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七彩云南,山川独特、风光秀美,人文神秘、风情万种在云南,民族团结进步是一朵常开常盛、沁人心脾的绚烂之花,26个民族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融合发展,聚成了一个团结向上的大家庭,“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成为新时代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生动写照,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西双版纳原始村规划?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西双版纳原始村规划(我们都是一家人)

西双版纳原始村规划

开栏的话

七彩云南,山川独特、风光秀美,人文神秘、风情万种。在云南,民族团结进步是一朵常开常盛、沁人心脾的绚烂之花,26个民族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融合发展,聚成了一个团结向上的大家庭,“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成为新时代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生动写照。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9月6日,由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云南网、云南发布、“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联合推出的“我们都是一家人 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新时代民族团结网络宣传活动正式启动。

活动精选云南16州市的民族团结进步精品案例,通过精美的手绘海报和生动的文字语言,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奋力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让民族团结之花在云岭大地常开长盛。

进村入户的水泥硬化路面

干净整洁

沿路排列的一栋栋傣式民居

花簇锦拥

骄阳如火的8月

走进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勐腊县勐伴镇的城子五组

宛如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

美丽大花园

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 供图

这个中老边境一线的边境村寨,通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的建设,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促进了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如火如荼,走出了一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与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双融合双促进的良性发展之路。

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 供图

抓产业 促振兴

进入城子五组,一栋气派的小楼引人注目,鲜花环绕的小院里,停放着两辆小汽车。

“进来喝茶,吃点生态香蕉,这个是刚从地里面摘回来的火龙果。”主人岩罕勇热情地将记者一行招呼进院门。攀谈中得知,近年来通过村寨大力发展产业的引导和扶持,他家一共种植了100余亩橡胶,如今开割后年收入保持在16万元左右,还种植着30余亩冬季蔬菜,每年的收入也超过30万元,两项累计一家7口人的年收入差不多在50万元左右。

“日子越过越舒心,全靠政策好。”岩罕勇一脸幸福地说,现在通过产业发展,他们全村的村民日子都富裕起来了,生活幸福了,村寨的凝聚力就越来越强,邻里之间的往来相处也就更加和谐了。

“现在村里有公益活动,只要村干部一声号令,大家就会迅速响应。”岩罕勇说,村民们农闲时会参与气排球赛,休闲锻炼、跳舞健身的村民越来越多,还开展了竹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工作,精神文化生活愈加丰富,感觉整个村寨的氛围越来越好。

“下周我们会组织村民参加县里面的果树栽培等技能提升培训。”城子五组所属的勐伴村委会副主任卢贵介绍说,在抓好橡胶等传统产业提质的同时,城子五组注重发展火龙果、冬季蔬菜等特色产业种植,拓宽农户增收渠道。

目前

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已达到

1.5万元左右

同时村寨通过建立

勐腊渔丰特种水产养殖场

以企带村的方式吸纳农村闲置人口

吸引优秀人才回乡创业

2021年养殖场经济年收益

实现50.2万元

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 供图

抓创建 促小康

沿城子五组村道顺东来到村尾,只见一个面积达10亩的人工湖里正在种植荷花等观赏植物。较浅的水体中,游来游去的鱼苗清晰可见。

“刚种上荷花还不能大量蓄水,100多公斤鱼苗也是刚放进去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依艳叫对记者说,这个人工湖也是村寨进行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美化村寨环境的一个重要项目。计划通过打造成“观光 养鱼”项目创造经济效益,实现养殖产业与观光旅游双赢。

“我们通过抓产业促进乡村振兴,通过乡村振兴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然后又通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来促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的建设发展。”依艳叫说。

“就拿我们村拆除围墙美化环境这项工作来说,74户人家的围墙从开动员会到全部拆除完毕,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要在过去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依艳叫感慨地说,过去村寨道路狭窄,村民的围墙一家建得比一家高,一眼看上去参差不齐,非常影响村容村貌。通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的建设推动,村民们统一思想,没有一户人家有抵触行为。围墙拆除以后,村民们家家户户都行动起来,把原来围墙的位置改建成花台,用花花草草装点起来的绿色生态“墙”,代替了过去的水泥空心砖墙。短短两个月时间,整个村寨的村容村貌为之一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下一步由村委会统筹,将从镇上修一条800米长、12米宽的旅游观光道直通村寨,将每户村民房前屋后的空闲土地集中起来,统一规划建设成一个体验式的田园综合体,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卢贵介绍,项目建成后的城子五组,有望成为一个能够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休闲观光的现代化边境小康村。

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 供图

团结心语

以共同致富凝聚团结合力,以团结合力推动村寨发展

云南有25个边境县(市)、110个沿边乡镇,37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4060公里边境线不仅是强边固防的第一线,也是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的第一阵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先后开展了两轮兴边富民工程和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年行动计划,建设了一批边境小康示范村。2021年正式在全省启动边境小康示范村(自然村)建设,统筹投入省级各部门资金112.2亿元,努力把37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建成“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现代化边境小康村,成为富边的样板、稳边的示范、守边的屏障。

一村一景映边疆。勐伴镇城子五组以共同致富凝聚团结合力,以团结合力推动村寨发展,成为云南千里边境欣欣向荣的一个生动缩影。

资料: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撰文:戴振华

海报设计:李金阳 张洁 周文鑫 陈澄

编辑:范春艳 李殷(实习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