作?
不是拍脑袋设计,也不是闷头创作、执行、只待结果。整个过程被变成了一场再现城市历史与文化的艺术活动。
叶蕾和刘毅定向邀请了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3所艺术院校的师生团队,前来参加“M50弄堂计划”的艺术作品比赛,各自为这些弄堂量身定做艺术作品,再邀请各路人马作为评委,评出优秀作品,并在弄堂里落地。
奖项以鼓励为主,不排名。评委人员中不仅有艺术家、教授、博物馆人员,也有纺织厂老工人、保安。公共空间最终是为人服务。
这个板块取名为“弄堂织识”,在赛博朋克、潮艺术、游戏与动漫美学风格下,以新媒体、壁画、参与性艺术、灯光装置、声音、动画、网络艺术等不同媒介的创作,来对位历史中的纺织知识与视觉面貌。简单说,尽可能围绕“纺织”这个主题开展艺术创作,展示上海的历史文化、工业遗存。
主办方先带领参赛师生们翻阅历史资料、参观纺织博物馆。接着定下一些规则,如作品必须是为几条弄堂量身定制,突显公共性,绝不能把艺术家工作室的作品直接搬到公共场所。好的公共艺术作品,应该是对现场负责、让群众获益,并且享受其中。
“风格还是要指定,不然所有东西堆在弄堂里,会显得乱七八糟,我们毕竟还是一场公共空间的微更新,不妨看成一篇有趣的命题作文。”刘毅说。之所以统一为赛博朋克、动漫美学风格,是受到城市霓虹灯的启发,这些上海风格元素既带有赛博朋克的潮流电影味道,又可以有夸张、塑形的空间。
园方还邀请了纺织厂老工人、园区工作人员、常驻艺术家与参赛师生们交流,给他们提供更多灵感。
最终交出来的作品,超乎意料。
学生获奖作品《纺织工具》是一张丝网印刷的海报。提取的工具剪影有梭子、手摇纺车、经车、纬车、线等。挂在弄堂中,图案鲜明,直接进入观众视野,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M50游览共创装置》特别好玩。它在木板上,用布、毛线绘制出一张M50园区地图。园区内的景点与艺术工作室位置被螺丝标记出来。在木板下方的凹槽中摆放着一些毛线,参观者可以自行拿取毛线,自己在螺丝之间缠绕,继续给这幅地图增添地标和细节。
这幅地图变成了观众与作者共创的艺术,每个人既是作品的观看者也是作品的创造者,大家对M50的印象像丝丝缕缕的毛线交缠在一起。上一位观众完成的互动,给下一位观众呈现一个全新的M50地图。
园方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把画廊的绳子和绒线放好后,果然有游客路过看到,开始绕线圈。一周后,地图被绕满。“艺术家搭建了一个舞台,但主角是大众,所有人一起创作,永远没有完成的那一天。”园方工作人员感叹。
《纺织荣耀》则由刘毅带领几位学生共同完成。作品同时也达成了最初目的:点亮原本昏暗的弄堂。
材料使用霓虹灯软管、亚克力、写真布、木制画框、射灯等,从老上海的纺织业商牌中提取图形元素,结合纺织厂的奖状、奖杯等形象,制作出一些闪耀的灯牌。
这些灯牌被悬挂在整条弄堂的天花板上,增加绚丽色彩。采光问题解决了,还给这条弄堂赋予电影场景般的氛围。如今的4号楼通道转身成为“网红”,不少路人被霓虹灯牌吸引,纷纷前来参观、拍照。
学生获奖作品《织出纵贯线》则用霓虹灯、丙烯制作出不同形态的纺织机,让当代人纵览纺织机的发展历史,也浓缩了纺织厂一路走来的变化历程。灯光的运用,使作品给人一种在纺织未来的感觉。
还有一些作品,运用灯箱、小屏幕播放H5动画、老照片。视频与图片里曾经的苏州河码头诉说着一段过往,但闪亮的霓虹丝带、纱线飘过码头的上空,给人一种强烈的时空碰撞感。
《时代M50》则是一面镜子,放在弄堂里,成为俊男靓女们的打卡镜。镜面被设计成杂志封面的效果。
游客们只要靠近镜子,拿起手机自拍,就可以收获一张充满时代感的杂志封面照。镜面上贴有“劳动模范”“最佳挡车工”等纺织厂元素的标语,让游客体验一把成为周刊封面人物的感觉。有艺术家评价它是“元宇宙中的纱线游戏”。
值得一提的是学生获奖作品《缝合》。缝纫代表着纺织工厂的技艺。这组作品,把老弄堂里墙上、地上的裂缝,用涂料画成纱线进行“缝补”。
弄堂里的几处裂缝,没有被水泥匠修补,反而被刻意画出来、用“纱线”缝起来。所缝之处,皆吸引路人眼球。这样的装饰画既呼应M50的历史,又用直观易懂的方式向参观者展现主题。不费一砖一瓦就达到了弄堂更新的目的。
然而评选时,评委产生了分歧。有专业评委表达异议,认为这种表现手法在当代艺术领域已经比较常见,有“模版套用”之嫌,创新性不够。也有专业评委比较认可。而大众评委,如工厂老员工、保安等都非常喜欢,觉得通俗易懂。大家经过一番唇枪舌剑,最后还是决定给作品颁奖。
“我们一开始的主题就很明确,这是公共艺术,是艺术更新、工业遗存的激活。场所的公共性、服务性,艺术装置与大众的互动与文化表达是第一位的,它不是单纯展览馆内的艺术,不是只讨论艺术的问题。手法或许老套,但是放在弄堂这个场景中,确实好用。”刘毅解释说。
该作品出自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学生。她是上海嘉定人,坦言自己此前对苏州河了解甚少。这次活动,老师带他们参观纺织博物馆,再了解苏州河畔的工业历史,“大开眼界,长了很多知识。”她如此形容博物馆的见闻。骨头打磨的针、纺织标本等令她如痴如醉。回家后,本就学过织毛线的她,立即想到了针线活儿。结合M50里看到的地面裂缝,她想到了针线修补的方式。
缝补的纱线并非随意画上去的,她与另一位绘画的同学查阅了一些缝补手法,把它们融入画中。执行过程比想象中艰难,毕竟在真裂缝上作画,颜料上色、形状勾勒颇具挑战性。
不少路人经过,纷纷拍照,“搞得我很不好意思,但想想,这个互动过程也是一种缝合”。有人问她在做什么,有路人说很好玩,甚至有年轻人把手按在裂缝的地面特意比画几下。
取景,人的参与才是风景
如今,人们在M50走走逛逛,可以并不急着钻进某个展览或工作室。在户外的公共空间漫步休闲,几条弄堂内的艺术作品默默讲述着故事,路人因此更加了解这个园区不只有当代艺术,也是城市河滨的一段历史与文化的缩影。
点亮的弄堂里,被放了把公共座椅。椅子原本就有,只是乏人问津。
如今,配合边上的墙绘,园方邀请学生、员工用纱线编织椅背。看到的路人如果有兴趣,也可以编织几下,再坐下,安静地品读空间里的各类艺术装置。
正巧弄堂有一处灰暗的死角,此前没有内容。借助这次空间的艺术激活,在刘毅的力促下,这个小角落变身为一个“公共图书馆”。
这里的每家画廊、工作室,都有自己的画册,能否集成这些画册,做成一个二手图书馆?刘毅率先捐了一座书架、8本画册,再到处分享这个信息。慢慢地,附近画廊都开始捐出自己的画册。几个月后,没有任何人打过招呼,有一家画廊又默默捐了一个书架。
每个人都可以走进来欣赏、停留。画册中的东西是过去的静物,但这方空间是活的,持续发生的。
这几条弄堂火起来了。公共空间成为教学试验田,时不时,有艺术学者、教授带领学生到此教学,举办沙龙讲座,也有艺术家在此交流。
在M50园区和刘毅的计划中,未来,这方天地还可以策划更多活动,如弄堂小剧场、弄堂时尚秀。希望更多人发现身边的美好,人们对所在的城市和片区有更多关注和了解。
“弄堂共创”,让公众不仅成为欣赏者、使用者,也成为创作者。艺术,以软的、有趣的、有内容的手法,契合了城市更新的理念: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参与设计苏州河贯通工程的景观设计师、上海市劳动模范毛项杰,时常带领学生来苏州河畔讲学。
“设计做得再好,没有人理解,就是空洞的。”毛项杰解释,一条岸线的生动更新,不能仅仅在硬件上激活,更重要的是人人参与。
她讲解量、接待量最大的,就是华东政法学院到M50的岸线段。无论组成团队的是小学生还是成年人,每一次讲解,团员们都渴望知道城市发生了什么变化,如何发生。
她曾遇到退休老人在河边吟诗,看到孩子在更新后的河畔嬉闹。也有M50的艺术工作者、学生在河边写生。
艺术家的参与赋能,让游学课程变得更加丰富。她为此设计了带孩子去苏州河畔速写的活动。边走边学中,让孩子们感知河边岸线的魅力,感知工业遗存更新后的文化魅力。
她发现,不少孩子就生活在苏州河周边,但他们起初并不了解这里的历史,也没意识到岸边的美好。为此,她组织设计更多类型课程,有工业历史,有红色文化,也有科教美育,还策划了岸线边的音乐直播,用多种媒介和手段,激活这个片区。
逐渐地,毛老师的苏州河行走课程形成了品牌效应,积累了不少小粉丝。
同样,M50园区从公共艺术的角度出发,开始了更多艺术与更新的融合。比如,最近刚刚结束的第三届“M50上海当代艺术周”,规模不大,有点“悄无声息”的感觉。但每一个跨入园中的观赏者,都可以感受到苏州河厂房与艺术的融合,感受“一江一河”景观区域的氛围,作品更加亲民化、接地气。
在叶蕾看来,为公众服务的艺术,可以启发创造才能、保存历史记忆、美化公共空间、带动地区经济。
老厂房式“艺术社区”,未必需要大动干戈的硬件更新,艺术的手段不仅恰到好处,更给予其他点位城市更新新的启发——如何在更新的公共空间里植入趣味内容;如何用场地本身生动地讲述城市故事,品读城市历史,而不仅仅是立一块信息牌;如何让路人在这里产生文化感知上的兴趣与互动,真正成为空间的参与者。
M50弄堂的尽头,有学生把小小的破旧出口装点成相机取景框,巧妙将内外两个空间联系在一起。
当人走进弄堂时,景是眼中框,人也是框中景。他们一起通向出口处的光,通往未知的、温暖的远方。
题图来源:M50弄堂。受访嘉宾提供
来源:作者:龚丹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