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故乡是不缺水的,有潺潺流动的小溪,有汨汨喷涌的水井,也有一泻而下的瀑布,花草相映成趣,山水相得益彰。村西三里地有一个绝胜的去处,地名叫清渰(Yan三声)池,俗称清水池(按:渰字生僻不好写,百姓在口语中虽保留其音,但书面上习惯性地写作清水池)。清水池最佳景点是一处小瀑布和它下面的小水潭,村民唤作“里磕浪”(按:这三字纯属口音,我不知道对应的字该怎么写),潭水青翠碧绿,深不见底。岸边农田连片,阡陌纵横,此处是不少村民的经济命脉,也是游玩的第一选择,游人常在这里摸鱼抓蟹,游泳戏水,妇女们在河边洗衣说笑,清水池不仅承载了我们童年的欢乐,也让他乡游子增添了许多思乡情怀。

记忆中的清水河(记忆中的清水池)(1)

清水池原貌

潭北百米有一处被村民叫做“三庙台儿”的高地,上有一座石头小庙,名叫三教堂,庙里孔子、太上老君和如来佛三尊雕像并排而坐,象征儒释道三家一团和气。平时庙门紧闭,无人问津,门可罗雀,而在年节与庙会期间却游人如织,香火旺盛。庙门正对一颗古老的五角枫树,不知道具体树龄几何,树干有两三人合抱之粗,亭亭如盖,遮天蔽日。它发挥的最大作用就是充当人们拍照留念的背景,我敢说有照相机以来,周围三里五村有半数以上的人都在树下摆拍过。

记忆中的清水河(记忆中的清水池)(2)

三庙台儿和枫树

紧挨三庙台儿的是我的初中母校,我在那里度过了人生非常重要的四年(按:当时的特殊现象,周围所有村里的小学到五年级截止,六年级都到此念书,因此这四年含一年小学六年级)。每日在校门开之前,我们都聚集在三庙台儿上,或爬树,或聊天,也经常会有打架现象。当校门一开,同学们就瞬间汇聚成一股人流,涌进校园。放学的场景更火爆,我记得当时最后一节都是自习,所有班都没有老师坐班,有同学将电子表调得跟上下课铃声分秒不差,最后一分钟就开始倒计时,5,4,3,2,1,铃……神兽出笼,万马奔腾,尘土飞扬的地方是同学们在飞。

上下学的路并不宽阔,上坡连着下坡,清水池那儿是最陡的一段坡路,当时在路上经常能够遇见山西的运煤大卡车,没有不超载的,现在想来,当时的上学路充满了安全隐患。大多数人都是步行上下学,山里的孩子多少都是带点“野性”的,如果是正在走上坡路而恰巧有卡车经过时,经常会有一帮男生扒到车尾上搭顺风车,个个身手矫健,曾几何时我也是著名的“扒手”(扒车好手)之一。某日扒车,不巧发现班主任在前面走,若被他发现肯定是一顿批评,于是冒险跳车,不料跳车瞬间正好车加速,当我落地之时,巨大的惯性让我跪地不起,虽无大碍,但疼痛难忍。疼痛才是最好的老师,它教会我要树立生命安全意识,从那以后我便退出了“扒手”行列。

每年的农历二月廿二日是清水池庙会,会期三天。搭台唱戏,商家云集,人头攒动,车水马龙,香火袅袅,秧歌扭动,社火狂欢,热闹非凡。庙会期间我们会放三天假,因为学校教室要留给戏班的演员当宿舍。戏台搭建在一个农田上,戏台前是一排排石头胡乱堆砌的座位,在台下安稳看戏的都是老年人,小孩子总喜欢跑到后台看演员化妆。有一件事情很诡异,几乎每年庙会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下点雨,我印象中确实如此。究其原因,老百姓有一个俏皮的说法,说戏台的屁股对着后面庙里的神灵,神灵看不到戏不满意,下点雨也不让你们看。嘿嘿,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小心眼的神仙。为了破解,戏台前总是挂一个髯口,不知道其他地方的庙会有没有挂髯口的现象。

记忆中的清水河(记忆中的清水池)(3)

庙会场地

那时候根本没什么学习压力,作业很少。我们经常在“里磕浪”附近玩耍,干过很多调皮的事儿,拿石子打打水漂,去庄稼地里偷玉米红薯,摘人家树上的核桃柿子,一看快上课了赶紧往学校跑。念完初中完成义务教育领个毕业证,出校门自谋生路,这就是大多数山里孩子的人生套路。我当时也没什么理想,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可能是我的钟撞得相对较好一些吧,有老师开始向我灌输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上初二那一年才知道中国有一种考试叫做“中考”,我心中纳罕,中考和我有关系吗?记得后来学过一篇课文,是柳宗元写的《小石潭记》,理解课文需要想象,我想象中的小石潭就是清水池的样子,就是靠着这个想象我读了没几遍就把这篇文章背下来,至今我还能倒背如流。从那以后我发现原来很多东西还是能学会的,我应该好好学习了。

闹非典的那一年我参加中考,从此后就很少去过清水池了。挥手自兹去,乌飞兔走,十七个年头匆匆而过。物换星移,物是人非,而不变的是清水池畔那一抹美丽的回忆。

乡亲们,你们回忆一下,你上学时有没有写过一篇作文名字叫《游清水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