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期中考完试,一位家长朋友打来电话:

“我刚才又做了件冲动的事,唉呀,这可怎么办?老师可能生气了!”

这位家长对孩子很负责任,孩子学习也不错,怎么会让老师生气呢?

原来这次卷子发下来,小明语文考了95分,比平时差了点。而家长在帮小明检查错题时发现一处老师判错了。孩子写的“山青水秀”,老师给打了❌,还改成了“清”。

山怎么会用三点水的“清”呢?山是青色的,青秀的,没毛病啊!

家长说当时还犹豫要不要问问老师,怕老师以为自己太在乎分数,虽然心里确实是在乎的,这题如果没错,孩子就96分了呀!

电话还是打了,和老师沟通的时候,家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老师犹豫了一下,让她看语文课本,课本上就是“山清水秀”。

老师判错题怎么跟家长说(家长质疑试卷判错)(1)

可家长的拗劲上来了:“老师,教材会不会印错了,上次新闻上不有教材印错的例子?山又不是水,怎么会用清?”

这下老师似乎一时也说不上来了,只是强调了一下教材应该不会错,便挂了电话。

这下家长又闹心了,老师如果生气了,对孩子会不会影响不好?孩子也埋怨她:“我说让您别找老师,课本怎么会错!”

我笑了,“山清水秀”是三点水的“清”没错的,这个“清”并非单指山色“青秀”、“秀丽”的意思,而是含有“清幽、秀丽”结合在一起意思。你为什么事先不查查字典呢?

“哎,对呀,当时真是让分数急得有点慌了,平时基本97以上,这次确实有点意外,其实还是心急了!”家长也在自责。

好在第二天,这位家长又打来电话,语气轻快了很多。她说儿子的老师非常好,放下电话专门查了资料,又把为什么是“山清水秀”给孩子讲了一遍。讲得特别细致,让孩子懂得了什么叫“联合式词组”。


其实觉得老师判错试卷的家长不在少数,有时候是孩子真错了,可家长一进也没转过弯儿了,有时候确实有可能判错。遇到这种情况,建议家长也别急着找老师,毕竟如果找错了,彼此都很尴尬。

家长应该先仔细研究下题,认真检查是不是真的判错,如果自己依然不能确定,可以上网查一下,或者问问其他家长,或者身边学问比较高的朋友。当然也有意外,因为网络上的答案往往跟教材一致的,偶尔有教材印错的情况,不过这种情形应该是几万分之一的概率了。真碰到就是觉得有误,可以跟老师商讨一下,相信多数老师即使自己不太说得通,也会像故事中的老师尽量帮家长解决疑问。


扩展知识点:

“山清水秀”,山清水秀之所以不能写成“山青水秀”是很多联合式词组的解释方法。结构上,“山”和“水”是一起相呼应的自然景观,而“清”和“秀”则是“清幽”和“秀丽”的相合“清秀”两字合起来去形容“自然景色的清幽秀丽,美丽脱俗”,真正解释是山水结合,清秀结合,意思搭配非常完美,如果换成“青”字,表只代表山的颜色,当山水合起来代表自然景物时,就解释不通了。

这在修辞中又叫“互文”。

古文中解释为“参互成文,含而见文”。

意思是说,上下两句或者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其实还是一件事物。这样让文句更加整齐和谐、更加精炼。说更简单一点就是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全的意思。

就像“山清水秀”,是指“山”和“水”都“清秀”而非“山”是“清”,“水”为“秀”。类似的词语,句子有很多。

风刀霜剑、刀劈斧剁、花红柳绿等等。

老师判错题怎么跟家长说(家长质疑试卷判错)(2)

对于老师判错试卷,你们会怎么做呢?希望文后的小知识对您有所帮助!

我是法图埋老师,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