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同辈亲属

1.1 同父同母或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及配偶。

哥哥(大同的口语读为“港港”,后一个音节读轻声,实际读音如“港·刚”)——按排行再分为大哥(读“港”,下同)、二哥……。大同人的排行习惯是兄弟排兄弟,姐妹排姐妹,男女不混合排。

嫂子——按次分为大嫂(子)、二嫂(子)等。如只有一个,则称“嫂子”。

姐姐——按次分为大姐、二姐等。

姐夫——(大同口语把姐夫、妹夫、姨夫、姑夫等称呼中的“夫”都读成入声,与“福”同音)依次分为大姐夫、二姐夫等。

兄弟——指弟弟。当面称名字,或按排行称老二、老三。

小婶儿——背称弟之妻。当面可以按兄弟的排行称老二家、老三家,也可称“弟名 家”。自己有孩子后,也可称“他二婶儿”、“他三婶儿”。小婶儿有孩子后,也可称“小婶儿的孩子名 妈”。

妹妹——背称。当面称名儿。

妹夫——背称。当面称名儿。

1.2 同辈隔山亲,指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及配偶。

第二节 上一辈亲属

2.1 父母、父母的兄弟姐妹及配偶。

面称、背称相同。

达达(后一“达”读“大”)、爹——生父。

妈——生母。

老爹——父之兄。按次有“大老爹”“二老爹”等。

老妈老爹之妻。按次有“大老妈”“二老妈”等。

叔叔——父之弟。按次有“二叔”“三叔”。也有称“二达”“三达”的。

婶子、婶婶——叔叔之妻。按次有“二婶子”“三婶子”。也有称“二妈”“三妈”的。

姑姑——父之姐妹。按排行有“大姑”“二姑”“三姑”等。

姑夫——姑姑的丈夫。按次有“大姑夫”“二姑夫”“三姑夫”等。

2.2母亲的兄弟姐妹及配偶。

舅舅——母之兄、弟。按排行称大舅、二舅等。排行最小的多称“老舅”。

妗子、妗妗——舅之妻。按排行称大妗子、二妗子、大妗妗、二妗妗。

姨姨——母之姐妹。按排行称大姨、二姨。

姨夫——姨之夫。按排行称大姨夫、二姨夫。

2.3上一辈隔山亲。

面称时与2.1,2.2组的称谓相同,背称时在前面加“隔山”二字。

2.4上一辈叔伯亲,指父母的叔伯兄弟姐妹及配偶。

背称时,在2.1,2.2组各称谓前加“叔伯”二字。面称时不加。

2.5上一辈表亲,指父母的表兄弟姐妹及配偶。

面称与背称相同,都是在2.1,2.2组各称谓前加“表”字。

2.6上一辈姨亲,指父母的姨兄弟姐妹及配偶。

面称背称相同,都是把2.5组各称谓的“表”字换成“姨”字。但通常没有“姨姨姨”“姨姨夫”的说法,这两种说法的前一个“姨”字要去掉。

2.7上一辈奶亲。

通常用的只有奶妈(奶自己的)和奶爹(奶妈的丈夫)

2.8上一辈干亲。

通常用的只有干爹、干妈。

2.9上一辈姻亲。

外父(岳父)是背称,自己有孩子后也可面称“他老爷”。现在也有随妻子当面称“爸”的。

外母娘(岳母)是背称,当面有称“他姥姥”的,也有随妻子称“妈”的。

公公——背称夫之父。面称随夫。

婆婆——背称夫之母。面称随夫。

大同方言里常指的什么(大同人称谓大全)(1)

第三节 上两辈亲属

3.1祖父、祖母和祖父的兄弟姐妹及配偶。

爷爷——祖父。面称背称相同。

奶奶——祖母。面称背称相同。

(几)爷爷——祖父之兄弟。“几”代表排行。如大爷爷、二爷爷。

(几)奶奶——指(几)爷爷之妻。

姑奶奶——祖父的姐妹。前面可加排行。

姑爷爷——姑奶奶的丈夫。前面可加排行。

3.2祖母的兄弟姐妹,外祖父外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的兄弟姐妹及配偶。

舅爷爷——祖母的兄、弟。可加排行。

舅奶奶——舅爷爷之妻。可加排行。

姨奶奶——祖母的姐、妹。可加排行。

姨爷爷——姨奶奶之夫。可加排行。

老爷——外祖父。面称、背称同。

姥姥——外祖母。面称、背称同。

(几)老爷一—外祖父的兄、弟。前面加排行。

(几姥姥)——(几)老爷的妻。前面随(几)老爷加排行。

姑姥姥——外祖父的姐妹,前面可加排行。

姑老爷——姑姥姥的丈夫。前面可随姑姥姥加排行。

舅老爷——外祖母的兄弟。前面可加排行。

舅姥姥——舅老爷之妻。前面可随舅老爷加排行。

姨姥姥——外祖母的姐、妹,前面可加排行。

姨老爷——姨姥姥的丈夫。前面可随姨姥姥加排行。

3.3上两辈隔山亲,指祖父母的兄弟姐妹及配偶。

背称时,在3.1,3.2两组称谓前加“隔山”即可。

3.4上两辈叔伯亲,指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的叔伯兄弟姐妹及配偶。

背称时在3.1,3.2两组称谓前加“叔伯”即可。面称一般不加。

3.5上两辈表亲,指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的表兄弟姐妹及配偶。

背称时在3.1,3.2称谓前各加“表”字即可,面称一般也加。

3.6上两辈姨亲,指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的姨兄弟姐妹及配偶。

背称时在3.1,3.2称谓前加“姨”字,面称可加可不加。

第四节 上三辈亲属

祖爷爷——曾祖父。通常面称“祖爷”。

祖奶奶——曾祖母。通常面称“祖祖”。

祖老爷一—外曾祖父。通常面称也是“祖爷”。

祖姥姥——外曾祖母。通常面称也是“祖祖”。

大同方言里常指的什么(大同人称谓大全)(2)

第五节 下一辈亲属

5.1自己的子女及配偶。

儿子—一当面称名。背称几儿子、几小子。

(几)媳妇儿——当面称“儿子名 家”,儿媳妇有孩子的可称“孩子名 妈”。现在也有当面称名的。

女儿、女子——当面称名,背称几女儿、几女子。

女婚——面称、背称都可随女儿的排行称“大女婿”“二女婿”,也有称“女儿名 女婿”的。现在也有面称名字的。

5.2自己的亲兄、弟、叔伯兄、弟和隔山兄、弟的子女及其配偶。

侄儿——当面称名,背称侄儿、几侄儿。

侄儿媳妇儿——面称、背称都是“侄儿名 家”。

侄女儿——当面称名,背称侄女儿、几侄女儿。

侄女女婿——面称、背称都是“侄女名 女婿”。

5.3自己的姐妹、叔伯姐妹和隔山姐妹的子女及其配偶。

外甥——面称名。背称可以加排行。

外甥媳妇儿——面称“外甥名 家”,也称名。

外甥女儿——面称名。背称可以加排行。

外甥女婿——面称“外甥女儿名十女婿”。

5.4自己的表兄弟姐妹的子女及其配偶。

(本组所列称谓全是背称,面称参照5.2和5.3组)

表侄儿

表侄儿媳妇儿

表侄女儿

表侄女女婿

表外甥

表外甥媳妇儿

表外甥女儿

表外甥女婿

5.5自己姨兄弟姐妹的子女及其配偶。

背称时把5.4组各称谓的“表”字换成“姨”字即可。

大同方言里常指的什么(大同人称谓大全)(3)

第六节 下两辈亲属

6.1儿子的子女及配偶。

孙子——当面称名。背称可加排行。

孙子媳妇儿——面称“孙子名 家”。

孙女儿、孙女子——当面称名。

孙女女婿——面称“孙女名 女婿”。

6.2女儿的子女及配偶。

普通话的“外孙”,在大同方言里说成“外甥”。“外孙女儿”说成“外甥女儿”。即自己姐妹的孩子和自己女儿的孩子都称“外甥”“外甥女儿”。因此,本组的称谓可参见5.3组的称谓。

下三辈亲属,背称时在下两辈称谓前加“重”字。如孙子之子称“重孙子”。不一一列举。

大同方言里常指的什么(大同人称谓大全)(4)

大同方言里常指的什么(大同人称谓大全)(5)

大同方言里常指的什么(大同人称谓大全)(6)

大同方言里常指的什么(大同人称谓大全)(7)

第七节 社交称谓

一、普通称谓

7.1对于比自己大两辈的男性邻里、熟人等。

称“姓 爷爷”或“姓 爷”。如:张爷爷、张爷。对女性称“姓 奶奶”或“姓 奶”。如:张奶奶、张奶。这种称呼里的“奶奶”或“奶”都是读轻声的,与称呼祖母的“奶奶”的读音不同。称呼祖母的“奶奶”,头一个“奶”字读上声,第二个“奶”字读轻声。

7.2比自己大一辈的人。

姓 大爷——称年纪长于或相仿于自己父亲的男性。如:张大爷、李大爷。“大”字读成入声,不读去声,读如“达”。

姓 大大——称年纪长于或相仿于自己母亲的女性。如:张大大、李大大。两个“大”字都读入声。

姓 叔——称年纪小于或相仿于自己父亲的男性。如:张叔、李叔。“叔”读如“收”。

姓 婶婶、姓 婶儿——称年纪小于或相仿于自己母亲的女性。如:张婶婶、张婶儿。当说“( )婶儿”时,“婶”读轻声,不读上声。

7.3年岁相仿的人之间。

姓 哥——“哥”字读入声,读如“各”,也读"港"。如:张哥、李哥。

女性之间往往互用尊称,中年以上的妇女互称“张婶婶”“张婶儿”“张大大”“李大大”。

7.4老年人称男青年常用“这后生”“那后生”。

7.5对不同职业的人所加的称谓。

过去有:师傅、掌柜、经理、先生等。现在的称谓与普通话差别不大。

大同方言里常指的什么(大同人称谓大全)(8)

大同方言里常指的什么(大同人称谓大全)(9)

二、人称代词

您儿和您儿们——大同话里,第二人称代词的尊称式是“您儿”,带儿化音。这在全国是罕见的。另一点是第二人称代词的尊称式既有单数,也有复数,即既有“您儿”,也有“您儿们”。这和普通话里的“您”后面不加“们”也不一样。

他儿和他儿们一—大同话里,第三人称代词也有尊称式,也读儿化音,并且也有加“们”的复数形式。这些都是很特殊的。

阁人——平辈而又相识的人,互相之间常用“阁人”表示“你”。如:“阁人的孩子多大了?”即“你的孩子多大了?”

人家一一当“人家”不作住户讲,而作代词用时,大同话的“人家”的读音变成了“银姐”。通常作第三人称代词用,有时也可活用为第一人称代词。

(注:本文为山西大同方言专家马文忠先生为《大同民俗集成》专门撰写的一章内容,后因故该书没有付梓,马老未能看到成品,十分遗憾!现原书副主编、责任编辑刘印军把它编辑发送在“太原道”上,以告慰已故的马老师!同时寄语读者:了解方言,懂得土语,认真学习普通话,拉近你我他的距离。)

来源:太原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