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中国历史上是最为混乱的时段之一,因此诞生了许多的名将,构成了三国最为绚丽的篇章。三国名将虽然多,但能入选古今64四名将的只有8个。古今六十四名将的评选以姜子牙为首,从春秋战国时期到唐朝安史之乱结束,中间诞生了许许多多的名将,所以三国时期能有8人入选还是不错的,这8人之中,曹魏有2人、蜀汉2人,而东吴却有4人,那么这八个人都是谁呢?

古今64名将三国有8人(古今64名将三国有8人)(1)

曹魏两人

第一位:张辽。张辽能入选想必许多人都不会感到奇怪,毕竟张辽的军事成就是有目共睹。张辽跟随的主公真不少,先后跟随过丁原、何进、董卓、吕布跟随谁就亡,更谈不上建功立业了,在吕布被曹操击败之后,张辽又一次走上了投降的道路,这次终于得遇明主,从而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古今64名将三国有8人(古今64名将三国有8人)(2)

在官渡之战前和关羽一起作为先锋,击破了颜良大军,为曹操在官渡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在和夏侯渊一起包围东海郡时,张辽依靠出色的判断,认为昌豨有降之心,张辽冒着生命危险和昌豨谈判,最终昌豨愿意归降;在白狼山之战,更是接替了曹操的指挥权,帮助曹操平定了乌桓并斩杀了乌桓单于蹋顿;在合肥之战,更是张辽最为光辉的一战。建安215年,孙权兴兵十万进攻合肥,在兵力如此悬殊之下,张辽若坚守是最好的选择。张辽做出了异于常人的计策,以八百精勇对战孙权的十万大军,直杀到孙权的帅旗之下,险些生擒了孙权。至此之后,孙权再也不敢和张辽交战,即使在张辽生病期间也不敢进攻,在东吴更有“张辽止啼”之说。

古今64名将三国有8人(古今64名将三国有8人)(3)

第二位:邓艾。在三国的前期周瑜、诸葛亮有“一时瑜亮”之说,到了三国后期主要看的是邓艾、姜维两人。姜维虽然是诸葛亮的继承人,但在邓艾的手上没少吃亏,蜀汉的灭亡可以说邓艾直接导致的。

邓艾因为有口吃的原因,受尽了鄙视,但邓艾此人聪明好学,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了司马懿,得到了司马懿的重用,司马懿也对邓艾的才能非常的佩服。公元263年,曹魏三路大军伐蜀,邓艾的主要任务是牵制姜维,姜维摆脱邓艾之后,依靠剑阁的天险把魏军阻拦在外,钟会无计可施想撤军。邓艾认为还应该进攻,从阴平小道,邓艾艰难地渡过阴平。《三国志》记载:

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

在“绵竹之战”战胜了诸葛父子,逼迫后主投降。若不是邓艾偷渡阴平,蜀汉能晚灭亡几年。

古今64名将三国有8人(古今64名将三国有8人)(4)

蜀汉两位

第一位:关羽。关羽虽然在演义之中,有些被夸大的成分,但历史上的关羽确实有着不俗的能力。在解白马之围时,斩杀了袁绍手下大将颜良。关羽人生中最为光彩的一页并不是演义之中所谓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等,而是在“襄樊之战”。

公元219年,关羽借助天时利用大雨围困了樊城,镇守樊城的大将曹仁,只得向曹操求援,曹操派于禁、庞德前来救援,俩人赶到樊城之时,汉水的水位暴涨。关羽趁机水淹七军,逼迫于禁投降、斩杀了庞德。《三国志》记载:

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

俗话说“盛极必衰”,在关羽人生最为高光的时刻,中了曹操、孙权的阴谋,从而进入了历史的舞台。

古今64名将三国有8人(古今64名将三国有8人)(5)

第二位:张飞。在演义之中张飞被描述成为一个大老粗,其实不然张飞是一个有勇有谋之人,要不然也不会入选古今64名将。在历史上张飞曾引20多骑,吓退曹操的大军,这就是“据水断桥”。《三国志》记载:

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从这里我们可见张飞的勇气。

古今64名将三国有8人(古今64名将三国有8人)(6)

在宕渠曾击败曹魏名将张郃,张郃是曹魏的“五子良将”有着出色的军事能力,张飞想击败张郃必须也得有出色的谋略,不要说张飞以武力击败的张郃。在历史上击败对方依靠的是排兵布阵,并不是以武将的武力决定胜负。

东吴四人

第一位;周瑜。赤壁之战真正对抗曹操的主导者并不是诸葛亮,而是周瑜,可以说周瑜依靠自己的智慧击败了曹操,东吴的建立也离不开周瑜的功劳。而周瑜被很多人抹黑的主要原因就是周瑜说过“既生瑜何生亮”,认为周瑜心胸下载,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下一句“君未归,孤何安”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在周瑜快要离世之时还在为东吴考虑,拉拢诸葛亮并不是妒忌。

古今64名将三国有8人(古今64名将三国有8人)(7)

第二位:吕蒙。在吕蒙成为了东吴的大都督之后,一直是主战派的代表,认为对待蜀汉不需要那么的仁慈,孙权也认为蜀汉的发展过于快,以免将来养虎为患,联合曹操一同消灭关羽。而这些事情的主导人物就是吕蒙,吕蒙“白衣渡江”,不费吹灰之力获取了荆州,令关羽腹背受敌。东吴取得了胜利,获取了渴望已久的荆州,但也失去了一位盟友,吕蒙的做法在当时可能是对的,在现在来看不知道对错,因为东吴虽获得了荆州,但没发展壮大起来,最终被魏所灭。

古今64名将三国有8人(古今64名将三国有8人)(8)

第三位:陆逊。陆逊是东吴的第三任大都督。关羽能抽调荆州的兵力,主要就是受到了陆逊的迷惑,因为在关羽的眼中陆逊只是上书生,关羽对陆逊放下了戒备之心,致使东吴有了可趁之机。

在关羽被杀之后,刘备为了给关羽复仇发动了“夷陵之战”,而东吴方面的指挥者是陆逊。陆逊面对征战一生的刘备,反而取得了胜利,火烧蜀营二十余个,致使刘备大败而归,最终病逝在白帝城。

古今64名将三国有8人(古今64名将三国有8人)(9)

第四位:陆抗。陆抗是陆逊之子,有着极高的军事能力。东吴能最后被魏消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陆抗一直在坚守。在陆抗镇守之时,一直面对的是羊祜,而羊祜也是古今64名将的一位,面对可怕的对手,势力还不如对方,陆抗做到了自己能做的一切,在陆抗离世之后,东吴也随及灭亡。

古今64名将三国有8人(古今64名将三国有8人)(10)

综上所述,三国时期入选古今64名将的分别是:曹魏的张辽、邓艾;蜀汉的关羽、张飞;东吴的周瑜、吕蒙、陆逊、陆抗。这些人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那么你认为这几人当中谁的军事成就更高呢?

欢迎关注,谈笑风史,感受古人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