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刷《阿凡达》,它带给我的依旧是震撼。虽然那些剧情已经非常熟悉,这可能也是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它给人的印象太深刻了,让人见之不忘。看到《阿凡达》这三个字,就能轻易的调出对它的印象。但尽管如此,再次看《阿凡达》,还是会下意识的跟随着剧情,为纳威人的命运感到揪心。

这部电影剧情很俗套,人类打算侵占另一个星球,这个星球上的人奋起反击。人类这一方,有打算用温和的教化的方式的,也自然有要用武力的方式的。男主一个残疾的退伍兵,本来打算浑浑噩噩过一生,却被卷入了这场战争中。这就是一个很明显的男主光环,后期的男主光环更强大,在森林中遇到野兽,与同伴不慎走失,却遇到了美丽的纳威女孩,这个女孩在家族里还很有话语权。

阿凡达为什么是神作(剧情俗套又理想化的阿凡达)(1)

在跟随纳威女孩的路上,它获得了艾娃的认可,成功打入纳威人内部。在与纳威女孩的相处中,两人相爱,在纳威人与人类的战争中,他驯服了那条人人恐惧的巨龙,成了魅影骑士。本来大家厌恶憎恨的他,成了人们心里最敬服的人,连他的情敌最后都把他当兄弟。

这其实都是很男主光环的作风,这部影剧制作精美,技术高超,但是不可否认剧情的俗套,这已经是几年前的戏码了。但是这并不妨碍人们对它的喜爱,俗套的剧情才更容易让看懂,更容易让人看到影片背后的深刻内涵,再加上技术呈现给人的视觉反应,这部剧成功比肩《泰坦尼克号》,成为人们心里另一个经典。

阿凡达为什么是神作(剧情俗套又理想化的阿凡达)(2)

很多人觉得阿凡达这个大蓝色人很丑,可能是我的审美和大多数人都不一样,我看阿凡达男主女主都很好看。这主要是制作技术上的,电影中的阿凡达表情灵动,配合大眼睛、小耳朵,还有他们长长的尾巴,都在传达他们的情绪。

《阿凡达》为人们创造出一个相对完整的世界架构,包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生物,这个世界的语言,这个世界的价值观,这个世界的地形地貌和生活方式。这在一部短短两个多小时的电影中是比较难的,《权利的游戏》用了八季才构建出一个完整的世界,而作为观众的我在看到第二季的时候就忍不住从剧中脱离出来了。《阿凡达》用对潘多拉一无所知的男主的视角去了解潘多拉,顺带着也让观众们了解了潘多拉,这些构建起人们心中的一个地球之外的星球,虽然人们的理智告诉大家这是假的,这只是拍摄出来的,但是潜意识里却在不断相信着这个世界的存在,万一呢?宇宙那么大,万一这就是真的呢?真的有那么一个星球,上面生活着各种神奇的飞禽走兽,生活着能够跟其它生物用精神沟通的外星人?

阿凡达为什么是神作(剧情俗套又理想化的阿凡达)(3)

这就是《阿凡达》在视觉上给人的深刻印象,它的每一个画面,都在加深观众的真实感。当潘多拉星球的家园树被摧毁的那一瞬间,不只是电影里的纳威人,屏幕前的观众也在为这一幕感到痛心。人们在这一刻达到了与电影人物的共情。

动画片里的世界是假的,人物是假的,动画片惯用夸张的手法和强转折的手法,给人以深深的不真实感,这是大多数成年人不愿意看动画片的原因。比如《喜羊羊和灰太狼》,处处都是不合理。在《阿凡达》里,虽然男主光环也是一种不合理,但是剧情非常紧凑,卡梅隆导演也很聪明,他知道该如何处理这种不真实感。

阿凡达为什么是神作(剧情俗套又理想化的阿凡达)(4)

男主是个残疾人,所以当他连接阿凡达之后,第一反应就是不顾科学家的劝阻出去奔跑。因为他双腿是缺失的,所以他会极度想念奔跑的感觉,当他意识到自己有双腿之后,第一反应就是试验双腿。这很符合逻辑,任何一个失去双腿的人在重新拥有后,都会有这种反应。所以这里立刻让观众们相信了,甚至还从心底为他感到揪心,因为这是他第一次连接阿凡达,有任何不好的反应怎么办?

因为这种符合人下意识想法的处理,让人们成功忽略了不真实感,也成功把人们的视线从阿凡达这个生物的形状制作上转移到剧情上。

阿凡达为什么是神作(剧情俗套又理想化的阿凡达)(5)

《阿凡达》在潘多拉星球的技术处理让人感到震撼,茂密的森林、房梁上倒挂的蝙蝠、潘多拉特有物种、美轮美奂的家园树,这些场景宏观的同时又注意细节,给人一场视觉上的享受。然而在这种享受的背后,给人的暗示也逐渐强烈:这么美丽的潘多拉星球,如果真的让这些开矿的人类毁了怎么办?

电影就这样一步步引导着观众的思维,吸住观众的眼睛,始终不会脱离开画面。因为观众很想知道,下一秒究竟会发生什么,家园树会不会被摧毁,男主还能不能回到潘多拉。

阿凡达为什么是神作(剧情俗套又理想化的阿凡达)(6)

整部影片,更是在表达一个内涵:人类不是无所不能的,人类必须学会尊重,必须尊重自然,也尊重生活在世界上的每一个生物。如果你想强行征服整个世界,那整个世界必然会与你为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