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妇女节从何而来(为什么年轻女性要对)(1)

38妇女节从何而来(为什么年轻女性要对)(2)

国际劳动妇女节

三月八日,这一天是国际劳动妇女节。

可是,如果你对一个年轻的女性说“节日快乐”,她很可能会不高兴。

不知什么时候,妇女一词似乎成为了人们口中的贬义词,一说到妇女这个词,很多人脑中就自动出现了一个愁眉苦脸的黄脸婆形象。

仿佛一个女性一旦开始被称为妇女,就意味着这个女性不再有魅力了。

而且,一些在校女大学生已经兴起在三月七日过女生节。

为什么呢?主要是源于“妇女”含义的理解。

很多女生对妇女节这个词充满了排斥,发明出了类似3.7女生节,想要宣告自己还是一个青春年少的女孩,并不是已经嫁为人妇的熟龄女性。

很多商家也用女神节、女王节等称呼来替代妇女节,对妇女节一词讳莫如深。

38妇女节从何而来(为什么年轻女性要对)(3)

妇女节的含义

国际劳动妇女节(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简写IWD)全称"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United Nations women's rights and international peace day),在中国又称"国际妇女节"、"三八节"和"三八妇女节"。

设立目的:三八妇女节是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与女工争取权益运动密切相关

妇女节的由来:

38妇女节从何而来(为什么年轻女性要对)(4)

20世纪初,西方各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经济扩张阶段。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廉的工资使得各类抗议和罢工活动此起彼伏。

1857年3月8日,美国纽约的制衣和纺织女工走上街头,抗议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薪。

尽管后来当局出动警察攻击并驱散了抗议人群,但这次抗议活动促成了两年后的3月第一个工会组织的建立。

接下来的数年里,几乎每年的3月8日都有类似的抗议游行活动。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在1908年,当时有将近15000名妇女走上纽约街头,要求缩短工作时间,增加工资和享有选举权等,并喊出了象征经济保障和生活质量的“面包加玫瑰”的口号。

1911年的3月25日,纽约发生了著名的三角工厂火灾,火灾吞噬了140多名制衣女工的生命,这其中大多数是意大利和犹太移民。而恶劣的工作条件被认为是导致如此重大伤亡的主要原因。这场火灾后来还对美国的劳工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1917年3月8日,俄国妇女举行罢工,要求得到“面包与和平”。

4天后,沙皇被迫退位,俄国临时政府宣布赋予妇女选举权。

在西方国家,国际妇女节的纪念活动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期间正常举行,但后来一度中断。直到1960年代,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才又逐渐恢复。

前辈们的斗争才终于换来了女性现在的权利。

联合国从1975年国际妇女年开始,每年于3月8日举办活动庆祝国际妇女节。

中国共产党支持男女平等,并于1924年在广州首次举行了妇女节的纪念活动。

38妇女节从何而来(为什么年轻女性要对)(5)

饶有情趣的世界妇女节

三八妇女节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但是在世界各地,除了“三八”以外国际劳动妇女节,还有许多专属女性的节日,而且几乎是每个月都有。

掌权日 每年的1月4日,是瑞士某些地区的“妇女掌权日”,在为期4天的节日中,家里大小事务全由妇女说了算,男人统统“闭幕”。

求爱日 每逢闰2月29日这天,是英国旧俗中的“妇女求爱日”。这一天,妇女可以摆脱世俗的清规戒律,大胆向意中人或未拿定主意的情人示意。

女市长节 西班牙的“女市长节”,也在2月份。当日,由女性主持市政公务,发号施令,男人如违抗,就会被公众群起攻之。

少女节3月3日是日本的“少女节”,又称“姑娘节”,是全国性的节日。日本人认为,这时正值红桃报春,是女性美的象征,所以也叫“桃花节”。国际劳动妇女节

妈妈节 4月,在尼泊尔有一个历时3天的妇女节,来自各地的妇女,披着红色“纱笼”,成群结队地涌向首都加德满都的帕苏帕蒂庙。她们在吃饱了由丈夫烹煮的美食后,便在神像前大唱赞歌。在印度,这个月有一个“妈妈节”。这一天,已为人母者穿上彩色缤纷的“纱笼”,带上各种首饰,显得风姿绰约。

这日也是一年中她们最受尊重的一天。

母亲节 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一些国家的母亲节,其主要内容是尊敬母亲。这一天,美国的家庭成员要按习惯佩戴石竹花,做一些使母亲高兴的事。5月29日,是中非的“妈妈纪念“三八”妇女节100周年大会节”、母亲要带着孩子参加游行。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西班牙的“百女节”,订了婚还未过门的少女们持花登高,互相祝福。

太太节 8月23日至9月15日,是德国汉堡的“太太节”。由妇女组成的演艺团体,专演一些宣传男女平等的戏,以示庆祝。8月12日,则是泰国的“母亲节”。

狂欢节 10月10日至15日,是德国莱茵地区的“妇女狂欢节”。在此期间,妇女“大自由”。男人们不能查探妇女活动的内容,违者会被抓问罪。10月17日,是非洲马拉维共和国的妇女节,这一天有全国性庆典,男人在当天要对妻子呵护有加,侍侯周到。

休息日 每年的12月31日到第二天中午,是希腊的“主妇休息日”。这天,妇女在家里什么也不干,一切家务全由男人承担。

38妇女节从何而来(为什么年轻女性要对)(6)

妇女能顶半边天

中国的男女平等、妇女解放,不仅仅体现在妇女们以被保护者的形象,获得了社会地位提升和权益保障,更体现在她们作为国家主人,在国家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领域作出了不输于男性的贡献,这正是女性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的体现。

1953年,为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浙江省千鹤村的妇女们打破传统旧俗,走出家庭,走上田间地头,执行男女同工同酬政策。

1955年,毛泽东同志为此首次做出了“中国的妇女是一种伟大的人力资源,必须挖掘这种资源,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的批示。

激励了亿万中国妇女走出家门,投身到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中。

“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响彻全国,响彻在每一位中国女性心中,她们开始有了无尽的底气和勇气,冲破藩篱,走上社会,建功立业。

38妇女节从何而来(为什么年轻女性要对)(7)

第一个女火车司机、第一个女飞行员、第一个女拖拉机手、中国第一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厂矿还是田野、科研教育还是文体卫生,中国女性从没有缺席。

38妇女节从何而来(为什么年轻女性要对)(8)

(1951年,中央军委从全国航校招收55名女学员组建女飞行员班,1952年3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女飞行员驾驶飞机飞过天安门上空。图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接见首飞成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女飞行员。)

38妇女节从何而来(为什么年轻女性要对)(9)

(新中国第一批女火车司机)

38妇女节从何而来(为什么年轻女性要对)(10)

(梁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

38妇女节从何而来(为什么年轻女性要对)(11)

(20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人民自力更生,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建长达1500公里的红旗渠。图为工地上工作的妇女)

38妇女节从何而来(为什么年轻女性要对)(12)

(20世纪70年代初,山西昔阳郭凤莲带领“铁姑娘队”在大寨挖土垫地)

38妇女节从何而来(为什么年轻女性要对)(13)

(屠呦呦,共和国勋章获得者,201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38妇女节从何而来(为什么年轻女性要对)(14)

(感动和激励无数国人的中国女排)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役中,中国女性作出了太多贡献。

“疫情上报第一人”张继先,最早判断坚持上报拉响新冠肺炎疫情警报;年过7旬的李兰娟院士,数度深入重症“红区”;陈薇院士率领团队快速研制疫苗;王兵、梁小霞、夏思思等医护人员牺牲在抗疫一线……

数据显示,在全国驰援湖北的医务人员中,女性有2.8万人,约占三分之二,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女性忙碌在抗击疫情的大后方。

更有数以万计的女性走向脱贫攻坚的战场……

在社会进步的各个领域,中国妇女已经并且还将继续创造无比辉煌、令人骄傲的业绩。

最后,恭祝广大女性同胞节日快乐,生活幸福!

声明:部分文字、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