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厕所玩手机,看报纸,如厕太久,容易跟痔疮、便秘交上朋友,90后小郑耳有所闻,但并没有放在心上,直到急症发生在他身上。

一天晚上,小郑照常带着手机上厕所,一边蹲坑,一边打游戏。不知不觉20多分钟过去了,他正准备擦屁股,突然感到一阵剧痛,直冒冷汗,无法站起来,好像有一段肉从肛门掉出来了。小郑大声呼救,闻讯而来的室友们赶紧跑来把他送到了医院,路上不停安慰他,不要害怕,可能是痔疮。但一阵阵恐惧和濒死感袭来,小郑感觉并不简单。急诊科大夫给小郑做了检查,原来肛门脱出的一段肉,是直肠脱垂,俗称“脱肛”。长时间的脱出、嵌顿,可能会导致肠管难以复位,甚至有肠穿孔坏死的危险,需要马上做手术。

肛门坠胀就像脱肛似的(肛门异物脱出小心是脱肛)(1)

腹压长期升高,当心直肠脱垂现在有很多患者都认为肛门有脱出物就是痔疮,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虽然说内痔发展到中、晚期的主要症状就是内痔脱出。但脱出于肛门外的东西不全是内痔,在肛肠疾病中,许多疾病都可引起肛门有脱出物,如肥大肛乳头瘤,直肠脱垂等,都可脱出肛门外,但其临床表现各有其不同。痔疮脱出的痔核呈梅花状,痔块之间出现凹陷的正常黏膜,括约肌有力,直肠脱垂常呈宝塔状或球形,括约肌松弛无力。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直肠脱垂

直肠脱垂是什么?直肠脱垂,俗称“脱肛”,是指直肠的粘膜层或直肠全层组织松弛或是肛门直肠周围组织松弛失去扶持直肠作用,甚至乙状结肠下段的肠管因结肠系膜太长,随着粘膜外翻脱出到肛门外的一种疾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直肠粘膜脱垂多在3岁以内儿童多发,20-40岁的男性,50岁以上的女性多为直肠全层脱垂,可分为“内脱垂”与“外脱垂”。直肠外脱垂诊断不难,根据病史,让患者蹲下做排粪动作、腹肌用力,脱垂即可出现。直肠内脱垂可行排粪造影诊断分型。

肛门坠胀就像脱肛似的(肛门异物脱出小心是脱肛)(2)

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见于小儿、老人、多次分娩的妇女和重体力劳动者。根据我国统计,脱肛占肛门直肠疾病的0.18%,居肛门直肠疾病第六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各种疾病的治疗技术的加强,科技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直肠脱垂在我国的发病率也逐年减少。本来这种疾病好发于身体虚弱、身材瘦弱、幼儿、老年人,但为什么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也中招呢?

肛门坠胀就像脱肛似的(肛门异物脱出小心是脱肛)(3)

医生解释说,小郑原来就有直肠粘膜脱垂的毛病,只是病情很轻,站立就会自行回纳,也不影响日常生活。但他长期保持着不良的排便习惯,如厕时间过长,又因为是蹲位,导致腹部压力急剧增大,结果刺激直肠严重脱垂。

肛门坠胀就像脱肛似的(肛门异物脱出小心是脱肛)(4)

腹压增加,是诱发直肠脱垂的重要因素。人在很多情况下都会出现腹压增加,常见的有便秘、慢性咳嗽、排尿困难、前列腺肥大、腹泻等疾病,病情长期控制不佳,就可能促使腹压缓慢升高。在压力作用下,推动直肠向下脱出。此外,有肠道解剖异常,比如直肠自身套叠、盆底和肛门括约肌薄弱、直肠和乙状结肠冗长,患有肛门直肠的疾病,包括痔疮、息肉或肿瘤,受到外伤等这些患者是直肠脱垂的高危人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