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强剂和速凝剂的分类

混凝土早强剂是外加剂发展历史中*早使用的外加剂品种之一。到目前为止,业内已先后开发出包括氯盐和硫酸盐在内的多种早强剂,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得到了多种复合型外加剂,如早强型减水剂、早强型防冻剂和早强型泵送剂等。按照其化学成分,早强剂可以分为无机系早强剂、有机系早强剂和复合系外加剂。

混凝土速凝剂是喷射混凝土和快速堵漏材料必不可少的外加剂。按照其状态,可以分为粉体速凝剂和液体速凝剂两类;按照其碱金属离子含量,可以分为碱性速凝剂、低碱速凝剂和无碱速凝剂三类;按照主要化学物质,可以分为铝氧熟料加碳酸盐系、硫铝酸盐系、水玻璃系以及以硫酸铝为原料生产的低碱或无碱速凝剂等。此外,国内外也有采用有机物与无机物质复合来研发有机-无机复合型速凝剂的报道,其抗压强度发展快,并能大大减小施工中的粉尘和回弹量,但有机絮凝剂的引入往往会影响水泥浆的速凝效果。

混凝土早强剂和速凝剂有什么区别(解析早强剂与速凝剂的区别与联系)(1)

早强剂和速凝剂的作用机理

无论是早强剂还是速凝剂,种类不同,其作用机理也是各不相同,而且一种早强剂或速凝剂的早强或促凝作用往往需要通过多种作用机理进行解释。

早强剂和速凝剂的作用机理是类似的,都是通过促进水泥中的铝酸三钙和硅酸三钙的水化来实现早强或速凝作用。不同的是,早强剂的早强作用往往体现在多个方面,其既会促进铝酸三钙的水化,也会促进硅酸三钙的水化,使得早强剂可以在水化早期持续起到早强作用,从而不会过多地影响到混凝土的后期强度;速凝剂的促凝作用则往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破坏水泥中石膏的缓凝作用,快速且大量地形成水化铝酸钙、水化硫铝酸钙等不溶物,缩短了水泥的诱导期,促进了水泥浆体的快速凝结,但与此同时也会不可避免地导致水泥砂浆(或喷射混凝土)后期强度不足等问题。

混凝土早强剂和速凝剂有什么区别(解析早强剂与速凝剂的区别与联系)(2)

早强剂和速凝剂的用途

早强剂和速凝剂的种类、性能、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其应用场合也大不相同。

在混凝土过程中,掺加早强剂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而且不会影响其后期强度,并可以大大缩短养护时间。因此,早强剂多被用于冬季施工、混凝土构件生产等方面。在冬季施工时,有早强要求的混凝土中一般需要添加早强剂,以缩短脱模和养护时间,加快施工进度,从而有效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混凝土施工成本。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的冬季较长,在混凝土施工中气温有时会降至5℃以下,掺加早强剂可以有效避免冻害。混凝土构件生产中,为尽早张拉钢筋、加快模板周转和台座利用率,早强型外加剂的应用更是普遍。

由于速凝剂的凝结时间很短,无法在初凝前很短的时间内保证混凝土搅拌良好并浇筑完成,不适用于一般的支模法浇筑混凝土工艺。因此,一般工程中不宜使用速凝剂。速凝剂大都用于喷射混凝土施工,或者用作快速堵漏材料。

,