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哲轩从小就显露出了在数学上的天分,他5岁自学微积分,8岁参加美国高考考了760分,他的智商更是经过测试达到了230。要知道,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才165岁,说他是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一点也不夸张。因此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并且大家在赞叹之余,还称他为“数学界的莫扎特”。那么,这个天才儿童后来怎么样了呢?

陶哲轩智商230怎么来的(智商2308岁高考得760分)(1)

1975年,陶哲轩出生于南澳大利亚州首府阿德莱德一户高知家庭。

陶哲轩的父亲陶象国和母亲梁惠兰是香港大学的校友,他们于1972年移居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定居后,陶象国成了一名儿科医生,而梁惠兰由于在物理和数学上很优秀,因此一直从事教育工作。

由于父母都有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生活也相对优裕,陶哲轩自然过得无忧无虑。在陶哲轩2岁的时候,梁惠兰发现他居然在教比他大的孩子数数,到3岁的时候,还用洗涤剂在玻璃上喷写算术题了。

同时,陶象国也发现陶哲轩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都异于常人,于是夫妻二人激动地意识到,陶哲轩有可能是个天才儿童,所以他们对陶哲轩的教育异常重视。在他3岁半的时候,就把他送到了当地的小学校读书。

但陶象国很快就发现,陶哲轩的数学虽然在班上非常优秀,可是他的其他科成绩却学得比较吃力。再加上他年纪太小,根本没办法适应小学环境,所以陶象国最终放弃了打造神童的计划,而是又把他送回幼儿园去和同龄孩子们一起生活。

梁惠兰不愿意浪费陶哲轩的数学天赋,于是每天等陶哲轩从幼儿园回来,她就教陶哲轩小学数学。陶哲轩也对数学有很浓的兴趣,因此学起来特别快,仅用1年半的时间,就学完了小学数学课程。

在陶哲轩该入小学的时候,陶象国把他送到了附近的一所公立小学。在入学之前,陶象国特意找到了学校校长描述了陶哲轩在数学方面的情况。令人高兴的是,校长是位很懂得教育的人。他根据陶哲轩的情况制定了非常灵活的教学方案,因此陶哲轩直接跳级读二年级,不久后又升到了五年级。

由于兴趣的使然,陶哲轩除了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外,他开始自学微积分。学校校长得知后,为了帮助他获得更全面的数学知识,还说服了中学校长,让他每天都到中学去做数学课的旁听生。在老师和母亲的帮助下,陶哲轩还写了一本关于Basic程序计算完全数的书。

陶哲轩智商230怎么来的(智商2308岁高考得760分)(2)

陶哲轩在各门学科都取得优秀成绩后,在8岁半的时候升入了初中,也是那一年,陶哲轩参加了SAT(美国高考)数学部分的考试,并考出了760分(总分800分)的好成绩。

在陶哲轩读小学的时候,陶象国就阅读了大量天才儿童教育的书籍。而且他还加入了南澳大利亚天才儿童协会,并让陶哲轩在那里结识了和他一样天赋异禀的天才儿童。

有一次,陶象国特意带陶哲轩去拜会了研究天才儿童的教授米那卡·格罗斯,经过测试得知陶哲轩的智商达到了230数值,这让米那卡教授十分惊叹。要知道普通人的智商一般在80至100之间,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智商是165,已经远远异于常人,北大数学天才韦奕东的智商是160,这已经被常人看作是智商天花板的人物了,而陶哲轩居然达到了230。显然,在这个世界上能超过他的寥寥无几了。因此米那卡教授建议,让陶哲轩直接升入大学,在12岁之前拿到大学文凭,从而成为澳大利亚年纪最小的大学生。

不过,陶象国却对米那卡教授的建议并不热心,他想到陶哲轩3岁半读小学的情景,他觉得没有必要一定把孩子打造成天才明星,而是应该尊重孩子的自然成长规律,让他不光在数学上能有较好的发展,同时他在其他学科也要打下牢固的基础。说白了,就是希望他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心理健全的基础上,再向数学巅峰进发。

虽然陶象国并没有太高的愿望,不过陶哲轩的天赋却在他读中学后成为了地方名人。原来他从10岁起,接连参加了三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并分别获得了铜牌、银牌和金牌,这让他引起了数学界的关注,而他也因此被大家誉为“数学界的莫扎特”。

陶哲轩智商230怎么来的(智商2308岁高考得760分)(3)

当时的陶哲轩虽然在读中学,不过他一直在弗林德斯大学旁听数学,在他成为国奥金牌得主后,弗林德斯大学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于是才14岁的他正式成为了一名大学生。

仅用了2年时间,陶哲轩就凭着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大学学士学位,随后他又用了1年时间取得了硕士学位。此时的陶哲轩才发现数学领域博大精深,他所掌握的不过是点皮毛。为了在数学领域能接触到更深的知识,17岁的他在数学家埃尔德什的推荐下,又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继续数学研究。

然而来到普林斯顿大学后,陶哲轩才发现他曾经取得的成绩根本不值得一提。这里人才济济,在大家对一些数学研究争论不休的时候,陶哲轩有一种一无所知的感觉。这让他一度非常沮丧,于是他选择了逃避,常常通宵达旦地在计算机房玩游戏。而这也导致他的数学成绩一再下滑。好在在教授的帮助下,陶哲轩很快就调整了心态,开始了对数学的追求。

其实,想要在数学领域中进行研究,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有时候为了证明一个定理,往往要计算很久。也许在数月之后,发现计算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因此一切只能推翻再重新来过。或者在计算的过程中,哪怕是小数点出了差错,也有可能影响到后面的结果。因此做数学研究,是一件非常辛苦和孤独的事情。但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陶哲轩却从中感受到了在证明成立后的兴奋感,这让他重新找回了对数学的热爱之情。

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陶哲轩可以说是个数学全才,他在调和分析、偏微分议程、组合数学、解析数论和算术数论等十多个重要数学研究领域,都有着不俗的成绩。21岁时,他就获得了博士学位,随后他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聘为了教授助理。仅过了3年,他就凭着数十篇高质量的论文升为了正教授,成为了当时最年轻的教授。

陶哲轩智商230怎么来的(智商2308岁高考得760分)(4)

2006年,31岁的陶哲轩由于在调和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让他荣获了有“数学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兹奖”。他不仅是该奖最年轻得主,而且还是澳大利亚第一个获得该奖的人。因此他的照片被存放在澳大利亚博物馆中,他也成为了2007年澳洲风云人物候选人之一。

随后,陶哲轩又先后获得了艾伦·沃特曼奖和科学突破奖,其中科学突破奖是由谷歌的布林及阿里巴巴的马云等人联合发起的一个奖项,奖金也高达300万美元。不过,陶哲轩在获得了这笔丰厚的奖金后,转手就捐给了培养科学人才的基金会。

如今,陶哲轩已经娶妻生子,他的妻子劳拉是一位韩裔,在美国航天总署担任工程师。他们还有一儿一女,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

尽管陶哲轩是一个数学天才,可是他丝毫没有天才的那些坏脾气,反而在生活中是个非常谦逊有礼的人,并且他很热爱他的家庭,对于养育孩子也乐在其中,不光给孩子换尿布,冲奶粉,在孩子上学后,他也和其他家长打得火热,互相交流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当然,陶哲轩在教学上也很严谨,他带过不少研究生,而他从来不是那个放任研究生自己摸索的教授,在研究生遇到困难时,他往往很乐于施以援手,这也是为何他在学校里人气很高的原因之一。

有人曾问过陶哲轩,是什么让他的人生如此圆满?陶哲轩不假思索地说,是他的父母。如果不是他的父母当初对他的教育和引导,他大概也能在数学上有所建树,但可能会不懂得什么是幸福和快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