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主人公就是东汉的伏波将军——马援。跟笔者一样,大多数人初识马援还是在《三国演义》中,彼时诸葛亮率领蜀军征讨孟获,蜀军误饮具有障毒的泉水,导致集体中毒,危难之际,诸葛亮发现伏波将军马援之庙,进庙祭拜,马援命令山神前去教导诸葛亮解毒之法。

历史上的马援是刘秀东汉开国的重要功臣,祖上乃战国时期马服君赵奢。

历史上谁傻了36年还被扔粪坑(六十三岁的老将马革裹尸还)(1)

马服君赵奢剧照

公元28年,42岁的马援,率领妻子等人离开老东家隗嚣,来到洛阳,归附到汉光武帝刘秀麾下。公元32年,刘秀亲征隗嚣,马援用米粒做成了一个简易的沙盘,堆米为山,将自己所了解的隗嚣集团的军事部署展示给刘秀,助力刘秀一举评定陇西。至此,刘秀基本完成全国60%的统一,只剩下四川的公孙述和荆州的田戎等诸小块诸侯。

历史上谁傻了36年还被扔粪坑(六十三岁的老将马革裹尸还)(2)

刘秀开国局势图

平定陇西后,马援就任陇西太守,这一干就是六年,在任期间先后平定了羌零的多次叛乱,终于在公元41年(此时马援已经54岁)被征入朝,出任任虎贲中郎将。此时刘秀已经在形式上完成对全国的统一过去了六年,大多数开国功臣(如吴汉等)已经退居二线,只留下邓禹、李通等几位参政。

此后几年但凡有叛乱,马援皆主动请缨前去平叛,征乌桓,平岭南斩杀征侧、征贰(越南北部一带),封新息候,人生达到顶峰,三军将士齐呼万岁,据《后汉书·马援列传》记载:

明年正月,斩征侧、征贰,传首洛阳。封援为新息侯,食邑三千户。援乃击牛酾酒,劳飨军士。从容谓官属曰:“吾从弟少游常哀吾慷慨多大志,曰:‘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泽车,御款段马,为郡掾史,守坟墓,乡里称善人,斯可矣。致求盈余,但自苦耳。’当吾在浪泊、西里闲,虏未灭之时,下潦上雾,毒气重蒸,仰视飞鸢跕跕墯水中,卧念少游平生时语,何可得也!今赖士大夫之力,被蒙大恩,猥先诸君纡佩金紫,且喜且惭。”吏士皆伏称万岁。

历史上谁傻了36年还被扔粪坑(六十三岁的老将马革裹尸还)(3)

广西防城港伏波将军雕像

公元47年,武陵郡(今天湖南省常德市)蛮人首领相单程等反叛,朝廷派人讨伐一年未果,于是第二年马援请战(此时马援62岁了),刘秀觉得马援上年纪了,就没答应。马援坚持能批马上阵,在刘秀面前做了一番骑术演示。刘秀笑道,谁能长精神?唯我马老汉(矍铄哉是翁也)!于是,刘秀命马援率中郎将(皇家警卫指挥官)马武、耿舒、刘匡、孙永等,率四万余众进军五溪。

历史上谁傻了36年还被扔粪坑(六十三岁的老将马革裹尸还)(4)

武陵大约位置

当天夜里,马援的好友谒者(类似于皇帝的传令官)杜愔(yin)去给马援送行,马援对其说了如下这番话:“吾受厚恩,年迫余日索,索,尽也。常恐不得死国事。今获所愿,甘心瞑目,但畏长者家儿或在左右,或与从事,殊难得调;介介独恶是耳。”(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就是:我受皇恩深重。但年事已高,去日无多,常常担心不能为国事而死。今日能够出征,得偿所愿,死可瞑目。我只是有些顾虑那些权贵子弟,他们有的就在我身边晃荡,有的还要参谋办事,要跟这帮人打交道,这是我最不喜欢的)

这当中马武是开国功臣,耿舒乃耿弇(yan)的弟弟,不知这位谒者是否会把这些话反馈给光武帝,如果告诉了刘秀,刘秀非常有可能理解为马援在向他传递一个信息——你搞了一帮公子哥儿在我身边,一个比一个难伺候,简直烦死了。

公元49年,马援大军达到下隽(今沅陵县),此时摆在他们面前有两条路可进军:一条走壶头山(位于湖南省沅陵县东北),路近但水险;一条走充县(湖南省桑植县),路好走但运输线太长。耿舒主张走充县,马援主张进军壶头,扼住蛮子咽喉,则充县之敌也就不攻自破。两种意见同时上报朝廷,刘秀批准了马援的策略。

历史上谁傻了36年还被扔粪坑(六十三岁的老将马革裹尸还)(5)

武陵进军路线示意图

于是大军进兵壶头山。但是叛军据险防守,水流湍急,汉军无法乘船上行。迁延至酷暑时节,军中爆发瘟疫,马援自己也被传染,于是,大军受困,进退两难,只能在河岸边凿石窟栖身,以避暑热。马援常常拖着双腿挪出去察看敌情,左右参谋人员看着老爷子都病成这样儿了,依然壮志不减,真是又敬佩又哀痛,无不感慨流泪。

这时耿舒给他哥哥耿弇写了封信,将迁延不至的责任归咎于马援,并且说伏波将军就像个西域来的二道贩子,所到之处,处处停留,导致失利。(个人推测前面马援跟谒者说的话非常有可能传到了耿舒的耳中)耿弇看过耿舒的信后,上奏刘秀。刘秀就派虎贲中郎将梁松去责问马援,并代理监军。

历史上谁傻了36年还被扔粪坑(六十三岁的老将马革裹尸还)(6)

耿弇图绘

当梁松到达马援军中时,于是梁松对马援,于是乘机构陷,网罗马援的罪证,上报刘秀。刘秀大怒,下令追回马援新息侯印信。

梁松是何人也,为何要构陷马援?

梁松是梁统的儿子,是刘秀的女婿,马援与梁统交好,经常把梁松当子侄看待,时不时拎过来讲讲做人的道理,例如公元45年,马援出征乌桓,梁松窦固二人前去送行,马援当面教训二人:“身处高位的人,一定要想办法放低身段,你们这些人如果只想着身居高位,顽固自负的话,就想想我说的话吧!,这样”时间久了就结下了梁子,有2件事特别突出。

第一件:有一次马援病了,梁松前往探望,在床下行礼拜见,马援没有还礼。梁松走后,马援的儿子们说,梁松是皇上的女婿,显贵于朝廷,公卿以下,没有不忌惮他的,老爹你为什么不向他还礼呢?

马援说,我和他爹是老朋友,他身份再贵重,也得讲辈份吧?

史书记录,松由是恨之。

第二件:马援哥哥有两个儿子马严、马敦,俩平日喜欢讥讽时弊、议论他人,并且常与侠客结交。马援在交趾(今天越南北部一带)作战期间,曾写信告诫他们说:

我希望你们在听到他人过失的时候,就像听到自己父母的名字一样,耳可以听,口却不能讲(古人不能讲自己父母的名字)。好议论他人长短是非,随意褒贬时政和法令,这是我最厌恶的事,我宁可死,也不愿看到子孙有此类行径。龙述为人宽厚谨慎,言谈合乎礼法,谦恭而俭朴,廉正而威严,我对他既敬爱、又尊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杜保为人豪侠仗义,将别人的忧虑当作自己的忧虑,将别人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好人坏人他都能交往(包括其中梁松、窦固等人都与杜保有结交),不失分寸。杜保的父亲去世时,来祭吊的客人,很多都是从外郡远道而来。我对他同样是既敬爱、又尊重,但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为什么呢?如果效法龙伯高,即使学不到精髓,至少还能成为一个恭谨之士,正如人们所说的“雕刻天鹅,即使没刻好,至少还象鸭子”;如果效法杜季良不成,就会堕落成天下轻浮子弟,这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狗”了吗?

简言之马援就是告诫侄子不要和杜保那样的人交往,杜保有个仇人不知怎么得到了这封信,指控杜保行为浮薄、乱群惑众。

奏书呈上,刘秀把梁松、窦固叫到宫里,一顿臭骂,又给他们看了指控杜保的奏书和马援告诫侄子的书信。梁松、窦固啥也不敢说,只顾叩头求饶,叩得鲜血横流。

历史上谁傻了36年还被扔粪坑(六十三岁的老将马革裹尸还)(7)

马援图绘

梁松的构陷奏书呈上去之后,雪上加霜的是又有人控告马援敛财,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马援在交趾作战时经常服食薏米,因为此物可使身体轻健,抵御南方蛮夷之地的瘴气,马援认为南方的薏米果实很大,马援想回到北方种植,就拉回一车当种子。于是就指控马援从南方载回来的,全是明珠、带花纹的犀角之类的珍宝。

刘秀听后更加愤怒。马援夫人和儿子们惶恐畏惧,不敢把马援灵柩运回祖坟安葬,只好在城西买了块地草草埋葬了事。宾客、故人都不敢去吊唁。马援的侄子、管家马严和马原的妻子用草绳把自己捆起来,一起到宫门前请罪。刘秀把梁松的奏疏拿给他们看,马家这才知道马援究竟受到了什么指控,于是上书鸣冤叫屈。前后六次上书,言辞诚恳悲哀。

历史上谁傻了36年还被扔粪坑(六十三岁的老将马革裹尸还)(8)

刘秀剧照

这时满朝文武,只有一个前云阳的县令扶风人朱勃上书为马援说情(上的奏篇幅比较大,这里就不附上了),刘秀读了这个奏疏后才怒意稍解,史书记载是“帝意稍解”,看得出刘秀并没有为其平反的意思。

一代战将就此下场,以至于后来他的女儿即使贵为汉明帝皇后,也未能为其平反,总结云台二十八将时,马援也被排除在外。直至公元74年,朝廷才为马援聚土为坟,植树为标记,建筑祠堂。此时距离马援去世已经整整25年,公元78年汉章帝(刘秀的孙子)追封马援为“忠成候”。

历史上谁傻了36年还被扔粪坑(六十三岁的老将马革裹尸还)(9)

马援雕像

单从事件的直接逻辑来看,似乎是梁松构陷马援,马援含冤蒙尘,然而有几个疑点需要捋清楚。

其一,既然进军方案是报刘秀定夺的,为何刘秀接到耿舒奏章后不是召集大家分析形势、思考对策、出台救援方略,而是派人去问责?

其二,刘秀肯定知道梁松等与马援不和,为何还要派他前去调查,并且是代理监军?一般来说,调查组组长对调查对象的态度,基本上就决定了调查对象的结局,此为铁律。例如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康熙叫老四和老八去调查刑部的冤案时,邬思道有一段精彩的分析:假如皇上不想废除太子,定会叫太子自己去审理,现在反倒叫四爷和八爷去审理,那么真相大白之日,也是太子被废之日。

因此,我们只能认为,刘秀就是要收拾马援,他根本就不想查明事实真相。

历史上谁傻了36年还被扔粪坑(六十三岁的老将马革裹尸还)(10)

邬思道剧照

那么问题就来了,在开国皇帝中,刘秀算对待功臣算比较好的,对马援也是不错的,怎么就突然要收拾马援呢?

对此明朝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光武·二四》中说:天下已定,(马援)功名已经十分显赫,本来可以安享天伦,何必非要马革裹尸而后快呢!刘秀于是而知道马援很不自重。不自重的人,明君就会厌恶他。因为,君主难免会想,如果你贪利,为什么非要老于戎马而不知引退呢?明珠之谤(指那车薏米),由来已久。一把年纪了而贪得无厌,驱使别人的军队,满足自己的私利,当然招人反感。所以,马援身死名辱,家族几乎不保,是因为他违背天道,好战乐杀,而忘掉生命的庄严……(此为译文,原文大家可以去搜索一下)

历史上谁傻了36年还被扔粪坑(六十三岁的老将马革裹尸还)(11)

王夫之

王夫之的话看似偏激,想来也有一定的道理,殚精竭力,为君上造就国家,却遭到罪遣的,无非是两个原因,要么是自己太强,引起君王忌惮,例如韩信;要么是骄傲不逊,引起君王愤怒,例如蓝玉。而马援两者都不是,他是为光武帝所厌恶而已。老子说:“功成,名遂,身退。”这就是洞察阴阳屈伸之数以知进退之言。平陇下蜀,北御匈奴,南定交趾,马援还不知止吗?武陵蛮之乱,皇帝说他年老了,其实就是暗示他,差不多了,交权吧,让年轻人历练历练吧。这点笔者记忆比较深刻的是电视剧《朱元璋》中,大宴群臣后,朱元璋问63岁的李善长:善长啊,你今年有65岁了吧?李善长刚开始还是一愣,后来还是想明白了,乖乖的提了辞呈。

历史上谁傻了36年还被扔粪坑(六十三岁的老将马革裹尸还)(12)

李善长剧照

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人到了老年,就要戒得,不要贪得无厌。王夫之说马援贪得无厌,一语中的。马援贪的不是财,是贪功,贪名。

马援的这种不自贵,不仅刘秀不喜欢,君臣上下,所有人都不喜欢,这从他去世后没有人上书(除了朱勃)说情就可以看出来,为什么呢,因为他破坏了社会生态,搞坏了游戏规则。游戏规则就是,建功封侯,安享富贵,这是人主用来驾驭群臣的重器,你这个人什么都不要,就愿意去打仗杀敌,皇上已经赏你到再无法上加了,再往上封就是公爵了。其他人呢?他们征战一生,现在得以富贵,无上光荣了。给你一比,他们都变成不够忠君了,谁喜欢你呢?这甚至让他们感觉到危险。

我们来看,刘秀平定中国以后,公元43年平征则,公元44年平乌桓几场大战都是马援在主导,其他将领基本已经功成身退了。

历史上谁傻了36年还被扔粪坑(六十三岁的老将马革裹尸还)(13)

刘秀剧照

这让我想起孔子的弟子——子贡,春秋时期,鲁国有一条法律,如果在别国遇见鲁国人被卖为奴的,你出钱把他赎回来,政府给你报销。子贡比较富有,他赎回来后就不去报销,并且认为:“这是我应该做的。”孔子听到这个事情就说:“子贡啊,以后鲁国奴隶都是你害死的。”子贡惊问为何?孔子说:“以后鲁国人在外遇见同胞遭难,再也不会出手相救了。因为你的做派,谁都不好意思再去找政府报销。自己出钱,那就不会去救,都留给子贡去救吧!你救得了吗?”

一个六十三岁的老将马革裹尸还,本是一件令人充满敬意的事情,结果不但无功,反而蒙尘,写道这里,我不免唏嘘不已,无疑马援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老将军,但终究还是没能跳出“智而不明”瓶颈,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即是如此。

历史上谁傻了36年还被扔粪坑(六十三岁的老将马革裹尸还)(14)

刘秀剧照

声明一下,本文是从人性生存角度考虑来展开分析的,不是从道德角度出发的,请勿以道德为准绳进行评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