娴淑文静、善良聪颖的燕德妃,祖籍涿郡昌平(今北京昌平)、隋朝名门之后,从小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还在母亲膝下玩耍的时候,就表现出了过人的天赋。相传有一回,她母亲(杨氏、隋观王杨雄的第三个女儿)发现她对《上林赋》过目不忘,对她就爱得不行,认为假如这是一个男儿,一定会成为经国纬世的人才。的确,她的才能表现在走进大唐的历史以后。因“香名逾振”, 十三岁的时候,她被召入秦王的后庭之中,领受了一个贵人的封号。李世民掌舵天下后,她被册拜为贤妃,随后她给李唐天下生过两个男人(一个是后来的越王李贞,一个是后来的江王李嚣)。贞观十七年(643年),李世民的五儿子李佑(阴德妃所生)谋反朝政,李世民把阴德妃降为嫔,燕妃接替阴妃的位置升迁为德妃。

李世民为什么放过太子妃 李世民的燕妃一生温良谦恭(1)

就是这位燕妃把武则天引进了大唐的历史。燕妃的母亲和武则天的母亲是堂姊妹关系,自己的表姊妹武则天人才出众,天生丽质。燕妃进宫之后,便周旋着把武则天弄到宫里来。李世民驾崩后,燕妃的大儿子(李世民的第八个儿子)被封为越王,她被册拜为越国太妃,和亲生儿子一起赴任。

这位武后的表姐,为人温良恭谦,又曾经大恩于武后,所以高宗和武后都给了她超出常人的敬重。在以后的日子里,武后还隔三岔五地把她请进宫中小聚,叙叙亲情和家常,甚至在泰山封禅这样重大的活动中,在武后的提议下,高宗不但把她带去了,还安排她主持了终献的祭祀仪式。在李世民入土昭陵以后,这位前朝的妃子过了一段很体面的日子。671年,她在吊唁武后母亲荣国夫人(杨氏)的路上病逝,高宗李治亲自给父皇的妃子成立了一个治丧班子,命令工部尚书杨昉全盘负责燕德妃的葬仪,安排许敬宗为她的神道碑撰文;武后命令寺观的僧人道士为她超度,还给她修造了两尊佛陀绣像,并亲笔制铭绣于座下。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位于陕西省礼泉县烟霞乡东坪村的燕妃墓被盗。

几天后,有关部门准备成立发掘队,对这个墓葬进行抢救性清理。

李世民为什么放过太子妃 李世民的燕妃一生温良谦恭(2)

清理工作是在两个月以后正式开始的。可由哪里进入墓子是一道为难发掘人员的问题。由当年的墓道口进入是合适的,而要调查后挖开墓道口不但有些费事,还要增加很大的工作量和成本。要由盗墓贼留下的盗洞(队员们测量后已经知道有十四米深)进入墓葬,又担心在清理周围浮土的时候对墓子造成新的破坏。必要的论争之后,大家倾向于由盗墓贼炸开的盗洞进入墓子,理由是盗洞口子比较大,很方便大家的出入,不但节省时间还节省经费。的确,由盗洞进入墓葬后,清理工作顺利展开,没有出现人们事前预想的障碍。

那是一条幽深黑暗的墓道,一切都要借助汽灯的光亮进行。盗掘现场比想象的还要凌乱,一些没有被带走的器物东倒西歪,有些残絮败柳的味道,让人想到了盗墓者的慌张。一合边长近一米、志盖和墓志分别厚近二十厘米的墓志铭吸引了大家的眼光,“大唐越国故太妃燕氏墓志铭”的志盖光亮黝黑,篆刻着主人的身份;五十行两千四百个字的墓志铭,详细地记述了主人的生平,用楷书书丹,字迹匀称隽秀,笔力和雕刻的刀工里透射着盛世的气息。这个光彩过大唐历史的女人,新旧唐书都吝啬地没有给她立过传。

发现了一合能够弥补历史疏漏的墓志,大家的心眼在幽暗的墓道中亮堂起来。随后的清理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考古人员提取了留在墓道中的一百多件可移动器物,并详细地给它们照相、登录。至于盗墓者劫取了什么器物?劫走了多少器物?即使再细心的清理工作也永远无法知道这些,大家希望已经展开的侦破工作能够圆满地缓释这团疑云。

李世民为什么放过太子妃 李世民的燕妃一生温良谦恭(3)

“这个墓葬在昭陵陪葬墓中等级很高,地下部分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和墓室组成,全长有五十多米。和别的墓子不一样的是,它没有被盗掘过,墓道地面干净,墓壁没有霉变,特别是墓壁上的壁画艳丽如初,跟一个新墓子一样”,清理小组中有人曾经参与过昭陵其它陪葬墓的发掘,惊异这个墓葬保存的状况。

发掘队后来决定,提取墓道中壁画资料(照相),暂不揭取壁画。随后用几根木头棚住了燕妃墓的盗洞口,上面用土和荒草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